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米兰美食princilangosteria10corsocomo |
分类: 旅行 |
本次意大利北部之旅的第一站——时尚之都米兰。
我从香港凌晨出发(当地时间),意大利当地时间早上抵达米兰。
为了这次长达三个礼拜的旅程,我特别准备了大容量的Oakley 防水背包,想不到非常实用,因为在米兰三天,每天都下大雨,这个背包在背包旁的空间还有一个开口,可以放笔记本电脑,在机场安检时可以方便拿出,无需打开整个背包,而且连所有拉链都是防水设计的,不会让雨水掺进包里。
到达目的地,前往市中心最方便的交通工具是机场快线 www.malpensaexpress.it ,提取行李后,到航站楼一楼就是快线火车站台,我出发前已经预先在网上购买了车票,这样节约时间也不需排队买票。
要注意的是一旦在车站买票,欧洲大部分的火车票都需要在站台的机器打票激活。
不然上了火车,碰到检票员查票,虽然有票,但没有经过站台的打票机打票,检票员也会对旅客实施罚款的。我从网上买的票就不需要,只要出示之前电脑打印出来的确认车票单子就可以。
米兰市内的交通包括公车、有轨电车、地铁等。有不同种类的车票选择,一般在地铁里都是机器售票,有英文操作选择。
我入住在市中心,大部分时间和主要地方都可以走路到达,但也买了一张二十四小时通用的特价票。
我选择的住宿是在我每次出国必须参考的 www.tripadvisor.com 意外找到的,本来订的民宿满房了,但主人推荐了另外一家,刚好离 Porta Garibaldi 火车站不远,我乘坐机场快线就到这站下车,然后走路2分钟就到达了,非常方便。这个民宿是个顶层loft,位于米兰的一条叫 Corso Como 的街,非常时髦时尚的街道。(Como 是离米兰不远的一个湖的名字)。
其实这个住的地方更正确说应该是短期出租房,意大利法律规定,如果是民宿(Bed & Breakfast),主人必须居住在同一楼层,提供自家早餐,我入住的这个短期出租房,因为房东不居住在一起,所以没有资格以民宿的名义经营,所以每天也不提供早餐。
我在机场快线的火车上,好客的主人Silvia
已经主动打电话给我,问我何时到达,我在确定这次意大利旅程之后,已经委托朋友从意大利买了一张手机卡给我,方便在意大利的客户及朋友们联系我。
这就是我入住的位于 Corso Como 11 号的顶楼 Loft 房间 www.corsocomohouse.it ,设备简单,但非常简洁干净温馨, 也有一个小厨房方便我下厨 (Porta Garibaldi 火车站里有个超市,所以买食材也很方便),火炉旁边也有一个illy 咖啡品牌的胶囊咖啡机,在意大利喝咖啡等于我们在国内喝茶,每天都需要喝上至少一杯。
房间设计简洁不失设计感,很有家的感觉。不过因为是 Loft,有的地方比较矮,所以必须注意低头,否则会碰到头,尤其是空间比较小的卫生间。
因为不是法律规定的民宿,房间也没有无线上网,所以对我这个网络控不太方便,但楼下有咖啡店免费上网,我得到信号后,有时候就在大门旁边蹭网。
电视节目也是通常的意大利频道,没有国际台。
不过因为在市中心,大多数时间都在外面,在米兰的民宿其实只是方便睡觉。这条时尚街,旁边有两个夜店,偶尔音乐会有点吵,玻璃窗隔音效果已经很不错了,但如果开窗睡觉就可能会有一点吵。
放下行李及洗了个澡后,根据主人 Silvia 推荐,来到附近一家名为 Nuova Arena 的小餐厅吃午餐。这些小餐厅只有意大利文菜单,优点是证明只有意大利人当地去用餐,而不是迎合游客的餐厅,但缺点是不懂当地语言的旅客可能会觉得麻烦。
前台放了一盆橙色的玫瑰花。
也放了一盆蔬菜红菊苣,这是来自特雷维索 (Treviso) 及威尼斯(Venice) 一带的红菊苣(Radicchio de Treviso)。
这是老板 Gianni,很热情,意大利人特有的。
厨房外面有一个批萨炉,这里的特色菜也是批萨,有很多种类在国内都没有见过,我就点了这个全素的芝麻菜批萨,因为肚子饿,很快就整个吃光,非常美味!
在意大利用餐时,一定会有面包先上,以上是番茄牛至面包,一般意大利餐厅会在结账时算面包费(Coperto),大概每份3欧元-5欧元不等。
半个波士顿龙虾
(Astice) 配宽意面也非常新鲜,价格非常实惠。
每次在餐厅用餐,我都会注意环境及其他细节,这餐厅的卫生间在楼上,使用这螺旋形铁梯到达,很有意思。
甜点我点了法式蛋白焦糖蛋糕
(法文 Ile Flottante,浮岛蛋糕),一点都不甜腻,非常清淡及松软,因为只是用蛋清打发后烘焙出来的。
以上是西班牙著名甜点焦糖炖蛋。
厨师特别为我准备的浮岛蛋糕,摆盘很漂亮!
离开前,老板也给我看来自他的家乡撒丁岛的特产,真空包装的腌制鱼籽 (Bottarga)。
很多人来米兰买名牌奢侈品,我则喜欢在米兰逛蔬果店,这家蔬果店是我去大教堂的路上路过的,产品摆得很漂亮,非常诱人,忍不住进去了。
忍不住买了草莓、蓝莓、油菜花、Puglia
大区的非过滤特级初榨橄榄油等回去做晚饭用。
背标签列出了橄榄的品种(两种),使用小瓶非透明玻璃,还有手写的生产批号,说明是小产量,而不是机械生产线印出的号码。
非过滤过的橄榄油会保持油的原味,带有更多鲜草味,及保留更多的抗氧化剂。
也去了超市买其他食材,在意大利当然要吃意面,这是宽蛋面 (Tagliatelle con uova)。
买了一瓶来自意大利南部西西里岛、靠近埃特纳火山
(Etna) 一个法定产区的红酒。
面酱为培根丁+樱桃番茄+橄榄油。
第二天还是下着雨,一大早起来散步到大教堂附近的
Princi 面包店吃早餐。
这是一家非常有名的意大利面包店,在米兰有四家店,在伦敦市中心的Piccadilly Circus 旁边的 Wardour 街也有分店,网站设计得很棒,音乐也很不错。http://www.princi.it/eng/movie_en.html
约了老板 Rocco Princi 会面,听他介绍创业的故事和产品的特色,都是使用优质的材料每天新鲜做出来的。
除了面包之外,还有各种各类的甜品糕点。
这家位于大教堂广场附近的店,设计也很有特色,新鲜水果、罗勒、五谷、香料等都是装饰的一部分,新鲜的光泽和天然香味非常吸引顾客。
单人份的Foccacia,有番茄牛至、火腿奶酪、橄榄等多种口味选择。
开放式厨房让顾客看到新鲜面包的制造过程,从门口一直延伸到最里面的长桌很吸引眼球,桌面是古铜材质!
有鲜榨橙汁。
维也纳式全巧克力蛋糕 Sacher Torte。
刚出炉的松脆羊角。
奶油泡芙饼 (Brioches) 及巧克力松饼(Pains au
chocolat)。
正宗的Caffè Americano,与澳洲的 Long Black 有什么分别呢? 前者是开水加入到一杯浓缩蒸馏咖啡 espresso) 里,后者则相反,是浓缩咖啡加入到一杯开水里,这样会保留浓缩咖啡的泡沫 (Crema)。
吃完早餐后,接下来去了附近 Via
Spadari 街的美食精品店
Peck。 http://www.peck.it/en
这店始创于1883年,来源为捷克的家族,之后转手了好几次,最近刚被另外一个意大利家族买下所有股份,地面层为美食精品专卖,地下层为酒窖,楼上则是正在装修的Fine
Dining 餐厅。
这家店的概念类似伦敦的 Fortnum & Mason, 或纽约的 Dean & Deluca, 熟食由米其林厨师每天新鲜制作 (米其林厨师的星级是永久的,而米其林餐厅的星级则每一年都需要审核并重新评定)。
这是欧洲常见的生吃牛肉 (估计这种高质量食品精品店应该没有被马肉污染吧!)
食物的摆设造型(Food Presentation) 在美食精品店里尤其重要,美感的食物会吸引消费者消费。
年轻的老板 Leone Marzotto 很喜欢中国文化,他曾经在北京语言学院留过学,他带领我参观了非常干净有序的厨房。亲眼看到这样的厨房,对购物者来说,也是对食品卫生安全有保证的一种有力证明。
牛肉来自德国及荷兰的优质农场,产量不多,但一直特别供应给
Peck。以上是一种惠灵顿牛肉饼,一种酥皮烤牛柳,英文叫
Beef Wellington,因为外壳像雨靴
(英国人叫雨靴为惠灵顿靴子
Wellington Boots, 简称
Wellies)。
干排酸 (Dry Aged) 佛罗伦萨式T-Bone 牛排。
自家店品牌的包装
(Packaging) 也可以吸引消费者。
地下层的酒窖,收藏了很多罕见的大瓶装,都是以圣经里的名字起名,比如Jeroboam,Nebuchadnezzar ……
葡萄酒文化与宗教的关系,对西方宗教有研究的朋友们更容易明白。
第三天是礼拜天,终于出太阳了。
上午去了运河区(近Porta Genova) 的古董跳蚤露天市场,中午就在附近的一家海鲜餐厅吃饭。
这家餐厅叫Langosteria
10
虽然是分店,但也有独立的网站,
Marketing 做得很到位:http://www.langosteria10bistrot.it/
规模虽不大,但所有的装饰都非常讲究且精致。
摆放整齐由高到低的调味料。
黄铜架子吊挂着当天的报纸。
在我之前葡萄牙美食之旅的博文也介绍过的铜制海鲜锅 Cataplana。
放在牛皮化妆箱的香槟。
在中国的菲仕乐生活厨艺店也可以买到的Viola 品牌优质橄榄油,来自意大利翁布里亚大区,以及我家里也用的英国 Maldon 海盐等。
招牌菜写在黑板上。
还有一些小玩具,这个是桌球的积分板。
还有拳击手套、英式帽子……
在国内,经常感觉餐厅的洗手间是个被忽略的地方,在这家餐厅,洗手间则是个很可爱的地方,云石水槽、精油香薰、生活杂志,还有这个擦鞋工具箱。
只有高档酒店才会提供的服务,在这家小型餐厅却没有疏忽这些细节,也可看出,意大利人从头到脚都很注重穿着打扮细节。
回到最关键的,还是餐厅美食。这些海鲜品种在国内可能可以吃到,但是像这么新鲜的就不一定了,这里大部分的明虾及红虾来自意大利海域的地中海。
生蚝来自法国,当然这在上海现在也能吃到,但永远不会像在欧洲当地吃那么新鲜,毕竟空运到中国,冷链的运输过程很难保证没有意外。
经理叫
Domenico, 同样热情好客。听我讲意大利文很开心,虽然我的意大利文只是半桶水的水平,他让我到海鲜吧后面柜台拍照,还说刚到的一批阿拉斯加皇帝蟹脚,一定要送给我尝试;(阿拉斯加皇帝蟹永远都是冰冻的,捕上后马上在船上煮熟然后储存在船里的冰柜里)。橱窗摆设非常漂亮,而且一点腥味都没有。
搭配新鲜海鲜的酱料,如黄油、蛋黄酱、葱头醋、橄榄泥油、柠檬等。
经典的自制手打蛋黄酱 (Mayonnaise), 我干脆用来蘸面包吃,超级美味!自制手打的当然与在超市买的罐装完全不一样,不要以为非常肥腻,其实成分只不过是蛋黄及特级初榨橄榄油,手工慢慢打发出来。
用樱桃番茄及橄榄油拌皇帝蟹腿肉,我一向不喜欢用手剥壳,这种肉已经剥好的吃法则很让我喜欢,肉比壳多!
烤八爪鱼的搭配为罗勒酱、橄榄油、樱桃番茄
(典型地中海搭配)
及墨汁
(Nero di sepia) 吐司。
饭后一杯浓缩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