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4/middle/4e22b0aexc7da36f0347d&690
(本博文图片均为丁香雨拍摄)
朋友说,你该是江南的女子。是的,该是江南的,并且,一定要该是苏州的女子。
就这样不可救药地爱上了这座弥漫着陈旧气息的古城。姑苏!姑苏!——古老而亲切,我执意地这样呼着她,来了。
拐个弯,走进长长的小巷的深处,“吱呀”一声,推开一扇沉重的木门,是不是,就一定会遇见自己的前世?若不是,为何远远地寻了来,在青石板的巷子里,每走一步,就有想落泪的冲动?仿佛久别重逢。
就这样遇见了啊。记得谁曾说过,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我一定是该在这窄窄的小巷里过着烟火日子的姑苏女子!
若非要用什么来比喻苏州,那就是一幅简约的水墨画。疏朗的线条,勾勒着宋词婉约的意境。如绸缎般绿着的苏州河水,静静流淌。千百年来,它就这样经久不息地流经每一户枕水人家,穿过每一座写着故事的拱形小桥。午后的阳光,安静地流泻在斑驳的白墙上。剥落的墙灰,是岁月写意的晕染。长长的藤蔓从黛瓦间柔顺地垂下,似年轻女子的秀发,轻拂过洒满阳光的老墙。
这样的午后,苏州的老街巷是冷清的,甚至散发着寂寞的味道。有着沉溺时光深处的拙朴,不被谁惊扰。寂寞,却又孤清——这是苏州的气息。是我喜欢的气息。
我来的时候,茉莉花开得正好。那首江苏民歌仿佛又在耳畔轻轻地哼唱起“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声音软绵绵的,拖长着细细的声调。
这是江苏的姑苏!相见瞬间,眼眶无来由地润湿了!
于是从年迈的阿婆手中买了两串茉莉花戴在手腕上。清香淡淡,若有似无地在空气中弥散,暗合了午后漫步平江路的心情。
这是一条千年老街,一切尽显古朴的韵味。或许是夏日午后的缘由吧,行人并不多。三两个人坐在河边闲淡地喝着茶水,小声地聊着。桥头,一位老者和他的孙女坐在桥墩上,并无什么事可做,浓密的香樟树叶洒落他们一身的树荫。
丁香巷是一定要去的。它是平江路上的一个小巷子。午后的阳光中,没有一个行人。之前向本地的出租车司机打听这条巷子,得到的回答是不知道。或许在苏州,像这样的小巷太多了吧,况且,那是汽车无法到达的地方。我是在拙政园门前坐了一辆人力三轮车来到平江路口的。蹬三轮的大叔极其热情地介绍说夜晚的平江路才更热闹,建议我先去逛逛苏州丝绸厂,买点丝绸制品带回家,我婉言地谢绝了他的好意。他并不知道,我需要的,不是苏州的热闹。
丁香巷极窄,窄得只容两人错身而过。这样的窄,更容易让人无端地生出许多美好的想像。虽然明明是知道的,戴望舒的《雨巷》并非写的这条巷子。走进丁香巷时,并没有恰到好处地飘起细雨,迎面也没有走来一位撑着油纸伞的姑娘,当然,更没有遇见当初那个有着儒雅气质的诗人。但是在我看来,生活在苏州老街巷的人们,他们都是平常日子里最浪漫的诗人。苏州古城散发出的古旧而迷人的气息,足以让每一个人都有一颗诗意的心。
信步踏上一座小桥,桥对面是一家卖苏妃奶酪和卤鸡爪的小店。要了几个鸡爪,一碟豆腐干,临河而坐。穿蓝色花布的船家摇着橹,从身边轻快地划了过去,让人刹那恍惚,疑惑时光已倒流。小店的主人坐在檐下,塞着耳机听歌,以至于有人问他话时竟浑然不觉。眼前的一切,如此地慵懒、闲适和宁静。突然心生羡慕,好想也在河边开一间小店,无所事事地生活着,就这样,一辈子!
其实是想一边喝茶,一边在荡漾的灯影和水声中听上一曲苏州评弹,但是时间似乎并不合适。还好,行至夜色中的山塘桥上时,我听见山塘书院里传来了咿咿呀呀的唱腔,那绵软的声调,软到骨子里去了。这一声声的唱腔啊,就在苏州河的河水中慢慢飘散,足以销了一个人的魂。也不知是真人在表演,还是放的录音。不管它了,就这样站在桥头的夜风中远远地听,痴痴地听。其实我是不懂评弹的,却偏偏就爱上了这软绵绵的腔调,爱上了渗入古旧气息中的吴侬软语。不是吗,有些爱,就这样没有道理。
就像此刻,我没有来由地,突然也爱上了这个在姑苏古城遇见的,在幻想中成为苏州女子的自己。
http://s9/middle/4e22b0aexc7ef1b629418&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