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阿凡达》:你只不过想唱歌给我听

(2010-02-09 13:46:55)
标签:

阿凡达

骁遥

今天道

娱乐

分类: 骁遥评电影

 终于看到了《阿凡达》。该片在津真是到了影迷想烧钱而不得的境界,购票时正好3D 艾姆爱克死的机子坏了,一部分预购的观众一边愤怒的指责影院不够信誉,一边郑重其事的履行改签手续,等机子恢复了再来看。瞧瞧,这等只能在火车上发生的像凑过去屁股找打、方向不正还要换个体位的现象发生了,前者是通过行政垄断达到,后者则是通过技术垄断达到。只有垄断,才能让老百姓有多变态就多变态。
  
  很久以前有盆友就在逍遥游群里说,骁遥就等你说阿凡达了。没想到在今天道无数次挑逗了它,博客里无数次撩拨了它,乃至群已经解散问话的已不知所往今天道也停滞不进的很多天以后,这电影我才看了下来。世道如人流,来来往往。当我摘下3D眼睛那一刻,心想:妈的,老子终于看到了。然后狠狠吃一大口爆米花。
  
  说真的,3D和IMAX确实是被夸大的外衣,是包裹以防口水的避孕套——当您通过下载、买DVD乃至2D方式达到对电影的阅读,再试图去就主题并不如想象中深远、情节不如想象中离奇、叙事没有创新等等问题,对卡梅隆新作表示失望的时候,总会有人告诉你:伙计,不要对着杨村小世界、深圳世界之窗之类的缩微图去表达“地球不过如此”的感慨,请不要对着林志玲照片打飞机再说她身材差。请闭嘴。这样的结果虽然会让吹毛求疵的某些观众遗憾,但不失为一种保护方式:电影批评战场转移了。
  
  
  同为通俗文化,如果这一场视觉盛宴转换为听觉盛宴,把该电影当作一首好歌。你会发现有些概念其实是被偷换的:当你就歌说歌,说它有点口水、有点匠气有些老三篇有点俗套的时候,人家告诉你,你要换上森海塞尔头套式3D立体声耳机,要用上IPOD NANO,要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拉上电灯关掉电视窗边静坐,身边不许有任何的宠物、发声体哪怕是更年期的老母。你必须用心听,才能听到架子鼓完美节奏电吉他华丽音场和天籁般的和声。难道你不为这伟大的声场效果感到震撼吗?难道你在听完后还不遗世独立羽化登仙吗?难道你没感受到现场如浴池般热气腾腾的气氛吗?你会的。你千万不要对着收音机放出来带有电波和罗嗦主持人念短信声的一首歌做出轻易评价,那样太草率太不尊重作者太不理解人家的良苦用心处心积虑呕心沥血,你是暴殄天物,你是过家门而不入。
  
  
  
  你还敢把刚从电驴的下载文件夹里提取那个哪怕是2个G的电影文件,放到暴风影音里看完再说半个不好吗?不敢的,你奥拓了,你落伍了,你被广大人民追求技术、现场和高科技的脚步远远抛在了后头。当人们谈论3Dimax 的身临其境,谈论那威人的长尾巴谈那闪闪发光的生命树,谈起骑着大鸟在悬浮山边穿梭谈起那个外星球完美的生态系统和百科全书,你只能害羞的、默默的住嘴:妈的,这2个白下了,这流量白瞎了,老子就看到钉子户和强拆,就看到了骑大鸟,打飞机。
  
  这就是技术垄断更深远的意义:不仅垄断技术,也垄断批评权。它在批评领域进行转场,让人们赞扬盛汤的碗很好很美很青花瓷,然后一骨碌的把里面的白开水喝下。你在立体声耳机配IPOD制造的声场里陶醉,摘掉耳机后大赞:操,牛逼,不愧是美国佬的东西。
  
  
  然而事实上,电影刨去那些,确实只是强拆和骑大鸟打飞机。卡梅隆的划时代突破是更多在技术上的,如果电影还被称为第七艺术的话,这些突破的技术意义更大。你所看到的其实就是更为复杂的乐器组合描述音乐,更为优美的文字、更为考究的纸张作为文学表达,更优质的画笔和画布来叙述色彩,以及更质量上乘的胶卷和光圈快门组合出来更高像素的底片。
  
  记得《人间词话》里写到,少游自会稽入都见东坡.东坡问作何词,少游举“小楼连苑横空, 少游自会稽入都见东坡 窥绣毂雕鞍骤.”东坡曰:'十三字只说得一个人骑马楼前过.”。东坡说得太直白,毕竟表达过程本身也是一种技艺,但他提出的是另一个深刻的美学命题:在优雅华丽的表达方式之外,你传达的到底是什么?有新的思维产品提供给我们吗,这产品或者前所未有,或者至少别具一格。如果没有,那或许只是郭小四写呻吟安妮宝贝写弃妇,再华丽再明媚再忧伤也无外乎传达“我疼”和“欠干”二种情绪。
  
  我承认我的苛刻。但对于一个划时代的电影来说,任何的苛刻都不为过。何况这苛刻来自于一种艺术形式的本身:电影应该是在成为技术的信徒大道上一意孤行,还是回头想想自己的身世和本真?我绝非反技术,但个人觉得,技术应该是更好服务于艺术形式本身、更方便服务于受众,而非背离其本身,间离其受众,乃至剥夺技术落后者的话语权。
  
  艺术,要让他们都懂。就像一首歌,在KTV打动你,在广播里打动你,在你MP3里打动你,在在某人轻轻哼唱的时候也打动你。而不只是在现场演出打动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