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葱姜园子
葱姜园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8,774
  • 关注人气:9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大千与峨眉山

(2021-01-03 12:54:28)
标签:

葱姜园子

峨眉山

文化

文史

佛学

分类: 历史文化

张大千与峨眉山
张大千《金顶佛光图》

张大千与峨眉山

/葱姜园子

谈到张大千(1899-1983) ,可谓家喻户晓。四川内江人,著名的国画大师。因其诗、书、画与齐白石、溥心畲齐名,故并称为"南张北齐""南张北溥"。与黄君璧、溥心畲以"渡海三家"齐名。然而,对于张大千上峨眉山的事,却各说不一。其中,主要涉及到三个问题:一是张大千上过几次峨眉山;二是上峨眉山的时间;三是上峨眉山足迹。

张大千上过几次峨眉山?目前,峨眉文史界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是“三次说”,以宽明法师、林木先生为代表;二是“四次说”,以李先定先生为代表;三是“五次说”,以车毅坚先生为代表。

“三次说”,虽然以宽明法师和林木先生为代表,但是在时间上两位的观点是有差异的。具体为:宽明法师《张大千与接引殿》一文载:19385月,19438月和19468月。林木先生《张大千三上峨眉山》一文载:19395月,19458月和19468月。显然,前两次上峨眉山的时间是不一致的,值得讨论研究。

“四次说”,以李先定先生为代表,在其《张大千四上峨眉山》一文载:张大千第四次上峨眉山时间为:19477月。而前三次时间与林木先生观点一致。即四次分别为:19395月,19458月,19468月和19477月。

“五次说”,以车毅坚先生为代表,在其《张大千峨眉山留巨作》一文载:张大千“先后五次造访峨眉山”。第五次上峨眉山时间为:19488月。这与《张大千与峨眉山渊源》一文的观点一致。即五次分别为:19395月,19449月,19458月,19468月和19488月。显然,多了一个19449月和19488月。

张大千与峨眉山
张大千《横绝峨眉》

由于对张大千上峨眉山的多种说法,造成其上山时间比较杂乱,现逐一讨论。

“三次说”中,宽明法师和林木先生前两次的时间是不一致的:宽明法师记载的是1938年和1943年,而林木先生记载的是1939年和1945年。对此,都有一定的依据。

宽明法师的依据有两点:1、亲身经历者。宽明法师原为四川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峨眉山佛教协会会长。12岁出家,在峨眉山接引殿礼演华和尚为师。张大千三上峨眉山均由宽明法师(当时14岁)接待。《张大千与接引殿》(刊于《乐山市接待志》19991期)是宽明法师的一篇回忆性文章。2、《峨眉山志》(1997年版)中的《千年史程》也载:“民国27年(19384月,国画家张大千、黄君壁来游,于接引殿合写《峨眉山水图》大中堂1……”其实,对张大千上峨眉山的研究,最早都主要依据宽明法师的回忆,毕竟是亲身经历者。

林木先生的依据也有两点:1、《张大千年谱》有关。林木先生最早在《峨眉琐谈》一书中,对张大千三上峨眉山的时间,其实与宽明法师是一致。尔后在《峨眉文史》中才改成其1939年和1945年。这一改变,恐怕与李永翅先生编辑的《张大千年谱》有关。原文: “同月(19396月),先生与子心智应黄君壁邀,赴峨眉山旅游。”2、黄君璧在回忆文章中曾记述:“民国28年,我作东道主,请大千及其公子心智同游峨眉、青城,盘桓匝月,两人写生,获得很多好画稿,互相切磋,得益非浅……。”对此,峨眉山博物馆原副馆长熊锋《张大千首游峨眉山时间考》(《文史杂志》201005期)一文明确提出:张大千第一次游览峨眉山的时间为:19396月。除上述依据外,还以张大千《金顶佛光图》跋文为据。文载:“(民国)二十八年,岁己卯六月十一日,日午佛光现。君壁道长登金顶,欢喜赞叹,合掌诵佛号。予以口腹之累留卧云庵,无缘追陪。为写此图,以志愧怍。大千弟爰”

张大千第二次上峨眉山的时间有三:1943年(宽明法师)、1944年(车毅坚先生)和1945年(林木先生)。时间不同,内容一致。

“四次说”,即为1947年。仔细阅读其内容,其实与“三次说”中张大千第三次(1946年)上峨眉山的内容完全一致,恐怕是时间上有误。“五次说”,即为1948年。是以张大千《峨眉接引殿》图题识为依据。题识:观心解脱叹无方,蹴踏层霄礼象王。撒手定知能接引,到头应共得清凉。睹光欲溅三生石,渡海初求一苇航。莫倚阎浮思故土,人间弹指有沧桑。往岁同南海黄君壁登峨眉接引殿之作。因写接引殿图,遂书其上。戊子春日,大千居士爰。”“戊子春日”以此认为1948年第五次上峨眉山。其实,此诗为1939年张大千登峨眉接引殿所题。并不能证明大千1948年上峨眉山。

张大千与峨眉山
张大千峨眉洗象池》

无论是“三次说”、“四次说”,还是“五次说”,其实,真正记载张大千上峨眉山的内容,则以“三次说”为主。

第一次(19396月)上峨眉山。张大千及其公子心智应黄君壁之邀,一同游峨眉。张大千与黄君壁各拄手杖,从报国寺起逐庙游览至金顶,一路谈笑风生,对景写生。宿洗象池时,大千先生吟《洗象池》诗一首:“错喜初逢一径开,钻天怖鸽举奇哉;旧闻白象施花去,今见黄猿献果来。”尔后,在接引殿一住就是7天。由14岁的宽明法师负责接待。寺环境清幽雅致,景色迷人,吸引了两位画家。第三天两人兴致勃勃合作了一幅《峨眉山水图》。近景为两株冷杉和梳妆台亭子;中景为接引殿前的弓背山、白云寺;远景是青衣江、总岗山。气势雄浑,笔墨苍润。在金顶宿卧云庵时,圣钦和尚带他们到睹佛台观看 佛光。当夜,大千先生吟《金顶观佛光》诗一首:“观心解脱叹无方,蹴踏层霄礼象王。撒手定知能接引,到头应共得清凉。睹光欲溅三生石,渡海初求一苇航。莫倚阎浮思故土,人间弹指有沧桑。”又画《峨眉金顶合掌图》赠黄君壁先生。游至龙门洞时,大千先生勾画了龙门瀑布,并题《龙门洞》诗一首:“风雨连朝偶破颜,明窗初见整烟鬟。无端又作人间别,蹙损双蛾怨未还。”

第二次(1943年、1944年和1945年)上峨眉山。8月,张大千带着他爱人和侄儿比德、学生肖建初、翟道刚等人。直接到接引殿住下,一住便是1个月。此行的目的,除游览峨眉山风光避暑休息外,主要是教侄儿及学生来峨眉山画写生。提出:画山住在山上好,能积山水之精英。大千先生为接引殿画了几幅巨作,其中,有一幅是山水图《横绝峨眉》,画面包括金顶三峰,气势磅礴。另外,画了两幅荷花,书两幅六尺书法。

第三次(19468月)上峨眉山,大千先生一行有大千的爱人、四哥张桦、女儿心瑞、幺儿保罗;学生何海霞、肖建初、王永年;胡梦挚友川戏名演员周企何夫妇,裱工刘绍候、钟师傅等20余人。他们一行到接引殿住下,一住便是2个月之久。逢中秋上金顶赏月,返回后,为接引殿画了一幅《长寿山势图》,画面是接引殿前的长寿山,包括雷洞坪、白云寺,危壁悬岩,画出了峨眉山雄秀的神韵。另外,还为洗象池的满融法师画了《观松图》和《墨荷》。《观松图》题文:“步壑风吹面,看松露滴身。丙戍秋写此,满融大师即正,大千居士爰。”《墨荷》题文:“一瓣真成盖一鸳,西风卷地仅能掀。老枝力大争师子,丈六如来踏不翻。”为九老洞的超云法师画了一幅《芭蕉图》。题文:“超云大师惠鉴,丙戍八月大千居士张爰。”在离开峨眉山时,为万年寺毗卢殿的果航和尚画了一幅中堂《古柏图》,画面苍老挺拔,虬枝奇古。

张大千与峨眉山
张大千《峨眉接引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七律岁暮
后一篇:鹧鸪天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