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小康与他的漆画艺术

(2017-02-04 11:25:52)
分类: 美术星空

   漆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最初形态表现为中国传统的漆艺技法。从沈福文、李芝卿第一代漆画大师开创了现代漆画漆艺,到乔十光、王和举、蔡克振突破传统漆艺的局限,使漆画与绘画性结合,再至陈恩深、唐明修使漆画在现代的形式感及艺术震撼力上达到一个新境界,三代漆画大师为中国漆画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这种由中国传统漆艺技法和现代绘画理念结合而产生发展出的中国漆画艺术,因其材料技法的能量、形式风格的容量以及精神内涵的深度等内在特征,具有其他画种难以替代的魅力,也是苏州当代漆画家李小康之所以痴迷漆画原因之所在。

   或许正是这种对漆画的痴迷使得李小康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沉缅于前人的艺术成就,并使他的艺术创作陷入了一个由前人所造就的程式化怪圈。也正因此,在漆画领域经历了长时间的创作后,有一天,李小康竟然有了一种惶然的感觉。他事后回忆说:“因为我突然发现,十数年潜潜心经营的东西,其实都在一个圈子里,是经历千年的积淀,一种由漆艺的历史、漆艺材料和纹饰整合成的地层结构。就好像在远古年代生长的繁茂植物,在适宜的地质环境中逐渐堆积并潜藏在水底或地表下。”不过,这种“惶然”之感对于李小康来说并不是坏事,因为正是这种“惶然”使他开始在艺术上发现“自我”,创造“自我”。 “我领悟到,艺术家总是在探索着、尝试着,勇敢者才会找到山那边的崭新世界。” “我相信在漫长的旅途中,总能发现这边风景独好,至少有那么一两处,让人感到不虚此行。我只是时常告诫自已做一个有心人。”从此,李小康不再是从前那个循规蹈矩的画家了,他完成了从一个画匠到创作者角色的转变。在研究前辈们优秀成果的同时,李小康开始探寻更适合自已审美理想的新的技法和独特的艺术形式,在创作中更多地注入了“自我”,注重自已对漆画创作“内心的感情”,因为“只有心灵深处的自我才是真切的”。

   经过不懈的努力。李小康在漆画创作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并形成了自已独特的艺术风格。他注重从生活中挖堀创作体裁,他的漆画作品也因此倾注了自已对生活的种种感受,具有浓厚的自然与人文交融的意境。《青藤书屋》是参观绍兴徐渭故居后有感而作。在这幅作品中,他以平面构成形式和丰厚的漆艺技法表达了自已对这位明代巨匠的无限敬意。《花与花布》是他在婺源体验生活时所作。这幅作品构图饱满、色调雅致、材质朴厚、工艺精到。画面上数枝菊花在花布的映衬下显得清新自然,而花布在菊花的映衬下则显得淡雅古朴。俨然一幅淳朴隽永的乡间风情画,一首美妙清新的江南民歌。这幅作品在2004年全国第十届美展中从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铜奖。而在此之前,他创作的《菊花系列(二)》就曾获“首届全国漆画展银奖”,作品《清秋》也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

   作为本土画家,李小康对苏州这座有着二千五百年历史的古城有着一种浓得化不开的情感。正是苏州那秀丽的风景,那浓浓的吴文化底蕴为他提供了丰厚的创作营养,并使他从中感受到祖国文化的精深和博大。用古老的漆画艺术完美地展现这座古老城市的的魅力是他酝酿已久的一个计划。他说:“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智慧、富有创造性的民族,一个不断提高精神和物质文明、爱美而又善于审美的民族。远的不说,宋元以来,中国文化中心南移,江南风情中更多地积淀了中国文化的精髓。有幸生活在风物清嘉,人文荟萃的苏州,时时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精华的滋养和薰陶。我很想通过自已的绘画作品将苏州的那种自适、自足、自怡、自乐的情绪转换成一种艺术的境界,这境界是一种尊严、是文人雅士们尤其渴求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