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徽——屯溪三日游 八卦呈坎

(2011-05-09 07:41:14)
标签:

安徽

屯溪

呈坎村

八卦图

旅游

分类: 国内各省旅行见闻

     安徽——屯溪三日游 <wbr>八卦呈坎

     村口是一片湖区,小桥回廊,绿芽桃花,宁静的村庄。


    安徽——屯溪三日游 <wbr>八卦呈坎
    街道虽然不宽,但是铺满了坚实的花岗岩,村民们世世代代行走在这里。
安徽——屯溪三日游 <wbr>八卦呈坎
   没有那么多的巨石,铺上小石头,拼出花纹来,多么好看!
安徽——屯溪三日游 <wbr>八卦呈坎
  再小不过的小溪,就在屋角款款流淌。
安徽——屯溪三日游 <wbr>八卦呈坎
   具有防火功能的门扇。
安徽——屯溪三日游 <wbr>八卦呈坎

安徽——屯溪三日游 <wbr>八卦呈坎
  安徽的雕花是一绝
安徽——屯溪三日游 <wbr>八卦呈坎
   安徽人早就知道美化装饰家居了,出手不凡。
安徽——屯溪三日游 <wbr>八卦呈坎
   村外的小桥流水成了村民聚集聊天的地方了。
安徽——屯溪三日游 <wbr>八卦呈坎
  好多省份的农村里没有人照料街道,晴天满街土,雨天处处泥。
安徽——屯溪三日游 <wbr>八卦呈坎

安徽——屯溪三日游 <wbr>八卦呈坎

  在狭窄的街道里见到一株花觉得格外亲切。
安徽——屯溪三日游 <wbr>八卦呈坎


安徽——屯溪三日游 <wbr>八卦呈坎

安徽——屯溪三日游 <wbr>八卦呈坎

安徽——屯溪三日游 <wbr>八卦呈坎
   仔细看看,雕花多么繁杂漂亮!
安徽——屯溪三日游 <wbr>八卦呈坎
  左下角的图案就是波斯花纹。
安徽——屯溪三日游 <wbr>八卦呈坎
   四百多年的古老桂花树。
安徽——屯溪三日游 <wbr>八卦呈坎
   这里的房子也许是宋代的吧?
安徽——屯溪三日游 <wbr>八卦呈坎
   村外。
安徽——屯溪三日游 <wbr>八卦呈坎
   村外的新民居,如诗如画,堪比别墅。

 

    呈坎村距离黄山市不过25公里,呈坎村口的风景就很不错,据说是诸葛亮的弟弟诸葛瑾建造的这个村子。宋代理学家朱熹称呈坎村为“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当代的刘海粟说:“登黄山不可不去呈坎”。旅游介绍上对呈坎村有很玄妙的说法,说是古徽州风水文化的发祥地,是中国探索、发现生命玄奥,预测人生未来的地方。

    整个村落按照《易经》中:“阴(坎)阳(呈),二气统一,天人合一”,八卦风水理论选址布局,依山傍水,形成三街、九十九巷,宛如迷宫。在村落建设上,按先天八卦图主四卦布局,形成东“乾”(天)、西为“坤”(地)、南为“离”(火)、北为“坎”(水),诠释了“水火相克生万物、天地相容万物生”的理论。呈坎村中古老的龙溪河宛如玉带,呈“S”形由北向南穿村而过,形成八卦阴阳鱼的分界线,村落周边矗立了八座大山,自然形成了八卦的八个方位,共同构成了天然八卦布局,人文八卦和天然八卦。给编写解说词的人们提供了想象空间,显得很神秘!有一个民居里挂满了八卦图的解释,游人哪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了解那么神秘的理论呀!

    导游说,村子巷巷相通,外人进来容易,出去难,这让我起了浙江兰溪的诸葛村,那里住着诸葛亮后裔的一个支脉,诸葛村建造的就像八卦图。呈坑村现有罗氏家族700多户,2800多人,呈坎村英才辈出,千年来涌现出高官、隐士、高僧、巨贾、诗人、画家、医学家、制墨家、教育家、军事家等五百多人,扬州八怪之一罗聘就是这个村的。在古屋内,很多牌匾上就有董其昌、林则徐、宋濂等人的笔迹。

    穿行在小巷内,两边高髙的大墙、狭窄的小巷,偶而还能看到古老的肉铺窗口,突出的卖肉平台;古代报时用的钟楼,导游说这样的钟楼全村有四座;这里有三层的明代高楼,可见主人身份是多么显赫,有些民居很是古老,甚至可溯源到宋、元代,虽然民居看起来比较陈旧,厅堂的摆设古朴而简洁,年代久远能保存至今,就更显的其珍贵了;巷子里同样有水渠,用水时间有村规,看着清澈的小溪在屋角下绕来绕去,发出淙淙的流水声,觉得很奇妙;门楼上的石雕、砖雕和厅堂内的木雕很精致,保存了徽派建筑的艺术风格。建造古民居者防火的意识很强,大门修成了“石库门”,大门扇上包了一层铁皮,上面有很多“钉子”,是防火用的。有的堂屋的顶棚是夹心的结构,中间是沙土,如果堂屋着火了,沙土会降落灭火。村口有一座桥和一弯河水,桥名“环秀桥”,这就是在村口曾经见到过的那条小河,流经村庄后又流出了村子。走完了村中旅游路线,只有古老的房屋、古老的厅堂,陈旧的气息,并没有感到什么神秘。

    参观“宝纶阁”,走近一看,大吃一惊,这是我见到的最壮观的祠堂,其高大宏伟程度令人匝舌,高高的门槛,跨越起来吃力,每一扇门高约四米,如此高大的门扇安装和制作该有多么不容易,大殿内的木雕彩绘十分精致生动,年代久远的彩绘,据说有五百多年了,却依然绚丽,有的梁上还彩绘着波斯花纹!厅堂内一块牌匾上写着“彝伦攸叙”四个大字,为明代著名书法家董其昌所书,前后三进深,围墙之高,也可列入村中之最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