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6《天窗》教学设计

(2013-12-14 19:44:15)

 

这是我在我校高效课堂课堂教学展示课的教学设计,定有众多不足,恳求路过者赐教,给予宝贵意见。

 

26《天窗》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茅盾(板书:茅盾)是谁吗?

(用彩色笔写出“茅”字的一撇。这是一个易错笔画,不必向学生说,但彩色的一笔仍会引起孩子们的注意,教学目的已经达到了。)

2、想了解他吗?看老师出示的关键词,选着其中一个,围绕着它,说一说你在课前搜集的相关质料。

(关键词:①原名 ②代表作 ③茅盾文学奖)

(①茅盾:中国现代最著名的文学家之一,原名沈德鸿,字雁冰。②代表作:《子夜》《林家铺子》《白杨礼赞》。③茅盾文学奖:1981年3月茅盾在北京病逝。临终前,茅盾捐出自己一生的积蓄,设立了“茅盾文学奖”,奖励更多的文学创作者。)

3、茅盾不仅为后人留下了优秀的文学作品,还用尽毕生积蓄,激励后人,让我们对这个伟大的作家致敬吧!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抒情散文《天窗》。(板书课题)相信同学们怀着对作者的敬意,你这节课会听得更认真、学得更主动。

 

二、老师范读全文(配乐:秋日私语)

1.请同学们把语文书打开138页,听老师来范读课文。

(出示听读提示)在老师范读时,第一,请你留意本课生字的读音,给仍读得不准的字注音。第二注意较长语句的断句及语气。

2.同学们,在老师的朗读中,你喜欢上了这样一扇天窗了么?

 

三.自主学习,交流预习成果。

1.如果喜欢,那那就走进它吧!接下来我们小组内交流预习成果。请看小组学习提示,谁能读给大家听。

(小组学习提示:,:(1)同桌互相检查:·带拼音读准字音,·交流识字方法,记忆字形。·读出生字所在的语句,理解生字新词的含义。(2)组长组织:朗读课文)。

2.现在请你带着“小组学习提示”的要求来交流检查预习成果。并注重积累,将收获写在积累栏中。

3.学生先对学在群学。

四.小组交流展示、

(一)(一个小组汇报生字学习所得,其他小组补充,注重生生互动。)本课生字较少,会写字5个,还包含着两个会认字。老师及时点拔,要让学生再交流中必须说出下面的要求,如果学生回答不到位,老师则指导,如果到位,老师及时肯定)。

1、生字汇报展示要点

①“籍” 多音字  ji(狼藉)  jie(慰藉)反义词(安慰)

②“蝙蝠” 这个词有什么特点?(都是虫字旁字)

(指出是形声字,部首表义,声旁表音。)

还有哪些这样的词:(蜻蜓、湖泊…宇宙)

③“宙”

④“霸”拆分,组词。

    如学生有讲不到的知识点,老师在补充指导。

2、老师范写“籍”,“霸”二字,学生写在“易错栏”内。

3、读字组词。

(二)朗读课文,每组派一名同学来分自然段读,第一组读前三自然段。

1、评价。

2、交流“词语采集”与不理解的词语。

五、整体把握全文。

(一)相机分段

1、刚才不能到前面进行朗读展示的同学谁还想读一读你喜欢的部分或段落?(在读的过程中相机分段。例如:有的同学读到了第四自然段,那么谁能说一说这一自然段写的是什么?还有哪自然段也写了这些内容?找一找,读一读。)

2.学生边说边出示:

   (—)乡下人在屋顶开了天窗。

(二)看天窗的孩子产生了无限遐想。

(三)赞美了天窗的神奇及发明天窗的人。

3.看看题目,这三部分可以概括、提炼为:(板书)

     开天窗      看天窗      赞天窗

   要求学生批注在文中相关的段落旁边

(2)指导方法

1.发现:“天窗”是文章的线索。

   由这个线索,说一说这篇课文写了什么?谁给大家

   准确全面地概括一下:乡下人在屋顶开了天窗,使

   看天窗的孩子产生了无限遐想,赞美了开天窗的人

   们。

 2.指导:找线索—分段—概括主要内容—写作文命题与展开

       找到了全文的线索,就能围绕着线索进行分段,

      概括主要内容。同样,反过来,我们在写作文时,可以

       以全文的线索来作为文题,并围绕着它展开全文。

六.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3自然段)

  1.指名读

  2.谈收获

(1)“木板窗只好关起来,屋子里黑得像地洞似的。”

     心情如何?

(2)开天窗后的心情?

(3)对比。

  3、想象你会从天窗中看到什么?

在学生回答了上面问题后,结合回答的内容,相机指导用“也许…也许…也许…也许…”造句。

展开想象,积极交流,茅盾文学奖的作者可能就在你们之中。

七、结束。

    下节课我们就共同走近乡下孩子眼中、心中的天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学习有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