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山抗旱

(2010-04-04 09:56:33)
标签:

右腿骨折过作品

百年大旱

文山

西南抗旱

人文/历史

杂谈

文山抗旱
粒粒皆辛苦
文山抗旱
最后一滴

文山抗旱
干涸的小春作物已经全部枯死
文山抗旱  豌豆尖在文山卖到18元一公斤的天价!,而平时有水的时候只是1-2元一公斤
文山抗旱   很多农户住在山区,耕牛等大牲口都贱价卖了,因为没水喂牛,再不卖就也得渴死。小猪仔原来可以买到16元一斤,现在2元都卖了。大家都没有水,再便宜也难卖。不难想象,就算雨季到来,卖掉的耕牛还能以原来的价格买回来吗?
文山抗旱  温总理走后,宣传报道需要这样的片子,开大裂的片子可以休息入库,办展览再拿出来用了
文山抗旱  再干再旱,小春作物可以绝收,脏衣服还得水洗
文山抗旱  
烤烟漂浮育苗技术,先育着苗,等5-6月下雨就移栽。烤烟种植可是山区农民的支柱收入啊,这也是不能禁烟的重要原因,稳定农业
文山抗旱  孤寡残疾老人收到乡干部拉来的饮用水

文山抗旱
像搞园艺一样搞农业
文山抗旱  弥勒的葡萄地是产红酒的基地,一片金黄。可不是丰收的景象
文山抗旱  文山水库深达67米,干了不到10米,还有50多米,6年不下雨也不会干
文山抗旱  水库有水免费拉,可没渠道灌溉
文山抗旱  贩子数钱数的欢,农民种植旱的慌
文山抗旱  
三七市场贩子涨价,价格就是这样翻炒的
文山抗旱  斤斤计较的三七贩子
文山抗旱
破土而出的三七苗
文山抗旱  三七苗要浇水,花钱买车来水来,成本增加
文山抗旱  低洼的坝区还是有水田的
文山抗旱  亡羊补牢
文山抗旱   农田没有水,但水库有水,缺的是渠道,但修建这个渠道却非得等到大旱来临才亡羊补牢,修建水渠需要搅拌混凝土,需要用水,但这个水还得靠自制的水罐车从十几公里外水库拉来,如果早修好水渠,那也不怕干旱了。

文山抗旱  干与湿

下面附加一段某网络媒体采访我的提纲,我简要回答了一些,本身不是搞文字工作的,想起什么说什么,各位先将就看看


1.您是一名专业的摄影师,您都去过哪些受灾地区进行拍摄?当初为何会产生拍摄旱灾这组照片的想法?

去过石林,昆明北郊,文山广南丘北几个县。这次旱灾是云南及西南几省号称百年不遇,其罕见程度,受灾范围,影响之大确实罕见,汶川地震没去成已经是一大遗憾,这次我不想再有遗憾。拍摄照片,其最直观想法就是留下历史影像,我相信有全国人民关系帮助,再大的旱灾总会过去的。给子孙后代留下些影像资料也算一个警示,希望下次遇上这种灾害有所预防,减少损失。

2.可以讲一下您亲眼目睹的灾区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吗?
一路上大地一片金黄,可不是丰收的景象,到处可见垂死的植物。空气干燥,不时就流鼻血,手脚开裂都是家常便饭。文山是多山的地方,很多山林干的烧起火来,路面经过都是黄灰冒,山头不是黄色就是黑色,黑色是不久前刚烧过的颜色。村子里很少见到青壮年,要么就是老人,要么就是小孩,很多农户住在山区,耕牛等大牲口都贱价卖了,因为没水喂牛,再不卖就也得渴死。小猪仔原来可以买到16元一斤,现在2元都卖了。大家都没有水,再便宜也难卖。不难想象,就算雨季到来,卖掉的耕牛还能以原来的价格买回来吗?

3.因为缺水,很多地方电力都受到了影响,您去的灾区有这种情况吗?群众都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县城里是不缺电不缺水的,农村本来就穷,农用电又比城里还贵,就算不受灾农民也不舍得用电,主要最大影响是饮用水,很多地方早就不种地了,有限的水首先保证的是人和大牲口的饮用,小春绝收已成定局。

4.当地的村民和村委会为了旱灾做了哪些努力?
一般是送水,找水,联系捐赠,给孤寡残疾老人送水,修建引水设施,保证经济作物供水等。

5.当受灾群众看到水时是怎样的反应?
看不到水很无奈,送水来了是平时从未喝过的瓶装矿泉水也是一种无奈,就捐款而言,一元钱还买不了一瓶矿泉水,只够一个小孩一下午喝的,但一元的水库水用洒水车拉来是可以满足一个家庭半个月的饮用的。看到水来了,都是主动让老人先取水,年轻人自觉等待,没有发生哄抢。

6.您在进行拍摄时,当地群众是否配合?他们是否想借助媒体的力量引起社会大众的关注及深思?
少数群众觉得不理解,为什么没水喝还有心思拍照,还有的村民老实惯了,凡是上面来人不论做什么都唯唯诺诺不敢出气,有些文化的村官倒是一鸣惊人,对我说就是希望旱情再严重些,顺便暴露很多问题,如果不发生旱灾,很多地方的问题还得掩盖很久。

7.当您用相机记录下这些画面时,您是怎样的一种感受?
我作为旁观者,参与者,记录者的角色,不改变事实,记录真实是我的原则,说真的,这种旱灾就像得晚期癌症的患者,在默默煎熬垂死挣扎,而512地震就像一场车祸瞬间夺去生命,是不一样的两种痛苦


8.在拍摄过程中有哪些场景让您印象深刻或是发生了哪些让人动容的事情?
印象深刻的就是水牛习惯的来水塘边找水,结果陷在稀泥里,还有就是水管通到少数村寨后,小女孩饥渴的喝水的样子,在城市里是永远见不到的

9.您拍摄的小女孩喝水的照片看了很让人心酸,可以讲一下您拍摄这张照片时发生的故事吗?
小女孩所在的村子在水库边不到2公里的地方,原来没有水管,这次抗旱新建了一个水窖,村里可以喝自来水了,在沿海发达地区,自来水大都存在了超过60年,大部分人都不会喝自来水了,可在西部欠发达地区,能喝上自来水这是很奢侈的行为,毕竟还有更多的村寨需要牛背马托去河谷里取水,还在过着1000年多前的生活方式。

10.有一张照片您写的介绍是双管齐下,那个水车里的水是哪里来的?
农田没有水,但水库有水,缺的是渠道,但修建这个渠道却非得等到大旱来临才亡羊补牢,修建水渠需要搅拌混凝土,需要用水,但这个水还得靠自制的水罐车从十几公里外水库拉来,如果早修好水渠,那也不怕干旱了。

11.你拍摄的这些旱灾照片都通过怎样的渠道发布?您想通过这些照片向外界传递出怎样的信息,希望最后收获到怎样的反响?
我作为一名职业记者,最大的发布平台就是报纸,不过报纸版面有限,用不了我的所有图片,我就在各大摄影论坛还有自己的博客发图,希望用网络的力量快速传播西南5省的旱情,让全国更多的人知道这里喝水都很困难,更别奢求去地里浇水了。

12.亲身体验了旱灾的情况,相信您此刻的感受更为刻骨铭心。您现在最想呼吁大家的是什么?

水是宝贵资源,和氧气一样是地球各种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之一,地球上的水虽然从地球诞生那一刻起就没增加或减少过,但分布不均,污染等问题可以导致局部受灾,水灾旱灾都很可怕,大家不要忽视自然的力量,要敬畏自然,保护自然。
这次拍摄,遇到很多水库是水满的,同样大半年不下雨,还会多出水来,原因就是水土植被保护的好,人类破坏影响几乎没有,相反,有的水库开了大裂,滴水没有。还有的水窖修建不合理,国家的钱花了,没起到保水抗旱的作用,还有的地方山泉哗哗的白白流走,平时没有修建水库蓄水,到了干旱没水可找。问题很多,这次百年不遇大旱基本上都一一暴露出来,也未尝不是件好事,关键是领导如何重视,农村水利设施如何加大力度,设计勘探时候是否负责任,很多工程并不是花了钱摆在那里就见效的。至于节约用水循环用水,说的也多了,我就不重复了,但我想说这些节水小窍门对于抗旱还不是起主要作用,有时候太节约水不让水往地下流,那些地下水井水同样会干枯,节水用水也是需要专业知识的
__________________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火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