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行澳大利亚澳航服务澳航培训中心 |
分类: 航空、酒店、餐厅... |
介绍这次澳洲旅行的第一篇博文,是用我飞机迷的兴趣和美食美酒爱好的角度来先描述我搭乘的航班澳洲航空(Qantas)的舱内餐饮。其实,每一家航空公司都是其国家的形象大使,其餐饮也大多数会展现具有国家代表性的当地美食美酒文化。
澳航的飞行俱乐部级别以铜、银、金、白金代表,非常应景,因澳洲就是一个矿藏丰富的国家。澳航所属的寰宇一家(One World) 的会员级别是以红宝石(Ruby)、蓝宝石(Sapphire)、绿宝石(Emerald)来代表,根据会员级别不同,可享受不同特权,如以上图片显示的,拥有澳航的白金级别的会员或者寰宇一家的绿宝石级别的会员就可以享用独立的值机服务(Check In Counter)。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商务舱值机柜台摆放着一盘大白兔糖(上海 - 悉尼航线没有头等舱),大白兔糖是上海出产特有的糖果,很很多上海本地人的甜蜜怀旧回忆。
国外的工会对自己员工的安全保障很重视,乘坐澳航在办理行李托运时就可以体会到,回程时在悉尼机场办理行李托运时,一旦行李超过32公斤,秤上的警报器会响,乘客必须把东西从行李拿出减重后才可以托运。
稍微有一点过重,也会在行李上放一个提示,让行李搬运工人注意。也是工作安全规定。
办理值机手续时,服务员会扫描行李标签,记录到电脑系统里,一旦乘客误机,行李必须从飞机舱取出,这是1988
年泛美航空洛克比空难后采取的安全措施。
澳航在浦东国际机场使用公用的贵宾室,与其他航空公司一起共用,因澳航每天只有一个航班,单独建立一个自家航空的贵宾室真的不必要。
当天出发,上海的天气阴冷,一入机舱还是觉得冷,不过有澳航提供的澳洲纯羊毛毯子。
澳洲最著名的运动是澳网以及板球比赛 (Cricket Test Matches),起飞前的安全措施短片,有澳洲板球国家队参与拍摄,板球是英联邦国家非常受欢迎的运动,不过规则有点复杂,不过因我在英国读过书,所以也热爱板球,短片介绍安全措施时还包含了板球的双关语,很有意思!
起飞前空乘派发了菜单。
如何判断舱内服务质量呢?我觉得可以用类似在精品酒店体验的角度来衡量;上海至悉尼是过夜航班,起飞后不久就有晚餐供应,着陆前也会有早餐提供,以上的菜单就像酒店的Room Service Breakfast 一样,填好后,挂着座位前面。
澳航与澳洲著名厨师 Neil Perry
合作,他担任头等及商务舱餐饮的美食顾问,Neil Perry 的餐厅集团叫 Rockpool http://www.rockpool.com/
澳航也是澳洲葡萄酒的品牌大使,我作为澳洲葡萄酒管理局的认证培训师,这次旅程也给我一个很好机会尝试澳洲不同地区的葡萄酒。
选好想吃的早餐,把名字及座位号码填好,到时候早餐就会送到。
舱内杂志刚好看到我去塔斯曼尼亚岛约好要拜访的酒庄及附属餐厅。塔岛自驾游文章,我春节过年后就会慢慢与大家分享。
澳航的特色,与精品酒店相似,与设计师合作开发服务用品,比如商务舱的小化妆包,就是来自澳洲设计师品牌:http://www.florencebroadhurst.com.au/
洗手间用品来自美国纽约的 (Malin + Goetz)
精品护肤品牌http://www.malinandgoetz.com/,
这品牌由两位男士创立。
当晚从上海出发的飞行航线有点特别,一般往南飞行的航班,都是沿着浙江、福建、广东,经过香港空域等。但当晚我们是往东飞,飞入日本空域后再转往南飞行。
餐饮服务时,除了菜之外,我还会细节地注意服务方式,当舱务长把雪白烫直的白餐巾摆放在左小臂上,就变成一位餐厅经理
晚餐有四种选择,带星的是代表 Neil Perry 推荐的健康美食,其他选择包括鱼、肉、或中式餐。外国人记人数的方式与我们中国人用"正"字来记有差别。
与 Neil Perry 合作,最考验舱务员的任务就是摆盘服务(Plating Service),每一道菜都需要独立摆盘,这也是厨艺中我最喜欢的爱好,所以我当晚特别要求在舱内小厨房里看摆盘人员 (Galley Operator) 做摆盘艺术。因为摆盘,与其他航空公司不一样,澳航头等舱及商务舱必须使用很多盘子。
餐盘来自日本 Noritake 品牌,由著名的澳洲设计师 Marc Newson 设计。
我乘坐这个航班为空客A330-200飞机,厨房很小,有两个烤箱,连厨房用布(Kitchen Cloth)都有澳航的标志;每一个航班,舱务长会打印出 Neil Perry 集团带有图片的摆盘方式指示,摆盘人员必须按照图片的规定摆盘。
餐具来自意大利品牌 Alessi,也是由Marc Newson 设计,刀叉为了吃前菜及主菜,调羹为了喝汤。
餐盘上层涂了一层防滑胶,以免飞机颠簸时滑动。
在35,000英尺上低气压飞行,一般我们的味蕾的敏感度只有平时地面上的70%,空乘提供现磨胡椒粉配鲜虾酸辣汤。
餐布带有一个小纽扣,这是方便男士扣在领口,虽然现在比较少见把餐巾扣领口(一般西餐餐布适当的摆放都是放在大腿上),但也是一种正确的使用方式。
面包服务,也像餐厅式用调羹及叉子递送。空乘左手拿着雪白餐布这样的小细节也带来餐饮服务的专业感。
前菜我选择了红甜椒汁烤鸡胸肉配洋蓟芝麻菜色拉
考虑到很多读者看我博客也是从美食美酒的非直接方式学英语,所以我在此把中英对照的菜单写出,看图片记英文可能会比较容易。以上是牛肝菌菠菜蓉馅儿意大利面卷配百里香番茄酱 (Porcini Mushroom Cannelloni with Spinach Puree, Rich Tomato and Thyme Sauce)。
香料面包糠烤鳕鱼配胡萝卜西兰花及地中海式蒜蓉蛋黄酱 (Herb Crusted Cod Fillet with Roasted Baby Carrots, Broccoli and Aioli)。
酱油蜜汁烤鸭胸配香菇豌豆 (Honey and Soy Roast Duck with Black Shiitakes, Fragrant Rice and Snow Peas)。
辣牛肉片芥蓝伊面 (Spicy Beef Noodles with Gai Lan)。在澳洲,华人越来越多,所以在西式超市也会找到芥蓝,而且是用广东发音直接翻成英文的。
澳航很注重美食美酒搭配,在这航班上,可尝试到不同种类的澳洲酒,以上是我去年八月份在猎人谷参观并分享过的Tower
Estate 酒庄的葡萄酒(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1d99c20101888o.html)
, 澳洲葡萄酒最大的特色是葡萄可以从一法定产区采摘后,运输到别的法定产区发酵酿制。 以上的长相思品种白葡萄酒,来自南澳州冷气候种植区
Adelaide Hills 的 Carey Gully 单庄园
(来自单庄园的葡萄,质量更有保证),采摘后被运到新南威尔士州猎人谷酿制。
可能因为目的地是悉尼,所以另外一款白葡萄酒也是来自猎人谷,当地采摘及酿制的2010
上主菜时,舱务员展示的两种红酒选择
(男舱务员手比较大,可以这样拿取)。这两款都是来自南澳洲巴罗莎谷。左边的为 St Hallet 酒庄2009年的 Blackwell
西拉。Blackwell
以上是在国内可以买到的南澳州格雷策酒庄的主教红西拉红葡萄酒,由西往东葡萄酒公司(EMW)有进口。
去年10月份我受邀在上海T8 餐厅与这个酒庄的庄主 Ben
Glaetzer
机舱内搭配甜品的甜酒,左边是来自维多利亚州 Rutheglen 产区的晚收麝香品种利口酒(Fortified Wine),由南澳州的Seppeltsfield 酒庄酿制。这标签没登出年份,是因为酿制时使用不同年份的葡萄混搭,这也是利口酒酿制方式的特色;右边是来自猎人谷 McWilliam's 酒庄2008年的贵腐赛美蓉甜葡萄酒 (贵腐在旧希腊及拉丁语称为Botrytis ,英文为Noble Rot ,法语为Pourriture Noble,德语为 Edelfäule)。
机上其他比较有特色的澳洲饮料包括以上的柠檬汽水。
不同种类的澳洲啤酒,及无酒精的姜啤。
澳洲人非常熟识的 Bundaberg 黑朗姆酒,简称 "Bundy"。
甜品选择包括奶酪拼盘配西梅干及杏脯、新鲜水果、白巧克力柑橘布丁 (White Chocolate and Quince
Trifle)。
我选择了水果拼盘及布丁,搭配薄荷茶及法国 Valrhona 巧克力薄片。
十个半钟头的飞行,旅途中在设有调光的酒吧区,可以品尝到各种点心及饮料。
企业品牌能见度 (Corporate Branding Visibility)应用得很到位,即使在用鸡尾酒搅拌棒 (Cocktail Stirrer) 时也会被提醒这是澳航Qantas。
飞行专业词语解释:ETA = Estimated Time
of Arrival 为预计抵达时间,TOD = Top of Descent 为从巡航高度 (Cruising
Altitude)开始下降的时刻,一般过夜航班会在 TOD
前大概一个半至两小时前提供早餐,这些时间提醒是为了方便舱务员收拾东西,以及降落前的舱内及乘客最后准备。
早餐果汁选择包括苹果及橙汁,还有番石榴活力甘露 (Guava
Energizer Drink)。
在澳航网站上可以提前预定特餐,以上是犹太餐 (Kosher Meal),用个人餐盒密封包装。
犹太人食物的规定非常严格,肉和奶制品必须分开,不能吃猪肉,不能吃深海的海鲜,如龙虾等。
我选择了英式早餐。
羊角配澳洲特色面包酱Vegemite。在英国叫 Marmite,我以前在寄宿学校常吃,吃不惯的人会觉得这个酱很难吃。
其他选择包括蓝莓Mascarpone
奶油酱配橙味薄饼
每次有机会,飞机到达后,我会请求去驾驶舱与机长打招呼,问他一些关于飞行的问题;以前在飞行途中,偶尔还可以被允许参观驾驶舱,但9/11事件发生后,就再也不可能了。
抵达悉尼,过边境及海关一般其实都算快,但商务舱乘客可走绿色快速通道。到澳洲千万不要带携带任何食品任何木制品,海关查得非常严格。
以上是我几年前在悉尼大剧院看歌剧时演出手册里看到的澳航广告,澳航是Opera
Australia 的赞助商之一,当然这广告也使用到双关词;"The best seat in the house"
,在大剧院内及舱内都代表最舒适位置最好的座位。
下飞机后,我去参观了澳航的优质服务培训中心(Centre of Service Excellence)http://www.qantas.com.au/travel/airlines/excellence/global/en,可以更彻底了解澳航的一系列服务,也可以作为我平时举办的礼仪培训做借鉴。进入大门,再次看到澳航与设计师的紧密合作,这三个白色球型吊灯是荷兰设计师 Marcel Wanders为 Moooi 品牌设计的Random Lights。
培训中心装饰都是与机场及舱内服务相关的,右边的玻璃墙上有年份的标识和简洁的文字,叙述了澳航的历史。
以上是澳航的支线航空公司QantasLink 的飞机模型,在国内比较少见的螺旋桨是加拿大 De Havilland 制造的 Dash-8 飞机。后面的陈列柜列出一些澳航的服务理念,不同颜色的纸杯是为了搭配丹麦设计品牌 Bodum 的不同颜色的法式咖啡压滤壶 (French Press)。
这就是 French Press, 在澳洲叫 Coffee
Plunger。
红色的钢支柱很夺眼球,澳航的企业颜色为红色。
其实这个培训中心的设计也是仿照Marc Newson
设计的悉尼的澳航国际头等舱贵宾室的设计,在这培训中心,除了舱内产品之外,也包含了澳航一条龙的服务方面设计。
比如头等舱贵宾室的意大利 Poltrona Frau 公司出品的设计椅子及桌子,还有香港太平地毯公司设计的地毯等。
贵宾室水疗中心的按摩设施也在培训中心陈列着。这是为给所有澳航员工带来一套全面的产品接触和体验。澳航在悉尼的旗舰国际头等舱贵宾室,我将会在另外一篇博文详细介绍。
培训中心展示了头等舱、商务舱、优质经济舱、经济舱等四种不同舱位的设计及产品 (Fist
Class, Business Class, Premium Economy, Economy),以上是空客A380
巨无霸的头等舱椅子。
头等舱茶包,使用澳洲 T2 品牌,与商务舱的不一样,这是舱内服务的战略性产品差异化 (Strategic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巨无霸舱内酒吧的沙发。
商务舱提供的睡衣,以及陆续准备更新的第二代平躺座椅及床垫。
因澳洲特殊的地理位置,所以很多澳航航班都是长途航线,有舒适睡眠是高端客户 (Premium
Passengers) 的重要要求。
与我的礼仪培训内容相似,澳航非常注重形象。在培训中心里看到好几个穿着制服的标准模特儿。
培训中心展示的资料都非常有意思,这是针对飞机迷的书。
针对我这种芝士迷的美食书,作者 William Studd
是澳籍奶酪专家,这本书是奶酪爱好者必须有的收藏之一。
乘务员也需要经过餐饮培训,包括尝试飞机餐!
春节去澳洲过年度假的朋友们,希望你们飞行愉快,能尝到地道的澳洲美食及葡萄酒,通过美食美酒更了解当地的文化。祝大家蛇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