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竹为法身花是般若——峨眉山伏虎寺布金林楹联诠释

(2022-08-23 09:22:10)
标签:

葱姜园子

峨眉山

佛学

文化

文史

分类: 历史文化

竹为法身花是般若——峨眉山伏虎寺布金林楹联诠释

竹为法身 花是般若

——峨眉山伏虎寺布金林楹联诠释

/葱姜园子

 

布金林,位于峨眉山伏虎寺山门前。引用于佛经祇园”之含意。而在这里是指桢楠丛林。清顺治时,可闻禅师的弟子寂顽上人以《华法经》字数为据 在伏虎寺周围广泛种植桢楠杉柏109000株,佛门誉称布金林”(峨眉山三大古之一)。古木葱茏,绿荫蔽日。整座寺院掩映在密林之中,密林藏伏虎之称。其中,布金林牌坊上的一副楹联,禅味妙宗,意境超然。联文曰:

翠竹黄花皆佛性;

白云流水是禅心。

落款:吴一峰书吴一峰(19071998),浙江平湖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诗书画院顾问,成都画院顾问,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出版有《吴一峰蜀游画集》《吴一峰国画选》等。

显然,这是典型的摘句联,·吴镇(吴信辰)集唐诗题佛寺:翠竹黄花皆佛性,清池皓月照禅心”的基础上改编而成。

竹为法身花是般若——峨眉山伏虎寺布金林楹联诠释

上联翠竹黄花皆佛性

此句引自唐·司空曙《寄卫明府常见短靴褐裘,又务持诵是以有末句之赠》:翠竹黄花皆佛性,莫教尘境误相侵。翠竹黄花指眼前境物。然而,在禅学中它们侧是一种应身”。众所周知,诗或奉行超尘脱俗的禅宗哲学,酿成虚融清静的审美观,追求一种平静淡泊的心境。往往山林泉石、风霜雪为主。禅宗认为万物都是法身,修炼便是以一个真心去感悟客观世界,求得与自然的混一,自然物象便成为其静悟的意象依据。·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慧海禅师》:“迷人不知法身无象,应物现形,遂唤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华,无非般若。黄华若是般若,般若即同无情;翠竹若是法身,法身即同草木。”翠竹黄花等外物,是开悟的契机,本身并不是道,只是法身、般若的应身而已。

竹为法身花是般若——峨眉山伏虎寺布金林楹联诠释

下联白云流水是禅心

白云流水,因随性行空,也就无忧;,因无意漂流,方显那么洒脱。也就是说:云、水,天地造化的精灵,世间的妙物,看似有形,却存在于无形。以漂流不定而自由,以柔情万种而美妙。宋·此庵守净禅师说: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界春。 也就是说:往往透过宁静、平淡、悠远的景色,显露出无心淡泊的禅趣,或移情于空旷、幽静、寂寞的山水来表现宇宙的空无永恒。禅在行云流水里,禅在动静的变化里,禅在物外无形里,最关键的是:禅在清静寂定的心境中。

全联的含意:翠竹、黄花、白云、流水,诸行无常,本性皆空,以诗明禅以禅入诗显现其佛性、禅心。写景以现佛理,咏物闪现禅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随僧登光明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