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平一先生的紫砂艺术

(2009-02-19 11:12:41)
标签:

杂谈

分类: 紫砂文化

                        周平一先生的紫砂艺术

                                

 

 

                             如金似玉“黄金周”

                               ——记周一平先生的紫砂艺术

                                    吕会田

     周平一先生携女儿周古梅共创“黄金周”紫砂壶品牌,诚心奉献,以材质之美和工艺之精先声夺人,已在紫砂界名声鹊起,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黄金周”紫砂壶作品用上等的紫砂泥制作,表现出粗而不糙,砂而不涩,光而不亮,细而不腻,呈现出灿灿的艺术效果,恰似古玉生辉。用其泡茶真正体现,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不失原味,聚香含淑,香不涣散,茶味越发醇郁芳馨。

     出身于紫砂世家的周平一元先生,实为名门之后,紫砂艺术祖上传承,其父周谟早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法律系,是民国元勋黄兴的侄女女婿,属当时国之栋梁,家乡的泥土深深地吸引着他,振兴家乡的陶瓷业,实业报国,一直是周莫老先生的梦想,莘莘学子,满腔热血,利用自己渊博的学识,回家乡开始了青瓷的实验和研究,一波三折,在当时极其有限的条件下,周谟老先生终于开宜兴青瓷之先河。青瓷研究成功,紧接着他的仿“哥窑”开片釉青瓷问世了,釉面不规则的裂纹,古朴典雅、厚实凝重,而且发展到月白、天青、蓝青、翠绿、鹅黄、豆青等十多种开片釉色。老先生作为陶都前辈,陶瓷艺术功绩显赫,备受世人尊重。家风遗训,制陶绝技都深深地影响着后人,周家从此开始了制陶世家的传承。

   周一平先生受其熏陶,自幼抟泥习陶,在继承父业中创新,多年的探索实践,孜孜以求。其陶艺已经逐渐达到了完美的造型、精湛的工艺、特殊的泥料、闲熟的窑火技术,作品形成自然、古朴、典雅、清淡的艺术风格,一壶在手使人耳目一新。周平一先生尤其是在继承父业研究紫砂泥和窑火技术方面,近乎痴迷,用优质紫砂泥土,小石磨手工碾磨,细筛陈腐,成壶后入窑烧制,微妙的烧成火候,再开窑火烧制新风,使本山绿泥所具有的一般米黄色调,出窑后的紫砂壶色彩效果如金似玉。形成了“黄金周”独特诱人的艺术风格。

    不知疲倦的周一平先生,再接再厉又创新高,以黄龙山老段泥为单一原料,利用颗粒的粗细之分,适量配比,入窑按不同的升温曲线升温,把窑温与窑内气氛调到最佳状态,使黄龙山老段泥的材质特点充分发挥,形成了色彩沉稳、凝重,类似老庙黄金般高贵色调,并烧出片片云斑,巧若天成,仔细观察其壶的表面,有一种丰富的表层肌理,如砂豆般的颗粒特征,砂粒若隐若现,似梨皮观感,又细腻柔滑。周一平先生的紫砂壶,使用越久,胎质色泽越发光润,玉色晶光,气韵温雅,恰似给紫砂壶注入了灵性,盈盈一握,妙不可思。恰如其分的表现出了,阴幽亮丽,如葡萄般的甘紫,如橘柚样的黄郁。正可谓,灿烂如奇玉浮幻着精英”

    周一平先生制壶手法闲熟,对传统经典作品的精、气、神、韵融会贯通,观先生的传统经典壶型,形神兼备,粗旷憨态,洒脱灵秀,内敛含蓄,简朴无华,素静端庄,洁净深沉,作品的线与线,面与面之间,过度起伏自然,线条流畅,有节奏感。周先生的作品以其材质美、工艺美、造型美、功能美、品位美给紫砂收藏者,带来无限的乐趣和满足,越来越受到玩家的青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周先生作品所表现出的简洁大度之美,代表着一种文化,一种哲学,一种承宗念祖,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用一把紫砂壶,在“松风竹雨山水间”,品茶论道,天人合一,归真返璞,使人回味历史与文化的凝重,体味生活恬淡之美好,其乐融融。

     周一平先生的女儿周古梅,在读懂父辈陶艺风格的基础上,从艺之路走得更加自信而坚实,脚步沉稳,眼光敏锐,背负着前辈的期望,又开始了第三代接力传承,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委婉,精思巧手,呵护着紫砂的温润与含蓄之美。“黄金周”紫砂品牌,正是周古梅作为新时代年轻人的创新成果,泥料、工艺、窑火、品牌,四位一体相得益彰。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守道,一把把漂亮的紫砂壶,传承着文化艺术,续写着紫砂世家的辉煌,延续着灿灿的“金光”大道。如今,周古梅用勤奋、天分把接力棒牢牢的握在手中,早已学成担当,携父亲周一平先生在紫砂艺术之路上阔步未来。一个新兴响亮而时尚的紫砂壶品牌“黄金周”,在宜兴、在蜀山、在紫砂收藏界,正在被广泛传唱。

 

 

                戊子腊月于乐陶书屋

               

 

周平一先生的紫砂艺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书法交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