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人院卓越校友——董清秀
标签:
求职就业师兄人保董清秀山西校园 |
劳人院卓越校友——董清秀
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原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经理
演讲:于子珺
大家下午好,今天由我和大家分享我们小组准备的知名校友董清秀先生的发展经历。PPT由我和晓婷共同完成,因为涉及到和师兄的沟通,内容比较多。也感谢老师给我们这样一个机会跟优秀校友董清秀师兄沟通,所以才有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这些内容。
首先介绍一下董清秀副总裁,他现在任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曾任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经理,所以在他身上我们既可以看到优秀人力资源总监的成长之路,也可以看到一位人力资源部总监走向核心的高层管理者的发展之路。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发展经历,职业感悟和建议启发。首先这里有一张董清秀的照片,大家可以认识他一下,初见师兄感觉他是一个非常平和谦恭的人,同时有一种爆发力,随时可以爆发出非常强劲的力量,志存高远,锐意勃发。
这是我们董师兄发展的履历,大家可以看到这是一份非常漂亮的履历,内容比较多,我们把它做成一个发展脉络图。首先86年到89年董清秀在劳人院劳动经济专业就读,然后进入人保公司人事部工作了6年时间,然后转到团委任团委书记,工作大概2年左右。这时候他又转回人事部做副处长一年时间,接着到企险部任副处长,做了2年左右的时间,这时候他又重回人力资源部进行了一次三级跳,做到了人力资源部总经理。接下来他走的路径是进入核心业务领域,到人保财险公司的山西分公司任总经理,09年4月到今天任人保健康险副总裁,这是他发展的情况。大家可以看到他的发展曲线几乎是一路上扬的,发展速度非常快。
http://s9/middle/4e27f904t8b4f25a9ff18&690
图1
总的来说,董清秀师兄进入人保公司这20年融入到了人保公司发展历程当中,师兄他当年进人保的时候,中国的保险公司只有人保一家,现在有100多家,所以他一直把他的成功归功于有一个非常好的行业背景。同时从刚才的履历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他在人力资源部的工作是经历了一个三进三出的过程:三次进入人力资源部工作又三次出来进行其他工作,最后大浪淘沙成长为出类拔萃的优秀管理者。按照师兄的说法,当年从人大进人保大概有40人左右,最后成长为副总裁的只有师兄这一位。
通过跟师兄交谈以及分析师兄的履历,我们把师兄的成长过程分成三个时期。首先是积累期,包括他初入保险公司做人事部普通职员,然后到团委工作,直到在企财险部工作。我们把他到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和山西分公司总经理归到快速发展期。最后进入人保健康险副总裁之后进入腾飞期。
职业发展积累期
首先看第一部分积累期。从1985年到2000年大概经历了15年时间。首先进入保险公司,用6年的时间在人事部从劳资做起。这期间有一个简单的图示,看师兄在其中所做的工作。首先我们总结一点叫勤奋到位,师兄在人事部做劳资,那个时候叫劳资干部工作,师兄非常勤奋。他说到自己做每一个报表都要争取比别人做的好,体现大学生的素质。就是这些一点一滴带来他以后的发展。同时他也潜心研究,师兄说,作为人力资源部的管理者,一定要在专业方面有突出的研究,始终站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前沿,对公司的发展能够提出自己的建议,把握人力资源的脉络。同时师兄还进行了财务管理的进修,在北大的一个大专的进修班学习。因为他觉得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财务是非常重要的。经过了期间的努力,6年之后师兄得到了方方面面的认可,崭露头角。在此之后到师兄团委工作。董清秀到团委工作,其实是在职业发展中的小挫折导致了这样一步棋。因为当时新的领导上任,师兄任干部调动这样的职位,是一个核心职位。领导考虑这个职位应该交给自己认为的更核心的同事。所以师兄在此时要重新定位自己。师兄没有在挫折面前沉沦,他只是以退为进,到团委去工作,当时其实是升到了副处级的一个职位,是人保当时最年轻的副处级。也就是师兄在团委两年的工作更加历练了自己对公司的认识,对行业背景的认识。并且在此期间师兄参加了中国人民大学投资经济系投资专业的学习获得了硕士学位,在职业生涯发展的一个挫折期获得了自己应该有的收获。之后师兄重回人事部,做了一段时间后他主动请缨到企险部任副处长,这是他自己职业生涯发展中的一个主动的设计,因为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如果想有更长远的发展,应该对核心业务部门有更多的认识。那在财险部,作为外行人怎么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呢?董秀清师兄非常注重业务水平的提高。他在财险部的时候能背下所有中文英文保险条款,如果有接触的同学应该知道,中英文保险条款非常多,专业人士也只能了解大概内容,也不能全部背下来,但是师兄能做到。同时他把人保几年来承保理赔的统计资料全部看完了,寻找规律,在经过基础知识的积累以后他也尝试去撰写了地震险条款,现在师兄撰写的地震险条款沿用至今。作为外行人,师兄在企财险处也有所建树,同时在这个期间也非常关注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积极积累相关经验。师兄说他一般一天花一两个小时把任务之内的工作处理完,然后利用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总结规律,找方法论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总体来讲,经过了15年三个极端的历练,师兄在专业基础、方法积累、保险行业背景以及处理好组织和个人的关系这些方面都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关于处理好个人和组织的关系,我是指,当时人保每年都有考核排名,师兄在每次考核排名都排在前三名,得到了方方面面的认可。做到这一点的诀窍师兄表示,是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同时把握好平衡好各方面的关系,这四点为他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经过了长期的原始积累之后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职业生涯快速发展期
首先是人力资源部节节高,师兄经过5年时间从助理总经理到副总到总经理。在人力资源部比较值得一提的是师兄主导了人事制度的改革,改革的目标是将传统的国有企业人事制度体制转变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在改革当中出现了两种解决方案。因为要加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所以要增大激励性,通常要拉大收入差距。麦肯锡当时的方案是将收入差距拉大到十倍以上,当时有很多同事非常赞同这样的想法,但是以师兄为主导的这一批人认为,改革应该符合企业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两种方案比较之后,师兄选择了第二种方案,没有把收入差距拉得过大。这次改革是成功的,同时这也为师兄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他从人力资源部全身而退打下了基础。改革过程中可能部分倡导拉大收入差距的同志也都发现了师兄的一些更好的地方,导致了那些人以后的发展受到了限制。所以改革的另一方面也看出了人的品德。师兄的做法体现出了以德为先的做人标准。在人力资源部做得顺风顺水之后,在大家都很支持他的情况下,师兄做出了一个让大家非常不能理解的决定:到山西分公司做总经理。当时其实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机会,但是大家都在观望,因为这样做是兵行险招,风险很大,做得好,以后的发展会非常顺利;做不好,可能会对以后的发展影响非常大。但是当时山西分公司总经理职位空缺出来之后,师兄没有选择地方,没有考虑市场条件是不是优越,而是直接去接人总经理的职位。不计风险和改变,直接深入基层,师兄描述这个工作时特别轻松。其实不见得轻松,比如说当时山西有52家大客户要师兄来维护,可能要一家一家跑,也会经常在一起喝酒、公关,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他所谓的轻松应该是经过了前期的积累,以及他在财险部对业务的掌握,致使他自然而然达到了这样的程度。同时到山西分公司任总经理可能也不用像在人力资源部那样平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所以导致他的工作变得非常轻松。他在山西分公司怎么样打开思路?师兄给的方法是首先稳定局面,之后抓重点和突出矛盾。当时山西分公司的业绩不是特别好,有持续下滑的发展趋势。师兄上任听取各方面意见之后,结合山西煤炭特点开拓山西煤炭保险市场,仅用半年时间就扭转了业绩下滑的颓势。到了05年,保费实现了飞速增长:在全国的排名排到第九位,远远高于山西的GDP。实习交出了一份非常漂亮的答卷。师兄在山西保险这四年,每一年都像第一年那样过,因为第一年很努力,之后每一年都会面临着绩效考核的紧张局面,但他还是坚持着。经过快速发展期,积累了经验,也有了业绩基础,交上了两份非常漂亮的答卷。同时在山西做掌门人,建立了全局观,锻炼了自己的领导力,当各方面条件具备的时候,师兄进入腾飞期,做到健康险副总裁。
职业生涯腾飞期
健康险是中国第一家专业的保险公司。前面提到,师兄一直是做财险的。在企财险做过副处长,这次进入健康保险又是一次挑战。从09年4月到现在大概有一年的时间,健康险的保险份额达到了98%以上,也实现了盈利,交了一份很好的答卷。和他交谈的过程当中,他每次谈到健康险时都是侃侃而谈,虽然我们都听不太懂,但是可以看出他对这个事业的热爱和关心。2009年在中国保险年度风云榜上,健康险也获得了年度最具发展潜力奖和年度最具社会责任奖,师兄代表健康险公司领取了此奖项。师兄提到最近他们可能要推出“湛江模式”,最近几天可能就会在各大宣传媒体上有所体现。以上就是师兄从一位普通劳经专业毕业生成长为副总裁的简单经历。我们提炼出来的内容其实很多同学在我们访谈之前会问到,就是一个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发展路径。人力资源管理者因为对企业核心业务的掌控能力不足,所以常常会遇到职业发展天花板。董清秀师兄用他自己的经验和体会为我们解答,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如何突破自身职业天花板。首先第一条是要做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很多人在毕业的时候会转行或者做其他的事情,但是师兄的经验告诉我们,做人力资源管理,不存在先天的优势,关键是跳出人力资源管理操作性工作,把握横向和纵向的整体感和脉络,把人力资源管理做专、做精。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横向是指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发展当中的作用,纵向是对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的昨天、今天以及明天的趋势的把握。师兄也提到他每天的事务性工作都是在一小时之内完成,其余的时间都是在研究,分析报表及其补充,寻求突破,这也是他做专做精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第二条是关心公司的发展,了解公司的业务范围,对行业的走势比较敏感。只要我们想,我们有很多途径去了解公司的历史。比方说和不同的同事接触,多参加相关的会议等等。第三条是把握机会,敢于转变也乐于转变。刚才提到师兄在人保经历了三进三出,他也提到,对于他的转变很多人是不愿意去接受的。人们肯定习惯最熟悉的环境,面临新的挑战其实需要很大的勇气。一出团委其实是以退为进,二出财险部主动要求接触核心业务也是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三出是勇挑山西财险掌门的大梁,面临的是更多的压力。第四条,师兄提到,做事说到底是做人,道德标准并且与我们的环境文化相适应,对个人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老师说到的价值观的融合。
建议
董清秀师兄也对我们在校学生提出了一些建议:
第一条师兄叮嘱我们一定要好好利用我们在校的时间。他的建议首先是思维方式的训练。这个思维方式大概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系统思维能力。第二是找方法论的能力。第三是把方法论推进落实的能力。这对我们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条是勤奋勤奋还是勤奋。师兄也提到他在本科的时候可能也有很多时间也没有用在学习上。这导致他以后工作中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弥补原来损失的时间和应该收获的知识。他可能近几年稍微轻松了,之前都是加班加点不断熬夜学习的。没有太多休息的时间。他非常语重心长地跟我们说一定要把握好现在的时间和应该学的知识,否则以后都是要加倍补课的。
第三条是计算机、应用文写作、外语等专业技能的训练应该跟得上。
第四点是专业知识,包括管理学经济学财务等基础要打好。
最后一条非常重要是要保持追求卓越的习惯。总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把事情达到最大的结果。
最后在就业行业选择方面师兄也给我们提供了好的建议:
第一是依托较大的管理平台。能够找到自己发挥的空间。有两个方向可以考虑,首先是稳定的领头羊行业,比方说电信、银行能够在稳定的条件下发挥我们的作用,当然现在比较难进入。其次可以考虑新兴的行业,当然新兴的行业需要判断。从师兄的发展进程也可以看出行业的发展和个人的发展相结合起来对个人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第二点其实公务员也是值得选择的路径。相对比较而言,如果选择公务员,可能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发挥专业优势,去其他部门可能面临转行。这也是师兄的一点评价。最后是王伦同学写的一首藏头诗
董君普京晋,
清风拂山岗。
秀内谦谨让,
人保安健康。
师兄看了也非常高兴,激励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好好努力,未来都有一个好的发展前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