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演三乘法传千古——峨眉山报国寺大雄宝殿楹联诠释

(2022-12-24 11:45:34)
标签:

葱姜园子

峨眉山

佛学

文化

文史

分类: 历史文化

教演三乘法传千古——峨眉山报国寺大雄宝殿楹联诠释

教演三乘  法传千古

——峨眉山报国寺大雄宝殿楹联诠释

/葱姜园子

报国寺,入山的门户,峨眉山的登山起点

报国寺康熙帝取佛经“四恩四报”中“报国主恩”之意故名,并御题“报国寺”匾额。重殿屋宇,依山而建,香烟袅袅,磬声频传。常言:有寺必有殿,有殿必有联。没错,目前报国寺的楹联数量为全山之首。如:“见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慧生于觉,觉生于自在,生生还是无生。”然而,最喜欢的一副楹联,悬挂在大雄宝殿门枋,意蕴深妙,韵味无穷。联文:

教演三乘,广摄万类登觉路;

法传千古,普众生证菩提。

落款:1990年遍能撰并遍能法师(1906-1997)俗名许旨光,四川乐山市人。1920年在乐山乌尤寺出家。先后入四川佛学院、北京柏林佛学院、武昌佛学院学习。历任乌尤寺方丈,乐山市佛教协会会长,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四川省佛教协会秘书长、副会长,四川尼众佛学院教务长,新都宝光寺方丈,峨眉山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四川省人大代表。长于文学、书法,著有《乌尤寺楹联集释》《凌云、乌尤寺史略》。

教演三乘法传千古——峨眉山报国寺大雄宝殿楹联诠释

上联教演三乘,广摄万类登觉路

教演三乘教演”:讲解、解说。明·汤显祖《牡丹亭·闺塾》:“望师父把《诗经》大意教演一番。”“三乘:即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声闻乘又名小乘,缘觉乘又名中乘 、菩萨乘又名太乘。具体为:1、声闻乘小乘),闻佛声教而得悟道,故称声闻。其知苦断集、慕灭修道,以此四谛为乘2、缘觉乘中乘,又作辟支佛乘、独觉乘。观十二因缘觉真谛理,故称缘觉3、菩萨乘太乘),又作佛乘、如来乘。求无上菩提,愿度一切众生,修六度万行,以此六度为乘。三者均为浅深不同的解脱之道。亦泛指佛法。概括为:他觉、自觉、觉他三种境界。《魏书·释老志》“初根人为小乘,行四法;中根人为中乘,受十二因缘;上根人为大乘,则俢六度。虽阶三乘,而要由修进万行,拯度亿流,弥长远,乃可登佛境矣。”《西游记》第二回:“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

广摄“摄”,是指“摄受”之意,一种教育方法。如:“四摄法”,就是修菩萨行者广度众生的四种好方法。大宝积经尔时,彼佛复告精进行童子:云何菩萨摩诃萨随摄法转?童子当知,菩萨摩诃萨,具足如来四摄之法;由是法故,菩萨摩诃萨恒处长夜摄诸众生。何等为四?所谓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如是名为四种摄法。

觉路是指佛家修成圆满正果的灵觉之道。圆觉者圆满之觉性也正觉之道路菩提之道。楞严经六曰:无上觉路。”通俗地说就是成佛的道路。《禅宗永嘉集》序:“慧门广辟, 理绝色相之端;觉路遥登, 迹晦名言之表。”唐·李白《春日归山寄孟浩然》诗:“金绳开觉路,寳筏渡迷川。”

教演三乘法传千古——峨眉山报国寺大雄宝殿楹联诠释

下联法传千古,普众生证菩提

法传千古是佛教教义经文佛经中常见到的“一切法”、“诸法”字样,就是“一切事物”或“宇宙万有”的意思。照佛教的解释,佛根据自己对一切法如实的了解而宣示出来的言教,它本身也同样具有“任持自性、轨生物解”的作用,所以常听到法传有缘人。指佛法的传承,有三:佛的心印传承”,持明的表徵传承”和人间的口耳传承”。正是这样一脉相承、代代相传的传承,才使得佛法灯灯相续、源远流长。

众生”,广施力,超度众生众生”,一切有生命的动物及人。众生的意思就是,大众营营扰扰,如溺海中,佛以慈悲为怀,施宏大法力,尽力救济他们脱离苦海,以便登上彼岸。出自《佛说无量寿经》“普欲度脱一切众生。”

菩提:指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开悟,突入彻悟途径,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等。也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证得了最后的光明的自性,也就是达到了涅盘的程度。达到无上菩提,修炼成佛。唐·惠能《菩提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联的含意:上联讲三乘引导教化众生走上觉悟之路;下联讲“果”,以慈悲为怀,施宏大法力,普众生脱离苦海,登上彼岸。

 教演三乘法传千古——峨眉山报国寺大雄宝殿楹联诠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冬至杂吟
后一篇:与法师上丛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