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
”时代到来,税务机关在税收风险管理的模式将由传统依靠经验分析判断向大数据分析转变。在信息获取和风险分析方面将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和“互联网
”技术,以便实时取得纳税人全方位的涉税信息。
在网络信息时代,大数据分析是实施税收风险管理必不可少的手段。在税收风险管理中,信息获取是前提条件,风险应对是结果,风险分析是关键。要有效开展风险分析识别,必须建立起严密可靠的风险指标体系和行业分析评估模型。目前,风险识别主要依赖税务人员对企业财务指标的异常分析。大数据分析则是在通过对广泛搜集来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数据间的关联性,通过数据之间的比对,找出异常数据,从而确定出风险点。大数据分析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财务指标分析,而是包括指标比对分析、指标相关性分析、指标异常性分析。
大数据分析在税收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依托大数据分析,对海量涉税数据进行筛选和整理,形成具有逻辑关系的数据链。二是依托大数据分析,开展财务指标比对,找出可能存在的风险点。三是依托大数据分析,开展风险分析应对,找出各个行业存在的风险点。四是运用大数据统计分析系统,寻找风险分布的规律,建立行业风险点分析模型。
“互联网
”是实施税收风险管理的信息保障和创新基础。一方面,“互联网
”为信息获取提供了平台和抓手,通过内外部数据互联互通和与第三方数据共享,实时获取相关涉税信息,为风险管理提供充足的数据;另一方面,随着风险管理曰趋电子化、数字化,未来依托“互联网
”可以实现实时信息获取、风险识别和风险应对。有了“互联网
”和风险识别、风险应对的有机整合,风险管理常态化、实时化才能得到真正落实。
“互联网
”在税收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依托“互联网
”,为信息获取提供更多的途径,在金税三期税收管理系统上线后,依托“互联网
”为系统从外部抓取信息提供数据平台,实时从第三方获取涉税信息,实时抓取“互联网+税务”平台信息,充分利用外部网络获取的相关联涉税信息。二是建立“互联网+风险管理”平台,开发基于手机和掌上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的税收风险管理软件,开展在线风险评估和电子税务审计,实现风险分析实时筛选,应对证据实时确认和税收政策实时解答。三是创新国地税合形式,国地税机关应定期通过“互联网
”,交换涉税风险数据信息,联合开展风险识别应对,对风险度高的纳税人共同实施纳税评估。四是创新防范涉税风险渠道,充分应用“互联网
”开展风险管理宣传,对低风险、高遵从的诚信企业直接颁发电子证书,提升企业的税法遵从度。对高风险,诚信度低的企业实时发出红色风险预警,不定期实施日常纳税评估,帮助纳税人降低涉税风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