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践普贤之行愿达如来之彼岸——峨眉山纯阳殿山门楹联诠释

(2022-10-13 11:08:24)
标签:

葱姜园子

峨眉山

佛学

文化

文史

分类: 历史文化

践普贤之行愿达如来之彼岸——峨眉山纯阳殿山门楹联诠释

践普贤行愿  如来之

——峨眉山纯阳殿山门楹联诠释

/葱姜园子

纯阳殿,位于峨眉山赤城峰下,从其名称就可知道它是一座道观。然而,在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普贤道场”怎么会出现道观呢?答案就在寺后的二通石牌之中。据载:明万历十三年(1585)御史赫嬴(道号卫阳子)创建供奉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取名吕仙行祠。崇祯六年(1633),巡按四川监察御史刘宗祥率峨眉县令朱国柱捐资增修,更名纯阳吕祖殿,简称纯阳殿。明末清初,道士绝迹,遂改为佛教寺院。有趣的是:佛寺却保留了原来的名称。该寺反映出峨眉山最早为道教洞天,后佛道并存,最后佛法昌隆、羽士绝踪的历史,对于研究峨眉山宗教史具有重要的意义现有山门、正殿、藏经楼、药师殿、普贤殿等。山门上悬挂了一副脍炙人口的楹联,涵义深远,意境隽永耐人寻味。联曰:

起大愿云周法界;

如普贤行悟菩提。

落款:真禅撰、吴进廷书真禅法师(1916-1995)江苏东台字妙悟,别号昌悟。六岁从净修法师出家,十五岁受具足戒。历任竹林寺上海玉佛寺和静安寺住持,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上海佛学院院长、上海佛教协会会长等职务。

很显然,该联是一副典型的集句联唐贞元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偈颂。即起大愿云周法界;以普贤行悟菩提。”只有下联“”和“”一字之差。

践普贤之行愿达如来之彼岸——峨眉山纯阳殿山门楹联诠释

上联:起大愿云周法界;

大愿佛菩萨愿众生成佛之心广大深重。放光般若经卷三问僧那品:菩萨为众生故,起大誓愿言:我自当具足六波罗蜜,亦当教他人使具足六波罗蜜。”也有说,指大悲愿力。即救度一切众生之大悲愿力;为阿弥陀佛之本愿力。而该联中指的是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一者敬礼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法界在佛学中,狭义指意识所缘的境,即十八界中之法界;广义上三千大千世界都属于法界。不同的经论和宗派,对法界的开合分类有所不同,有一法界、三法界、四法界、五法界、十法界等说法。如,《杂阿含经》、《大般若经》、《华严》、《大乘起信论》等讲一法界,华严宗讲三法界、四法界、五法界、十法界,天台宗、密宗也讲十法界。周法界”,即遍周法界,弥漫于法界而无所不至,通俗地讲,一般指我们起的每一个意识实际上都是直达十方(空间)三世(时间)的。只是我们自己认识不到罢了。

上联含意:普贤菩萨所发的十大行愿直达十方(空间)三世(时间)。

践普贤之行愿达如来之彼岸——峨眉山纯阳殿山门楹联诠释

下联:如普贤行悟菩提。

普贤行普贤菩萨,大乘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象征着理德、行德,与象征着智德、正德的文殊菩萨相对应,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此外,毗卢遮那如来、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被尊称为“华严三圣”。普贤菩萨在《圆觉经》里,是象征理德、行德的菩萨。理德和行愿是普贤菩萨的品格代表,即为普贤菩萨具备体性周遍,随缘成德,德无不周,调柔善顺的功德,以行显理,就是普贤菩萨的行为以显现正确的道理来度化众生。行愿指的是普贤菩萨行为的愿力宏深,宣说十大行深誓愿。以此十愿为众生成就如来功德的主要法门。换句话说,十大行愿是普遍面广大的修学原则,是佛法中一切行门的高度概括,是一切菩萨成佛的必修课程。一切众生依此行愿而圆成佛道,一切诸佛依此行愿而教化众生。正如《法华经》指出:只要能虔诚信奉,普贤菩萨将与诸大菩萨一起出现守护此人,使他身心安稳,不受一切烦恼魔障之侵。他以智导行,以行证智,解行并进,完成求佛者的志愿,所以又称“大行普贤菩萨”。

菩提意思是觉悟、智慧,即觉悟之义,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最终修炼成佛。不同的书有不同的分类:《法华经论》以佛之法、报、应三身,立法佛菩提(法身菩提)、报佛菩提(报身菩提)与应佛菩提(应身菩提)等三种菩提。大乘义章分无上菩提为方便菩提与性净菩提两种。天台宗三种菩提实相菩提,实智菩提方便菩提。大智度论五种:发心菩提伏心菩提明心菩提出到菩提无上菩提

含意:以普贤菩萨之践行,以智导行,以行证智,最终超凡脱俗,到达彼岸,成就佛果

 践普贤之行愿达如来之彼岸——峨眉山纯阳殿山门楹联诠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