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京剧票友之间进行艺术交流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转帖)

(2021-01-27 11:18:07)
分类: 京剧票友之家
京剧票友是业余的京剧爱好者群体。这种票友活动除了个人自学,自娱自乐外,群体中的艺术交流,除了票房活动,就是参加各种票会,或参加各类比赛等等。
自爆发新冠疫情之后,京剧票友面对面的各种交流活动都已仃止,而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视频交流不失为一种可行的办法。
据我近一年时间的观察,网上的交流有的是在朋友圈范围互发视频交流,在公共平台上交流的也有。但是这些交流主要是唱和拉(伴奏)的展示,没有进一步的讨论交流,甚至不少人连唱和拉的展示都不太积极参加,没有发过一个节目上网,更不要说讨论交流了。
我想,产生这个现像的主要原因,是不少人对票友活动的定性定位就是一个字“玩”。只要自已“玩”舒服了,“玩”高兴了,目的就达到了,其他一切事情与已毫无关系。
在京剧票房,你不要看到热热闹闹的表面现像,其实私底下人与人之间是非常孤立的,各人有各人的算盘。比如,一般说来,初学唱戏或拉琴的人,很难得到老票友真诚的帮助与交流,有的如果能请吃送礼,人家才搭理你。唱得好的的不愿给初学琴的票友配唱,拉得好的不愿给唱得一般的票友吊嗓子,这在票房是很普遍的现像。说个极端一点的话,凡是旧社会梨园行和票界的陋习影子,在当今的票界都能忽多忽少地看到。
实事求是地说,中国票界总体上文化素质不是很高,大多数人只是“玩”京剧的爱好者,而不是潜心传承京剧艺术的人,能从艺术和文化的层次来学习研究国粹艺术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这就不难理解在京剧网上,能发表具有独立见解文帖的人很少,网上的帖多是转发的二道贩子。对有些属于京剧基础知识的东西,票界不少人反复争论不休,还自以为是内行。面对样的人怎么交流?无法交流。
京剧票友作为业余爱好,“玩戏”并没有错,想玩出点品堂,成为名票也未尚不可。问题是,你要把思想和精力放在刻苦钻研京剧技艺之上,才能达到,这没有捷径。在票界,眼高手低,争强斗狠,徒有虚名的人不少。这种人不敢上台,上网,在人前真枪实弹地亮两手,一来真的傻眼了。其实这种人也活得累,没有真材实学,还要道貌岸然地充正神。在真正的内行面前一钱不值,只能骗那些不懂的初学者。
正因为票界有这样一些不太好的陋习,也影响了不少热爱京剧勤于学习的票友,不敢大胆地进行京剧艺术正常的交流,怕水平不高,丢人现眼,受人奚落。我认为爱京剧学京胡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人与人之间水平有高有低很正常。水平的提高有一个过程。只要端正心态,摒弃追名求利的心理,大胆实践虚心学习,提高水平,达到较高的艺术水准也是做得到。这其中与票界朋友进行正常有效的交流也是十分必要的,不过你得把人找准才行。(2010年l月27日)二黄导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