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课程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的理解
(2018-06-08 10:06:39)
标签:
教育育儿 |
分类: 阅读与思考 |
摘
要:模块学业评价是对学生学习量和学习过程的表现及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在目前高中学生学业评价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学校和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它的有效实施是新课程条件下,普通高中模块课程教学的保证。
中国论文网 /9/view-2474763.htm
关键词:高中 英语教学 模块学业评价
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学科)模块三个层次构成。每一学习领域由若干科目(学科)构成,也就是说科目(学科)是学习领域的实体,而模块是科目(学科)的基本单位,它是“基于明确的教育目标,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所构成的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总之,模块课程的设置对学校的发展和学生个人的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模块学业评价的原则
1.评价主体多元化
模块学业评价的主体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家长、学校、社会各界。将学生评价、同伴之间的互评、教师评、家长评及管理者的评价等结合起来,才能从不同角度真实地评价学生,才能使评价真正成为大家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
2.评价内容综合化
模块学业评价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体魄、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的情感体验、较强的审美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3.评价方式多样化
除纸笔测验外,可以使用课堂行为记录、成果展示、反思日记等质性评价方法,把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同时也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与评价目的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从而实现对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
4.评价注重过程性
新课程强调课程评价要从过分关注结果逐步转向关注学习过程,注重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把对学生的评价与对学生的指导紧密结合起来,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创新、学会反思、学会欣赏的过程。
二、模块学业评价的实施
英语模块学业成绩评价是按照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相应模块教学的特点而实施的基于标准参照的校内评价。英语模块学业成绩评价的目的,对于学生来说,是要使他们客观认识自我和他人,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对自己的学习进行积极的反思;对于教师来说,是要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进步情况和存在的不足,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一般来说,模块学业评价的实施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大部分。
(一)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是《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一种评价方式,它是对课程实施意义上的学习动机、过程和效果的三位一体的评价,或者说是人的生命意义上的学习评价。过程性评价的目的在于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进行有效监控,使学生不断体验成功,建立自信,促进综合语言能力的发展。
过程性评价的评价内容要体现了三位一体教育目标,它的评价内容包括:学习态度与方法、交流与合作、课外阅读、口语及书面语表达、英语学习情感体验等方面。
由于过程性评价是一种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动态连续性评价,因此,它的实施方式是多样的。如测验法、观察法、档案袋评价、表现性评价、小组任务活动评价、评定量表、自我评价等。过程性评价的结果可根据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及自我评价的建议,以定性的文字描述或等级评定的形式呈现。
(二)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一般采用纸笔考试形式。目的在于判断学生通过一个模块课程的学习是否达到模块课程的目标及达到课程目标的程度。它用来衡量学生的实际水平,而不是用于学生之间的相互比较,它是一种水平性测验。
终结性评价的内容通常包括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不同的试题类型有不同的考查功能。因此,在测试时,题型结构要合理、难易适中,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衡量出学生真实的学业水平。
终结性评价的结果最好采用等级制而不是百分制形式,如分成A、B、C、D、E五个等级。因为等级制比百分制更有利于师生转变评价观念,淡化学生之间的比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评价中更多地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实施时需注意的问题与建议
1.由于不同的学科在评价内容、评价目的等方面都不尽相同,所以过程性评价在实施中需采取多种方式,那么这些评价方式怎样与具体的教学实践有机结合,怎样体现学科特点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对英语模块学业评价来说,既应有一些量化的评价方式,但质性的评价方式应更重要。在实际英语教学中尽量做到评价方式多样而又有针对性。
2.终结性评价要紧紧围绕各科所确定的目标,联系模块学习的内容来出题,既要关注题目的难度与鉴别力,又必须认识到模块的终结性评价不是选拔性考试,它不是用于比较学生的优劣,给学生排名。它只是一种达标性的测验。它的目的主要是考查学生基础知识,不能考查学生英语学习情感、学习态度、创造能力、价值观等。
3.学分认定是实施学分制的关键,模块学分认定一般由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部分组成,一般来说,只有最终评价为合格,才能授予相应学分。学校是普通高中学分认定的主要权力机构,学校必须规范每一个学分,建立起科学的学分认定制度。为恰当处理好学分认定与模块学业评价的关系,各普通高中需建立行政检测机制,以确保学分认定的顺利开展,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崔允、吴刚平.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6,244
[2] [4]
高凌飚.普通高中新课程模块学业评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42,76
[3]
赵必华,查啸虎.课程改革与教育评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36
[5] 黄甫全.课程与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s://www.xzbu.com/9/view-2474763.htm
后一篇:和老奶奶比赛吃西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