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记|加州:卸货。一个住区就是一个公民社会的缩影

标签:
加州雷丁市小区宪法 |
肖思之
我们所住的加州雷丁市这个小区,有个小区公约,就是由最初的几个住户拟定的,后来小区逐渐扩大,新的住户必须遵守,小区公约也就逐渐成为“小区宪法”。公约有很多硬性规定,比如,不能建住宅以外的建筑、各家苑内必须有条进出的柏油车道,甚至连屋顶的材质和颜色都有规定……监督执法非常严格,有一七十余岁的老头义务执法,多年来,风里雨里该老头一边溜狗一边用他那双怎么还能如此贼亮的眼睛盯着各家各户的一举一动。女儿莊園的前任房东,建房时没有按公约的规定自行搞了房顶,被该老头起诉,律师上门,法庭对阵。房主居然败诉,不服,县而市、市而州,房主均败诉,只得在房顶上再加一个房顶。所以我女儿这小楼有两层房顶。老监管由斯春风得意,溜狗次数多了,眼睛也更贼亮了。当然,恨他的、防他的、敬他的也多了……
我女儿女婿此次前往美国买房,不象一般人是想变成美国公民。女婿喜爱中国,在中国生活了六年,愈加喜爱,他喜欢中国式家庭的温馨,喜欢中国人之间的交往友情、喜欢中国的喧嚣热闹、甚至喜欢中国式喝酒……按照他俩已有的经济基础,在中国完全可以过上中产阶级的生活,但他们发现了一个商机,即在中国做的陶土等小工艺品在美国很受欢迎,且利润不菲。他们在亚马逊网上试销了两年,状况极佳。只是亚马逊收费太高,佔去了利润的80%,这也难怪,仓储一项就理当如此……如是,他俩想,趁着年龄身体尚可,到美国打拼几年如何?一可赚钱,二可在创业经营中加深感情。所以买房买地,在这里建个倉库。搬来后才发现这个小区的公约,根本不允许建仓库,他俩只得将已到的两标箱货堆放在车库里。並想方设法找到一个搞房产工程的朋友,借建“岳父母住宅”的名义搞一个实际上的仓库。设计、报建了近4个月,昨天有了回复,可以开建了。
早几天就接到美国海关通知,今天上午九点货到。我们早早地做好了一切准备,並僱了两个搬运工(这个工种工资是最低的每小时20美元),我也将中餐的菜准备好了……不到九点,一个标箱(68立方米)的卡车隆隆地开了进来,十多米长、三米来高,真是一个庞然大物!因为有手动叉车、机动叉车,两个工人,这是第三次卸货了,有了经验,不到一小时,216葙货就卸下了。真顺利!女儿说,第一次,没有叉车,第二次货物没放托架,这一次什么都有!哈哈……我女婿高兴异常,很快地在卡车司机递过来的单子上签了字。好啊,“这儿的黎明静悄悄”,没有惊扰地方,又一次成功了。
哪里晓得,事情出现了惊讶的转折,这位黑人司机可能是个新手,他不将车继续往前开一点,然后顺着这个弧形的柏油路倒出去,而是往草地里开,这几天下雨草地松软,前轮陷进去了,越陷越深,想尽一切办法就是出不来……隔壁的邻居经我们请求,开了一辆车好不容易将它拉了出来。我们千恩万谢地送走了邻居,要求这位司机将车往里开,再倒回去,不料这位黑人大叔虽然满脸笑容,乐呵呵地就是不听,竟然将车开进另一侧的草地……再也开不出来了,只得打求救电话。
正当此时,那位眼光贼亮的老头牵着狗在大门外贼亮贼亮地打量着这一切。不一会,执法者的电话进来了……
这个“岳父母住宅”的建造绝对会有麻烦,还有必要吗?这确实成了问题。(本文来源于中国地标城策院的微信公众号:评城,全原创、最价值、有味道,你我的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