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卡夫卡式」到底是什麼意思?(我的定义是:荒诞到绝望)

(2017-07-10 17:21:48)
标签:

转载

文学

哲学

 


人們經常用「卡夫卡式」來形容超現實與噩夢般的荒謬、怪奇和超展開的情況。

 

  人們經常歸納總結偉大作家的哲學思想和表現方式,衍生出特定的形容詞來理解他們:例如荷馬式、莎士比亞式、喬伊斯式。而另外兩個形容詞似乎更適用於現代大多數情況,更為黑暗和局促拘束的景象:「歐威爾型」和「卡夫卡式」。

 

  翻開英語辭典對「卡夫卡式」具體的定義,通常會得到超現實與噩夢般的荒謬、怪奇和超展開的意思。牛津辭典將它解釋為「壓迫或噩夢般的性質」,而韋氏辭典則建議:「如噩夢般的複雜、荒謬,或不合邏輯的性質。」

 

  然而,單用一個形容詞來囊括作家的所有理念,似乎過於草率和困難;而歐威爾型或卡夫卡式等形容詞的真正意義,則完全取決於對原作的理解。

 

 

https://www.mplus.com.tw/images/article/1255/1469156138_kafkaesque.png

弗雷德里克‧卡爾說:「我反對有些人準備去搭公車,結果發現所有公車都停止運作,便說這是卡夫卡式的情境。」

 

  最近由TED線上教育類動畫系列製作人諾亞‧塔弗林(Noah Tavlin)所製作兩部關於「歐威爾型」和「卡夫卡式」的影片,描述人們如何濫用或誤用了這些形容詞,以及解釋其真正的意思。

 

  他對於「卡夫卡式」的定義,先從影片開頭簡短概要法蘭茲‧卡夫卡(Franz Kafka)的長篇小說《審判》(The Trial)。小說主角「K」在一個早晨無緣無故地被逮捕,並且不知道自己的罪名而陷入了一場難纏的審判過程。這種情況往往被認為是卡夫卡作品的特徵,學者們也開始用「卡夫卡式」來形容它。

 

  塔弗林認為「卡夫卡式」已經變得口語化,常用以形容「不必要的複雜和令人沮喪的經驗,就像是被迫進入官僚體制的迷宮。」而他認為這個形容詞所富含的意義,應比口語用法來得更豐富。

 

 

https://www.mplus.com.tw/images/article/1255/1469156508_kafkaesque1.jpg

卡夫卡的角色透由莫名的痴念、對荒謬情形抱持詭異的熱衷,而過度複雜化自己的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