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忘不了家乡的老槐树!(散文/摄影)

(2018-04-23 19:13:07)
标签:

故里山人

家乡

老槐树

情感

摄影

分类: 古镇村落

我的家乡,位于轩辕黄帝故里-新郑市具茨山附近的一个小山村。忘不了家乡的老槐树!(散文/摄影)

(山门口村东,2014年夏季)

老家的村子东口和村子中央分别有两棵300余年树龄的古槐树,一直是我们村子难得的一道标志性风景。它,历经数百年风霜雪雨,虽然树干开裂、躯干中空、匍匐僵卧,但依然粗壮、遒劲、坚强;它,又颇似饱经沧桑的老人,成熟、稳健、抖擞。忘不了家乡的老槐树!(散文/摄影)


(山门口村东,2010年2月)
忘不了家乡的老槐树!(散文/摄影)

(山门口村,东口,2012年9月)


两棵古槐树,每年春天都会发出新芽,显示出蓬勃昂扬的生命力,当然离不开村民们的有力保护。枯枝断了,先用木棍支撑,再后改用土砖支撑。为避免碰撞,在古树周围先用篱笆围挡,之后改用砖墙保护。
忘不了家乡的老槐树!(散文/摄影)


 (山门口村东,2015年4月)
忘不了家乡的老槐树!(散文/摄影)


   (山门口村东,2016年3月)
忘不了家乡的老槐树!(散文/摄影)

 
  (山门口村东,2018年3月)
 
  


硕大苍劲的老槐树,我们的祖祖辈辈都称之为神树,它的神秘一直深深地根植在我的心里。小时候,经常听长辈说,千万不能去碰树枝,否则会莫名其妙的患病,只有来到古树旁祈求祭拜之后病才能痊愈。因此,多少年来,每逢春节等重大节日,大家都会在大槐树旁,摆放贡食,席地祭拜,祈求吉祥!
忘不了家乡的老槐树!(散文/摄影)

   
   (山门口村西,2015年4月)忘不了家乡的老槐树!(散文/摄影)

     
  (山门口村西,2014年5月)

家乡附近大多数村庄,与我们村子一样都有着数百年以上树龄的古槐树。忘不了家乡的老槐树!(散文/摄影)

(大槐树村,2018年4月)

要说树龄最长的是我们村东两公里处的大槐树村。据传200年前,300余口郭姓人家迁到此大槐树旁,并以“大槐树”命名村落至今。这棵大槐树树龄在1600多年之久,早些时候树冠直径达到30余米。忘不了家乡的老槐树!(散文/摄影)

现此处立有“轩辕槐”和“饮水思源”等石碑,时至今日,树洞内仍见有一荆树,被人们称作“轩辕槐中有真经”。目前此树仍树冠如盖,郁郁葱葱。靠近大槐树还有一颗树龄300余年的槐树。前几年,这个村子在大槐树下还建立了村民文化广场。遗憾的是,半个月前,该村庄已经开始拆迁,这里马上将变为一片废墟。忘不了家乡的老槐树!(散文/摄影)

忘不了家乡的老槐树!(散文/摄影)

忘不了家乡的老槐树!(散文/摄影)

忘不了家乡的老槐树!(散文/摄影)

    

     
    (大槐树村,2018年4月)

大槐树村庄西部不远,临近郑尧高速公路有一个南崔家沟村。在村庄的南部,这里有一大800年和一小200年树龄的两棵古槐树。大槐树前经常置放着供桌,供人们前来祭拜。树身上束着功德锦旗,想必是人们前来还愿所为!忘不了家乡的老槐树!(散文/摄影)

忘不了家乡的老槐树!(散文/摄影)

(南崔家沟村,2018年3月)

村子南部的高速公路的始祖山隧道那里还有一棵古槐树。修建高速公路的时候曾看到过报道,当时为了保护古树,经过专家论证后改变了施工设计方案。上周末,我专门绕过几道沟,冒险爬到高速大桥的护坡上一睹其芳容,远远望去,它屹立于来往高速公路中间。不由感叹这棵古槐命运多么的幸运!忘不了家乡的老槐树!(散文/摄影)

(始祖山隧道口,西侧,2018年4月)忘不了家乡的老槐树!(散文/摄影)

(始祖山隧道口,东侧,2018年4月)

我们村子向西不足一公里的许家坪村子东口,有一棵500年树龄的老槐树,是村民夏季经常纳凉的好去处,也是过去生产队聚集开会的地方。现在还经常能够看到,有人在树身裹上金黄的绸缎,据说也是信徒们前来还愿的。临近槐树,是一个七十年代修建的水囤,从山泉引下的泉水养育着全村的人们。忘不了家乡的老槐树!(散文/摄影)

     
   (许家坪村,2015年5月)忘不了家乡的老槐树!(散文/摄影)

     
 (许家坪村,2018年3月)

在我们村子东边的邻村,是村部所在地苗家沟村。该村中部路边农舍旁有一棵500多年的老槐树。尽管已经干裂倒伏在围墙上,但去年仍能看到有枝叶茂盛,但今年回去后发现古槐已经断裂。据老乡介绍是由于村民卖树时候,不慎将古槐树砸断,并已无生命迹象,深感万分不幸!

忘不了家乡的老槐树!(散文/摄影)

   
   (苗家沟村,被毁前,2015年5月)

忘不了家乡的老槐树!(散文/摄影)

(苗家沟村,被毁前,2015年5月)

除此之外,我们村庄的周边还有不少村落留存有许许多多古老的槐树。如村庄南边的陈家窝村、东边的胡家沟村、北边的山陈村,南部的老山坪山顶,等等,都有300年树龄左右的古槐树。十分幸运和难得的是,这些古树于2012年被新郑市政府均列为“古树名木”进行了保护。忘不了家乡的老槐树!(散文/摄影)

     
 (苗家沟村,被毁前,2015年5月)

说起古槐树,很有必要了解一下该树种的知识、历史和文化。

槐树,又名国槐,属乔木科,是我国古老树种之一,多分布于我国北部省份。几千年来,槐树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朝夕相处、息息相关。忘不了家乡的老槐树!(散文/摄影)

     
   (苗家沟村,被毁后,2018年3月) 

 
   
  
其树,能发挥保持水土、固岸护堤之作用;其木材,可做家具、建筑之原料;其花、枝和荚果(俗称“槐米”)均可入药,散瘀止血、清肝明目祛风杀虫、止血降压之作用;其叶和根皮,有清肝泻火、清热解毒、治疗疮毒之疗效;其种仁含淀粉,可供酿酒或作糊料、饲料;其花蕾还可做染料之用。忘不了家乡的老槐树!(散文/摄影)


(陈家窝村,2016年10月)


历史上,国槐与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紧密相连。
 

其一,是古代三公宰辅之位的象征。如槐鼎,比喻三公或三公之位,亦泛指执政大臣;槐位,指三公之位;槐卿,指三公九卿;槐兖,喻指三公;槐宸,指黄帝的宫殿;槐掖,指宫廷;槐望,指有声誉的公卿;槐绶,指三公的印绶;槐岳,喻指朝廷高官;槐蝉,指高官显贵;槐府,是指三公的官署或宅第;槐第,是指三公的宅第。忘不了家乡的老槐树!(散文/摄影)


(陈家窝村,2015年3月)

其二,是历史上科第吉兆的象征。唐代开始,科举考试关乎读书士子的功名利禄、荣华富贵,能借此阶梯而上,博得三公之位,是他们的最高理想。因此,常以槐指代科考,考试的年头称“槐秋”,举子赴考称“踏槐”,考试的月份称“槐黄”。且“槐”与“魁”相近,企盼子孙后代得魁星神君之佑而登科入仕。《金陵琐志·炳烛里谈》卷下载:“牛市旧有槐树,千年物也。嘉道间,小儿初生,辄寄名于树,故乳名槐者居多。”这是父母望子成龙观念的流露。忘不了家乡的老槐树!(散文/摄影)


(胡家沟村,2018年3月)

 其三,视之为神树而受到人们的崇拜。古代人历来崇槐、敬槐、植槐,所以很注重对槐树的保护。《晏子春秋》记载:“齐景公有所爱槐,令吏守之。令曰:‘犯槐者刑,伤槐者死’。有醉而伤槐者,且加刑焉。”


由于人们视槐树为神,所以为之造祠立庙供奉。在民间,常有一些老槐树下或旁边,有人搭建一座小庙或高台,四周的居民都向它烧香磕头,祈求保佑,请赐丹药。
忘不了家乡的老槐树!(散文/摄影)

   
   (山陈村,南部,2018年3月)


其四,被民间赋予了象征吉祥的寓意。槐树还称作“瑞槐”,在周时期就被赋予了象征吉祥的特性,《
太公金匮》载:“武王问太公曰:‘天下神来甚众,恐有试者,何以待之。’太公请树槐于王门内,有益者人,无益者距之。"《春秋纬·说题辞》载:“槐木者,虚星之精。”古代人深受“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槐树的荣枯被视为兴衰灾祥的征兆。汉灵帝时,朝内六七围粗的大槐树无故自倒,根竖向上,有人认为槐是三公之象征。如此,正和朝廷贤愚不分,黜忠进奸相一致,东汉大概要亡了。果不其然,不久东汉就被灭亡了。均说明槐树具有神异的色彩,是祥瑞之树。忘不了家乡的老槐树!(散文/摄影)

   
   (山陈村,北部,2018年4月)


其五,从古代诗词中也可见当时植槐之况:如唐代郑谷《感怀投时》有“孤吟马迹抛槐陌,远梦渔竿掷笔乡”诗句;唐代王维《送邱为往唐州》有“
槐色阴清昼,杨花惹暮春"诗句;宋代韩愈《和李司勋过连昌宫》有“夹道疏槐出老根,高甍巨桷压后尘”诗句;宋代苏轼《次韵曾子开别驾》有“槐街绿暗雨初匀,瑞雾香风满后尘”诗句;宋代刘著《次韵王子慎玉田道中兼呈韩公美阁老》有“古到阴阳槐树老,归鸿杳杳荻花秋”诗句;明代李东阳《庭槐》有“去年长比人,今岁高过屋。好雨东南来,依稀满庭绿”等诗句。  忘不了家乡的老槐树!(散文/摄影)

     
  (大槐树村,2018年3月) 
 

     
    此外,槐树还具有古代迁民怀祖的寄托、吉祥和祥瑞的象征等文化意义。在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的民谣:"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桐大槐树,问我老家在哪里?大槐树下老鸹窝。"说的是山西移民的历史。所以古槐就被移民的后裔们视为祖先,向古槐祈求吉凶祸福,成为祖先崇拜的变异形式,希望通过祭拜槐树,获得思想上的安慰和精神上的寄托。 忘不了家乡的老槐树!(散文/摄影)

     
  (大槐树村,2018年1月)

   
 
  
苍老的古槐,无论枝虬蜿蜒,或者遒劲伸展;无论枝繁叶茂,或者枯树逢春;无论树干中空,或者树倒根摧。它都一直带着岁月的烙印,见证着世世代代人们生活的变迁。 
忘不了家乡的老槐树!(散文/摄影)

(老山坪,2012年1月)

近几年来,随着家乡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一个个村庄逐渐消失。但村落消失,古槐犹在!我坚信,无论家乡如何变化,古老的槐树一定会继续保佑着家乡父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世代平安!

古槐,有我童年难舍难分的印记!

古槐,有我故乡缠绵不断的情结!

古槐,永远是我心中最大最美的神树!

(原创文章,版权所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