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的功能与“路”的功能
作者:艾蒿
小时候住在农村,村里只有一条街,出村只有一条路,从未思考过街和路的区别,及至到了城市,才发现城里既有很多道街,也有很多条路。为什么叫街?又为什么叫路?很有点迷惑不解。曾问过许多人,但都没有明确的答案。一位邯郸人告诉我,东西方向的叫路,南北方向的叫街,我问为什么,他说不知为什么,反正邯郸市就是这样。经我考证,确实如此。但北京市却不是这样,如长安街是东西方向,过了复兴门,就叫复兴路,过了玉泉路,又改叫石景山路了。再比如西直门外大街是东西方向,而白(石桥)颐(和园)路却是南北方向。不明白就是不明白,直到北京市广安大街改造拓宽完成后,走在宽广明亮的大路上,我才渐渐“悟”出点什么来。
改造前的广安大街,分别叫广安门内大街、骡马市大街、珠市口大街、广渠门内大街。改造拓宽后,统称广安大街,和此前拓宽的平安大街相并列。但老百姓却不这么叫,老百姓都叫“两广路”。老百姓真是高明,使我一下子明白了街和路的区别。街和路虽然都是供人通行的,但路的功能主要是交通,街的功能主要是贸易,所以街和市是连在一起的。郭沫若曾写过一首诗,题目叫“天上的街市”,把街和市紧密联系在一起。
平安大街改造拓宽,拆了不少房子,花了不知多少拆迁补偿费,路宽了,但过路难了,行人要走过街天桥,过路犹如过河,无怪乎路两边的店铺“门庭冷落车马稀”。记得改造之前,街道两旁,店铺林立,热闹得很。而现在,繁荣不再,有一次,我骑自行车经过,给我一种走在旷野里的感觉。看来,平安大街也应改叫“平安路”了。路宽了,交通拥挤却未得到根本改善,因为红绿灯并未减少。假如鸟通人性,背负青天朝下看,一定失声惊叹:“北京人真有气魄,修了这么大一个停车场”。
白颐路两旁,原都是农田,一条杨林大道,将中关村与市区连接起来。随着祖国建设突飞猛进,路旁高楼一座座拔地而起,杨林大道不复存在,而堵车也成为正常现象,看来,白颐路也应改称“白颐街”了。北京的环路,修了一条又一条,据说六环路也已修通了。但我预测,路很快会变成街,因为房地产商早已把地圈好了。环路的增多,表明北京市规模的扩大、经济的繁荣及实力的增强,要么怎么能称为“都市圈”呢?我听山西人说过这样的话:“北京如果修十环路,肯定经过我们大同”。
每天骑车上下班,最怕过马路。眼前滚动的都是浑身是铁的家伙,据说是现代社会的象征。一不小心,招惹了它,肯定会搞个人仰车翻。如果有谁买了保险,保险公司可就倒霉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