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云南——谁的《孽债》?

(2010-04-19 19:39:47)
标签:

孽债

小庙

知识青年

傣族

老刀

云南

旅游

分类: 国内各省旅行见闻

    云南——谁的《孽债》?
当年,成千上万的上海知识青年一下子涌到了这个边陲省份,渡过了十年的花样年华。如今他们也都到花甲之年了。回首悠悠岁月往事,别有一番滋味涌上心头。
云南——谁的《孽债》?

不地有人来祭祀,不知道是不是当年知青的知己?云南——谁的《孽债》?

   大榕树的气根多么神奇,它像一个巨大的网兜,把小庙紧紧地包住了。就像老刀说的傣族女人一样,善良、美丽、勤劳,紧紧地拥抱着挚爱的人,那里有他的魂!
云南——谁的《孽债》?
“心到佛知”。往日的恩恩怨怨犹如过雨云烟,随着时间的流逝淡去了,淡去了。不管是你得罪了别人,还是别人冒犯了了你。不管你是否宽容别人,别人是否宽容你。不这样想,怎么能宽容倍受折磨的心灵呢?

    瑞丽特别为当年的下乡知识青年们修建了一个广场,叫知青广场,纪念那场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下乡运动。广场在一条大河河畔,大河的两岸是一大片商业,还有一片别墅群。看来瑞丽是想把这里打造成一个商业中心了,也许,这些工程中凝结着当年知青们的情结。

    广场上有一个孤零零的小庙,不断有人来祭祀。小庙被大叶榕树团团包围了,密密麻麻的树根,像一张大网,像一个巨大的网兜,把小庙紧紧地包裹住了,小庙记录了那个难忘的岁月。

    老刀说,傣族女人特别能干,家里家外,养猪种地,养孩子,做生意,都是自己干,男人不干活,只有当爷爷的时候了,才帮着看看孙子,再不干活就没有人要他了。当年好多找了知情的傣族女人们,至今还是单身,苦苦地等着男人回来。这让人想起了前几年上演的电影《孽债》,编剧为什么起名叫“孽债”呢?当年的知青们大部分来自上海,屈指一数,这些人们也到了花甲之年。唉!一生就这样过去了,能抱怨谁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