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08年的逝水年华

标签:
杂谈 |
分类: 行者无疆 |
过去的一年里,出生在西南方的小狼,终于走到了中国的东,西,北,中方位的土地上,也闪电式地在那里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与一座座性格气质迥然不同的城市亲密接触。西安深沉而大气,洛阳高贵而典雅,济南质朴而纯真,青岛活泼而浪漫,威海乖巧而温顺,敦煌神秘而孤傲,兰州豪放而不羁……走过的路越漫长,越遥远,小狼越是喜欢不时走出书斋,走马观花,亲身体验中国唐代后流行的“壮游”,行走于陌生的地方,观看百态人生,凝视别样风景,领略博大世界。
记得讲授中国文学史的D老师曾大力称赞中国古人推行的18岁以后的壮游之行:司马迁20岁便离开故乡芝川,去体验风土人情,收集古史传说,为其“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陈子昂年少时远离故乡四川,来到古幽州台遗址,面对相异的风景,而发出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的悲怆感慨;王湾离开故土洛阳,前往沿海的镇江,面对浩瀚的大海而抒发了“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情怀。D老师还描述了她和朋友沿着丝绸之路游历的“壮游”故事,并鼓励学生们趁青年时多云游四方,说经历了“壮游”的人,才能够真正领会知行合一的境界。也许,唐代文学艺术有一种乐观天真的少年精神的原因,与当时流行“壮游”有关,那时的人少年不羁,云游四海,看的风景多了,接触的人多了,就会去反思自己,超越自己,感悟的东西便少了个人感情的缠缠绵绵,多了对自然与社会的凝视沉思。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讨论壮游的问题,说欧洲也流行一种“Grand
08年,小狼初次尝试了“壮游”的艰苦与乐趣,真正地用脚踏出了自己的成长之路,路漫漫而修远兮,但是探索的脚步,探索世界、感悟世界的心,是不会停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