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钓鱼台
(2024-09-21 16:50:04)分类: 散文 |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据说姜太公钓鱼时,用的钩是直针,离地面三尺下钩,无论怎样他都钓不上来鱼。人们见姜太公如此在河边钓鱼,以为他是个疯老头,没谁拿他当作一回事。其实姜太公钓鱼只是一个幌子,他是在钓人,一个能成就他干出一番惊天动地事业之人。
姜太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有经天纬地之才,他在宝鸡陈仓区境内的渭水边(古称磻溪)钓鱼,实际上是在等西伯侯姬昌,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姜太公在磻溪钓了十年的鱼,终于等来了周文王。周文王被殷纣王拘禁在羑里七年,潜心研究伏羲八卦,将它演绎成了六十四卦,推演出了周易。周文王九十三岁时访得姜子牙,姜子牙出山的时候也已八十二岁了。据说姜子牙让周文王给他拉车,周文王拉了二百七十五步,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停下来休息,不想拉了。姜太公郑重其事地告诉他,侯爷为我拉了二百七十五步,我可保侯爷创立的江山持续二百七十五年,是为西周。周文王听后急得抓耳挠腮,要求再拉一阵子,于是他又拼尽全身力气拉了五百零九步,又为周朝续了五百零九年的命,是为东周。
进入山门,一溜台阶两边竖立着十位古代军事家的塑像,人们耳熟能详的姜太公、孙武、韩信、诸葛亮位列其中。台阶尽头是姜太公雕像,只见他手持神鞭,骑在神兽四不像之上,威风凛凛,气度非凡,令人敬畏。
从姜太公身后转向左侧,有一条河流,碧波荡漾,古称蟠溪。蟠溪有十多米宽,河床无沙,多为岩石,使得此处水流湍急,在低凹处积聚成多处幽深的潭。溯河而上,河道变窄,一处岸边大石兀立,在大石下侧有个深潭。石下潭边,巨大如丘的“钓磺灵矶”石,上面两道条状凹陷痕迹清晰可见,据说姜太公经常跪于这块大石头上,背对潭水钓鱼,时间久了留下跪痕。
溯河而上,紧接着一段激流湍急,声如战鼓雷鸣。再朝上走,河面变宽,正中央有一块四方大石,上有“孕璜遗璞”四个大字,据说此石是姜子牙钓鱼时鲤鱼腹中的璜石所化,上面的字则是清乾隆年间宝鸡知县徐文博所题。“孕璜遗璞”:孕,孕育,璜,半璧之玉,遗,遗留,璞,石中之玉。这四个字寓意这块巨石当中蕴藏美玉,表达了当地人对这块巨石的美好遐想。传说凡是心诚之人面对巨石许愿,定能遂其所愿,非常灵验。
巨石后面岸边不远处,便是建于汉代、兴盛唐朝的太公庙。太公庙依山就势,气势宏伟,为三间房的庙宇,中间有姜太公塑像,殿内两旁侍立着哪吒和杨戬,门外有四棵唐代参天古柏,四棵古柏与三间庙宇合在一起有"四柏三间庙"之称。
顺着太庙旁的大道而上,远远可望见眼前一条大瀑布,从五十多米高的大坝上倾泻下来,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瀑布上边是钓鱼台水库,波光粼粼,水面宽阔,一直延伸到后面的深山里。
沿着水库旁边的小路上山,路面崎岖,植被茂盛,草木葳蕤,空气清新。半小时后,我来到了太公静修处,几间石屋,掩于树丛之中。路边有石阶道,布满绿苔,荆棘丛生。
用木棍拨开荆棘,沿石阶路拾级而上,一股溪流或覆于石上,或流于石间。再往上走是一条土路,直通山顶。透过浓密的树叶,可以望见谷底的水库,澄碧如玉。走了几里路,远离大坝,谷底的河流开始变得清亮碧透,好似乡间小溪的模样。
此处人迹罕至,静寂无声,恍然与世隔绝。当年姜太公隐居于此,若没有遇见周文王,他是否会终老于山林?而终老于山林,安然度完一生,没必要理会人间烦心琐事,不失为一种非常好的活法!可历史不能假设,毕竟姜太公在钓鱼台等到了周文王,完成了助周灭商的历史使命,让他名垂青史,更使陈仓区的钓鱼台名声大噪,成为了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