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电影《想飞的钢琴少年》
喜欢看《小王子》,里面有句经典的话:“每个大人都曾经是小孩子,虽然只有少数人记得。”忘记自己曾是孩子的人们,常常苛求自己的孩子按他们的意愿行事。天才儿童维特的父母就迫切希望他能成为一名钢琴家,而不顾维特内心所想。
维特有着蝙蝠一般敏锐的听力,有着莫扎特的钢琴才能,有着精通股市的数学头脑,但他只希望成为一个普通的人,梦想着飞翔,摆脱父母的束缚,但他的想法只为他的爷爷所理解。维特是有个性的孩子,面对享誉国内外的钢琴名师,维特却提出要听老师弹奏,尴尬而愤怒的母亲要维特为她而弹奏,名师说要让维特想为自己的心弹奏时才弹奏,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维特却说这就是他想当普通人的原因,见面不欢而散。面对大学里的老师,维特只会像苏格拉底一样,通过反诘提问让别人觉得自己愚蠢无知,因而老师都不愿再教他。面对即将到来的考试,维特也心不在焉,只想着自己飞翔的梦。终于,一个下大雨的晚上,他戴上爷爷和他一起亲手打造的翅膀,从窗台纵身一跃,飞上天空……
飞翔的结果不言而喻,维特重重地摔倒在地,虽然没受什么内伤,智力却从180跌到了120,终于如愿成为一个普通而健康的孩子,维特也从大学转到中学,结识了和他同龄的孩子,过上了普通孩子的生活,自由自在。里面的一个片断特别有意思,老师问维特关于世界地理的一些知识,调皮的维特却反问老师知不知道蒸汽机是谁改造的,老师说当然知道答案,维特问,那是不是老师就比学生懂得东西更多,老师说是,维特又反问为什么改造蒸汽机的是瓦特而不是他的老师呢,老师顿时无话可说。另一个骑自行车的场景也有意思,维特和他的中学同学围绕着环形操场飞快骑自行车,维特的镜头配乐是优雅的古典音乐,切换到维特同学的镜头却是流行音乐,镜头不停地飞速切换,音乐也在古典与流行乐中交替奏鸣,暗示着维特依然与同龄人的与众不同,他的烦恼,他的梦想,只有他自己才能深切体会到。
接下来的故事就出人意外了,一天维特在爷爷家听完古典音乐的CD,竟然像电影《海上钢琴师》里的超凡记忆的钢琴师1900那样,把曲子全演奏了出来,而且技艺精湛,爷爷才明白维特只是为了自由,为了梦想,而欺骗了所有人,爷爷也发誓要保密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接着,维特又靠他的数学才能炒股,帮爷爷赚了大笔钱,还让毫不知情的失业的父亲成为大公司的股东。而维特最后,也偷偷爬上了滑翔机,在蓝天翱翔,飞到了目瞪口呆的钢琴名师家里,维特明白了,自己是真心想为自己而演奏了。
人真是很奇特,普通人渴望成为名人,名人却又渴望成为普通人,世界总是这样颠倒翻转,但我觉得以一个人做到平平淡淡过一生,保持一颗童心,并让心中播下的梦想的种子,插上翅膀飞翔,人生已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