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环岛游--初识台湾
标签:
旅游台湾环岛热情服务水果土特产 |
分类: 亚洲行 |
台湾的城市印象
临行前就有朋友告诉我,第一次去台湾,会对它的城市建设感觉有些失望。我以为曾是亚洲“四小龙”之首的台湾,城市建设基本都是在十几年二十年前完成的,不会像现在的北京上海那样高楼林立,而是像日本一样,老房子居多而已。但到了台湾,走过台北、高雄,我还是有些惊讶,老房子破旧,墙面上污迹斑斑,无论楼层多高,都会安装突出到墙外的防护栏,新房子同样会随意的封阳台,这似乎与发达地区的称谓有些不相配了。我很感慨,中国的大城市的确进步了,小区里的随意私搭乱建都会被居民投诉,被物业制止,甚至被勒令强制拆除,如今的大陆人,素质的确在提高。
在台北市区某街道旁,住宅楼窗外,五颜六色、五花八门的悬挂出各式各样的标语广告。
很多台湾人喜欢将自己的外窗安装上防护栏,护栏里摆放着花盆、杂物,或者晾晒衣物。
高雄城中心高级公寓楼上,住户随意用各种颜色、材质、造型的材料封闭阳台。
不过,台湾的城市管理还是非常严格的。城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最高限罚款到一万台币。行人和非机动车同样不得越线,否则罚款300台币,机动车随意乱停,不只罚款900台币,超过时间还会遭遇拖车,被拖车后车主还需另行缴纳拖车费1000台币和停车费200台币...导游告诉我们,台湾曾经也有很多随地吐痰之类的顽疾,政府痛下决心,通过高额罚款来治理,现在的台湾人也已经将这些不良习惯纠正了。
台湾城市街头无论汽车、摩托车、自行车,都井然有序的整齐停放在停车位中,道路、街道也很干净。
台湾停车费不算太高,台北101大厦附近停车费比上海城区还低。
台湾鼓励绿色出行,市区会有自行车租用点,在半小时之内送还到任一个租用点,都免收租金。
这是高雄的地铁站口。台北的地铁里用台湾国语、闽南话、客家话、英语播报站名。
繁华路口的人行横道设计很人性化,除了四个方向的斑马线,高峰时段你还可以从中间十字形人行道,直接穿行到路口的对角线处,节省了行人穿行时间,人行道绿灯时,任何方向的机动车均不能行驶,右转也被禁止,这样彻底消除了人车混行的问题。在没有人行道专用灯的路口,行人和自行车优先通过,机动车停车等待。在台湾,交通秩序很好,即便是拥挤和热闹的市区,我也没有看到行人、自行车、摩托车抢行,人们各行其道,共同维护着安全和通畅的交通秩序。
台湾的商业与服务
此行我们乘坐的是国航,飞机上空姐们的服务意识和态度不敢恭维,一位乘客想为她拍照,这位空姐看见后,立即将手掌挡在面前,严厉并大声的向这位乘客说道:“请别拍照!”态度生硬,大概是保护肖像权,可以理解,但如果换一种温和的语调也未尝不可。飞行中,两位空姐开始销售免税品,飞机上很窄,手推车挡住了通道,一位中国客人和一位外国客人想去洗手间,空姐用很快的语速和中文说了一句:“等会儿。”接着两人又弯下腰不停的给要买东西的客人解释着什么,大概又过了一分多钟,客人有些着急,一位空姐才将推车往后拉了一下,让两位客人侧身过去,客人的涵养惯坏了傲慢的国航空姐。
而当我们的飞机到了台北的桃园机场,我们接受到的是台湾人快捷而且热情的服务,机场的通关窗口很多,还设有专人协调和调度,随时调配国人和外国人入境的窗口,两架飞机的几百个客人同时入境,我们仅用了十几分钟就顺利入境了,而与此同时,托运的行李也已到了传送带上,迎接我们的台湾导游,还为这天生日的客人送上了一份小礼物,细腻和贴心的服务一下就征服了老人家的心。而以后的八天行程,所有酒店、饭店、导游、司机、售货员、服务员的服务态度和热情,都会让你亲切和舒心。
我们的台湾导游,四十左右,女性,短直发,客家人,台中人,去过西藏,每天都保持着高度的热情,所有景点都会亲自带客人进去,沿途讲解,有问必答,知道大陆客人希望了解台湾的哪些情况,为我们讲了很多台湾的政治、地理、经济、风土民情,还有老兵故事,也会对客人讲在游览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举止行为和禁忌,当然,也是很会推销的导游,不过热情和细致的服务,让我们的团友愿意被“忽悠”。
我们的大巴司机,四十多岁,头发稀疏,一口闽南语,国语要慢慢说才听的清楚,敦厚的有些可爱,绰号“莱尔富”,多冷都喜欢光脚穿拖鞋,最爱吃槟榔,还要吃那种嚼的满嘴像流血似的最地道的槟榔,每天早晚为我们搬放行李,每天把车里的垃圾清理干净,驾车技术良好,沿途险峻的山路、狭窄的山路、弯曲的山路,都很平稳。
我们的大陆领队,男性,不愿透露岁数,估计四十多岁,老北京,爱耍贫嘴,遇事不急不恼,摄影发烧友,穿1000台币三件的台湾衬衣,喜欢尼泊尔的原始森林,喜欢自己的职业,从事旅游行业二十多年,相信知足常乐,喜欢台湾,是我遇到过的领队中,唯一和司机一起为客人搬行李的人。
台湾的公务员的作息时间有着严格的规定,早上八点上班,午休和午餐也是轮换时间,不能让公众到政府部门找不到人,更不允许上班期间聊天侃山,导游介绍,这种改变还是要归功于李登辉执政时代,他对政府公务员提出重新定位和提升服务的要求,并开放政府办公地,让公众监督。我们在台北的第一顿晚餐就是在台北政府办公楼的宴会厅,从一层施工管理科的办公窗口走过,已经五点多钟了,办公室里仍然灯火通明,还有很多人在这里办事。
和日本一样,台湾的商业非常发达,所有的街道两边全是商铺,即有大型商厦,也有大型的市场,更多的是一家挨一家的商铺。
101大厦商场。
台北会展中心里的摊位商铺。
国道旁的休息站里的商业也做得周到。
小商铺的广告和门脸设计独具特色。
不管大商厦还是小商铺,服务员的服务都是非常热情和周到的,即便是你试穿了很长时间或砍了价格,但最终还是没有买,服务员仍然会和你客气的说一句“谢谢”。在免税店和旅游购物店里,更是提供了“人盯人,一对一”的服务。
在花莲的大理石厂,“阿蔡经理”亲自带我们参观,他洪亮的嗓音和激昂的讲解让我印象深刻,“我们是国民党的党产,请支持我们国民党”“今天只有六件特价品,不是每个客人都能享受到的”“七彩瓶是连主席送给你们胡主席的国家礼品,原来是不准销售的,现在你们很幸运,可以买到了”...传销好手。
阿蔡说的“国家礼品”--七彩石聚宝瓶。
台湾的精细农业与食品
台湾虽然可耕地不多,但是水量充沛,气候温暖。台湾的农业技术很发达,早在日据时期,在日本的“农业台湾、工业日本”的政策下,农业就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农业的发达,也缩小了城乡的差别。台湾人很好的利用着有限的土地,改良品种,嫁接果树。导游很自豪的介绍,台湾人把某种水果嫁接在另一种果树上,成为新鲜好吃的新品种。
我们去的一家四季水果商店,水果的价格不贵,也很新鲜。导游推荐我们吃的几种台湾水果:莲雾,黑珍珠品种最好,脆甜,水分大;山香蕉,个小,甜,很Q;青枣,比冬枣还大,青色,发黄的甜,口感脆甜;释迦,绿色,形如佛头,口感香、甜、腻,水分少;柑橘,味道介于大陆的橘子和橙子之间;柳丁,浅黄色,是台湾最多见的水果,饭后餐厅会为你上水果,香甜,水分大...可惜不能带回国内,我们一路上买各种水果吃,也算大饱口福了。
去知本的路上,释迦的产地,释迦整筐卖,200台币可以买到十个,当地人买更便宜。
休息站卖的莲雾,颜色越深越好吃,台湾人喜欢将瓜果洗净、切好、装盒,方便食用,有的还会撒些梅子粉,提高水果的甜味,吃不惯味道。
台湾的柿子,口感脆甜,不涩。
此次台湾环岛游,我们的团队餐非常丰盛,芹菜、菠菜、西红柿、黄瓜、蒿子秆、圆白菜几种蔬菜,味道像小时候能吃到的味道,而在山中吃到的鲜笋、蘑菇,一样鲜嫩。
台湾的各种小食品,品种之丰富、口味之独特、包装之精良,大陆与其相比逊色了很多。
台湾人将香菇晒成干,加调料做成的香菇条,样子和口感都像牛肉干,保证素食,太绝了,免税店里110台币一包。竹炭花生,颜色黑黑的,口感脆香,机场没有卖的,要在市区免税店(95台币)或其他商店买(100台币)。各种梅子的食品口味繁多,有梅干,也有湿梅子,我喜欢洞顶茶梅和甜梅干。各种小点心,凤梨酥最有名,还有芋泥酥、栗子糕...牛榨糖(110台币一包)、水果干...台湾的食品口味贴近于大陆,各种种类繁多的小食品,绝对解馋。当然还有台湾的金门高粱酒(免税店350-470台币一瓶)、古坑咖啡(170台币16包)、高山茶(价格差异很大,关键看产地,埔里最好)、宝岛烟和长寿烟(350-600台币一条)...原本旅游拒绝购物的我,这次真的大包小包的买回了一大堆土特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