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了解莫扎特边学外语


标签:
莫扎特音乐歌剧魔笛序曲咏叹调夜之女王天才学外语文化 |
分类: 个人历史及个人兴趣 |
如果我单独介绍莫扎特,估计没有太多人会对这篇文章感兴趣的。那么,我们就换一个角度来介绍古典音乐,同时也可以学外语单词,希望大家会更有兴趣阅读。其实我以前并不是太喜欢莫扎特,他属于古典音乐 "Classical" 经典时代的作曲家,而我更喜欢后来 "Romantic" 浪漫乐派时期的作曲家。不过最近反复听到莫扎特的《魔笛》歌剧,被迷住了。
古典音乐广泛来说如何划分时代呢?以上在伦敦 St Martin-in-the-Field 教堂里放着的宣传海报,从左到右,碰巧就顺序的列出古典音乐的三个时代:Baroque era 巴洛克时代 (包括巴赫等作曲家)、莫扎特的 Classical era 经典时代、到贝多芬 Beethoven 的 Romantic era 浪漫乐派时代。每个时代的音乐风格都不同。在这里我就不讲那么详细了。 莫扎特1756 年在奥地利的萨尔斯堡城市 Salzburg 出生 (Salzburg 代表盐堡 Salz =盐,Burg=城堡,指当时在河里载盐的船路过都需要通过这个城市的收费站),母语为德文,所以很多他的音乐都是以德文来起名,如以上的著名《小夜曲》Eine = 一个, Kleine = 小型, Nacht = 夜间, Musik = 音乐。
莫扎特创作了很多音乐,他去世后有一名编目员叫 Ludwig von Köchel 把他所有的作品按时间次序排好,所以现在莫扎特每一个作品都有一个编号,都是以 K 或 KV 带头,代表 Köchel 的姓氏。以上的莫扎特 C 小调大弥撒也用 KV 427 编号来代表。不知道大家会否收藏古典音乐 CD,如果可以,我一般都只会买 DDD (左边 Digital Recording 下面的三个字) 版本,这代表数字录音,也是声音最清楚的录音。下一个级别是 ADD 则模拟录音数字重新灌录,声响不会那么好,而且会有杂音。最低等级的是 AAD 声响很一般。 以上的CD 介绍也用三种语言来表达:德文、英文及法文。 德文 Wiener Singverein 代表维也纳合唱团。 Wien 是维也纳的德文写法 (英文是 Vienna, 法文是 Vienne),Berliner Philharmoniker 柏林爱乐乐团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管弦乐团,从2002年开始,总指挥家为英国人 Sir Simon Rattle 爵士,很容易认出他来,他的特点是白色爆炸头!而CD上的 Herbert von Karajan 这位著名的奥地利指挥家曾经在柏林爱乐乐团指挥过35年。
我一般更喜欢听大型的管弦乐团团队的音乐,不过莫扎特也创作了很多钢琴曲 Piano
Music, 像以上的四手钢琴二重奏。我最近被迷住的是他去世前写的 Singspiel
Classical era
年代时,乐谱及歌剧都是用意大利文,所以莫扎特初期的歌剧都是使用意大利文,如他创作比较有名的轻喜歌剧 (意大利文 Opera
buffa,英文 Comic Opera) 《费加罗的婚礼 Le nozze
《魔笛》可以说是莫扎特创作的精品之一,到现在,许多歌剧院每年都会演出这部歌剧。我2009年在悉尼探望我父母时,我们就一起去过悉尼大剧院观看这部歌剧。
当时买票已经太晚了,因为是周末的中午场 Matinee,非常受欢迎,没有买到好的座位,只能坐在歌剧院最上层,也看不到英文字幕。
不过其实看歌剧不一定需要懂剧情,纯粹听莫扎特的音乐就已经是一种享受。
歌剧分成两部分,第一幕结束后,有一个长达
25分钟的休息时段,观众可以在歌剧院里面的剧场外面喝一杯,欣赏悉尼海港的风景。《魔笛》内容其实很有心意,从外表来看是一部正义与邪恶抗争的爱情剧。但更深切的研究会发现莫扎特其实利用了歌剧来代表了很多关于宗教、共济会主义
Freemasonry
甚至关于罗马数字3的数字命理学隐含意义。
在《魔笛》的序曲 Overture (词源来自法文 Ouverture 则开幕) 也可以听到莫扎特的机智的创作才能 Ingeniousness.
看懂五线谱的朋友们会更了解我的介绍。先给大家解释意大利文:Flauti (笛子 Flute)、Oboi (双簧管 Oboe)、Clarinetti in B (降B调单簧管 B-Flat Clarinet)、Fagotti (低音管 Bassoon) ,这些代表 Wind Instruments 管乐器。
Corni (法国号 Horn)、Trombe (三种长号 Trombone,分高音,次中音及低音) ,这些代表 Brass Instruments 铜管乐器。
还有 Timpani (定音鼓,英文单词同一), 这属于 Percussion Instruments 打击乐器。
这序曲一开头的六段音节(Bar)
弦乐器分 Violino I
(技术比较高的第一小提琴组
最奇妙的是莫扎特用了以上第二组小提琴的前两段音节的曲调来创造了一首7分钟的序曲。在整首序曲都可以听到这两段曲调由管乐器、铜管乐器及弦乐器无数次地重复这个主题。这种音乐结构叫 Fugue 赋格曲,中文只是用发音来直接翻译,没有任何意思的。但如果我们用词源来分析这单词,我们会更了解它意思。
这个词源来自法语 Fugue
或意大利文 Fuga, 代表追逐或遁走 (法文 S'enfuir = 逃走, Une fuite d'eau = 漏水, 英文
Fugitive = 逃亡者...等等)。 加上莫扎特使用了Syncopation
切分音,所以使这个简单的而富有特性的主题在整首序曲里的各个声部轮流奏出,非常奇妙!
想更了解莫扎特的生活史,以及收听他一些比较著名的音乐,可以看这部1984年制作,赢过8个奥斯卡金像奖的的电影,叫
Amadeus (莫扎特的中间名 Middle Name,拉丁词源 Ama = 爱, Deus =
上帝,则为上帝之爱,我有一个瑞典朋友,姓氏是 Gottlieb, Gott = 上帝 Lieben = 爱的动词, 所以
Amadeus 与 Gottlieb 意思上是相等的)。以上封面黑面具前面圆圈里面的小人物,就是《魔笛》里著名的女主角之一 Queen
of the Night
夜之女王在这歌剧里唱了两首经典的女高音激情咏叹调:第一幕的"O
Zittre nicht, mein liber Sohn",及更著名的第二幕里的Der Hoelle Rache Kocht In
Meinem Herzen《复仇的火焰在我的心中燃烧》咏叹调,可以点击下面音频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