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肖金成:宜昌有条件打造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

(2016-06-22 10:09:07)
标签:

财经

肖金成:宜昌有条件打造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

作者:肖金成  

本文原载(《三门峡日报》(京),2015年9月11日

据《三峡日报》2015年01月25日报道 原标题:宜昌有条件打造成区域性中心城市 ——访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汉渝间区域发展需要崛起新中心。

据《三峡日报》2015年01月25日报道

宜昌有条件打造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

——访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

肖金成:宜昌有条件打造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

汉渝间区域发展需要崛起新中心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说,宜昌地处武汉都市圈和成渝经济圈之间,这两个城市圈规模很大,在辐射半径内,各种发展要素会向中心城市集中。在这两个城市圈附近,很难再崛起中心城市。与此同时,这两个城市圈有一定距离,超过辐射半径,就会形成断裂带,这也为崛起新的区域中心创造了条件。

打造长江经济带,将挖掘中上游广阔腹地蕴含的发展潜力,处于城市圈辐射半径外的三峡区域正是这样的“洼地”,未来区域发展提速,需要一座中心城市起到辐射带动作用,这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三峡区域的城市中,宜昌有腹地,有一定的空间支撑其发展,适合要素聚集。宜昌有丰富的水资源,交通体系在不断完善,适于人口聚集。从未来发展潜力看,这些都是宜昌成长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有利条件。

推进三峡区域新型城镇化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三峡区域城市中崛起区域性中心城市,将吸引人口就近就业、集中发展,人口的迁移能够缓解三峡库区及长江上游生态环境的压力,这对于三峡地区的生态保护有重要意义。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中心如果出现在三峡大坝上游,将会进一步增加资源消耗、增加库区生态环境压力,这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应该在三峡大坝下游,宜昌符合这一条件。

推进三峡区域城镇化,按照沿江集聚、组团发展、互动协作、因地制宜的思路,优化城镇布局和形态,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将带来长江经济带城市化水平的提升。

需要在更大范围内建立区域互动合作机制

未来,三峡区域的城市可以尝试次区域合作模式。

宜昌向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扩展腹地获得区域支撑,需要在更大范围内建立区域互动合作机制。建立健全地方政府之间协商合作机制,共同研究解决区域合作中的重大事项。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建立各类跨地区合作组织。

应推进一体化市场体系建设。打破市场壁垒,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和标准,推动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跨区流动和优化配置。扩大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提高基础设施网络化、一体化服务水平。

加大金融合作创新力度。适时推进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在中上游地区发起设立民营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引导区域内符合条件的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企业到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进行股权融资、债权融资、资产重组等。探索创新金融产品,鼓励开展融资租赁服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