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惠安市的崇武镇,那里是石雕之乡,有明清古民居,也是惠安女聚居的地方。
崇武在泉州湾的北岸,湄州湾的南边,与台湾隔海相望。“古城三面鱼龙窟,大乍双峰虎豹关”。这里有大海的韵律,有细沙海滩,有石雕的趣味,有明清古城的遗迹。
泉州到崇武镇,坐长途汽车,每人10元,即可到古城。古城入口处,新建了一个巨大的石门,穆青先生手书“崇武古城”,书法遒劲,金光闪闪。两边是对联:“复台古道郑公迹,抗倭名城戚帅功”。“双峰虎豹镇雄关,三面鱼龙朝古堡”。
刚进古城,街道两边摆满了石雕的狮子,观音、菩萨、那是石雕厂在展示自己的产品。每隔50米便有一个造型各异的石雕,仿佛进了雕塑王国。特别有意思。
进《石雕精品博览园》,门票25元。一边是古朴的花岗岩堆砌的明代古城墙,一边是波涛汹涌的大海。两根镂空的青色石雕龙柱,高约10米,非常壮观。绿色的草地之间,散落着几组石雕作品,有《水浒传》中的108将;《红楼梦》十二金钗及贾母、丫环雕像;有二十四孝雕像;还有二个巨大的猫,分别用白色,或黑色石头雕成,叫《黑猫白猫》。大海边,巨石嶙峋,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沿风景区小径前行,到景区的中心,是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的巨大石像,他拈须凝眉,遥望大海,威风凛凛,不可侵犯,沿岸更有《童子拜佛》,南海观音,十八罗汉的雕像,座上都刻着石雕厂的名称,成了产品展览园。古城墙长2567米,高7米,宽4米,墙外面是海,城墙是花岗岩岩石砌成的,墙内是土制的上下两条跑马道,形制壮观。早在宋代,便在崇武设巡检察;元朝时改为巡检司;明初,倭寇屡屡侵犯,明洪武20年建城设防,置千户,驻兵千余人。抗倭名将戚继光,山东蓬莱人,带领戚家军大破倭寇,平息了倭乱。清顺治年间,郑成功在这里驻兵抗清,也是收复台湾的基地之一。
古城墙的南门,有关羽雕塑像。进入南门,便是关羽庙,青石镂空雕成的殿柱,非常精美,两扇大门上,画着关平和周仓的彩像,庙里供奉着关羽,庙宇之中,地盘窄小,倒也紧凑,是当年祭祀武圣人,保佑一方平安的地方。关羽庙后面,就是民居了,古老的街道很窄,岩石块铺地,家家户户都是石块垒成的民居,古朴得仿佛时光倒流,如果不是小巷里窜出摩托车,跑出几个戴着红领巾的小孩子,还真以为回到了古代。
有的人家门上贴着黑地白字的对联,那是家中有人刚刚去世。窥视居民中的景象,有几户的中堂,多挂着黑白照片或画像,那是几代先祖或亲人的遗像。古民居中,有张勇将军的故居。张勇号称张浩亭,被清朝封为“千户侯”,派到崇武镇守边关,他治军威严,纪律严明,官兵关系融洽,皇帝南巡时,特封他为二品武官。他的故居已经年久失修,居住其中的,不知道是否是他的后人。老婆婆笑眯眯地请游客进院游览,门楣上有黑底金字,上书“千户候”,十分抢眼,中堂供奉着张勇将军的画像,右左两边,分别是“肃静”“回避”牌子,力图展示当年的威风,这里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久失修的故居已无法想象当年的繁华。
游人在古石城之中游荡,分不清南北,虽然手中有地图,仍然不知其然。问老婆婆吧,她们听不懂你在说什么,你也不明白她在说什么。这就是中国多民族多方言的特点,只有问年轻人或小学生,才能用普通话交流。许多地方贴着告示:请讲普通话。就是当地的年轻人,也分不清我讲的是北京话,还是普通话,一个女孩冒然地问我:你是东北人吧?我很惊喜,怎么会把我当成东北人?她说:你有儿的尾音!真是南辕北辙。
包一辆小车,去崇武半岛最顶端的渔村,叫“大乍村”,是惠安女聚集的地方。其实,在崇武的菜市场,就已经见到十几个惠安女,但还是想去大乍村看看。
没有公交车去大乍村,只有带蓬的三轮摩托车,每位1元,车老板见上得人差不多了,一般是五、六个人就开车。行约六、七公里,沿街全部是石头砌成的楼房,有钱的人家能砌成三层洋楼,真是漂亮,只是贫富不均,并非家家如此,星星点点的小洋楼格外显眼,而古旧的民居也显得不协调。说是惠安女民俗村,其实,并没有组织任何民俗活动,也没有民俗博物馆可以参观。一直走到大乍村的尽头,见到海边,见到许多没有凿开的巨石料零乱地放着,心里想,如此而已了。
据说惠安女不愿意让别人拍照,手中的相机没有长焦镜头,也不大好抓拍,虽然见几个惠安女在卖鱼,也没好意思拍照。一辆三轮摩托停在路中央,车上坐着一个五十岁的惠安女人,招呼上车,每人1元。坐在她的对面,才仔细地看到了她们的特殊装束。浅蓝色短褂,前长后短,两边开着小缝隙,露出花边腰带和肚皮。袖口是五彩花边,戴着金镯子或银镯子。头上披着花的尼龙披巾,只露出了脸,头戴斗笠。如果不戴斗笠,那头发一定精心梳理得非常光滑,前面留着“刘海”,头顶盘着发髻,插着小花,非常耀眼。我问,能拍照吗?她竟大方地点头同意,这让我感到意外。说完,当着我的面,用小木梳又梳理了一下“刘海”。这时又上来一个年轻的惠安女,大约30岁,黑色灯笼裤,黑色短上衣,腰间围着银制的腰带,还挂着手机,披着白地黑点的尼龙披巾,头上不知道用什么东西支撑着,那披巾根本不会贴到脸上。她面色白皙,双手细嫩,但很大。惠安女非常能干,见到的照片上有几个惠安人正齐心合力地抬石料,北方人无法想象,这么粗笨的活计会让女人去做。男人们都干什么去了?男人们都下海捕鱼去了,烈日当头,或狂风巨浪,那也是个容易丢命的活计。没有钱的惠安女,装饰也简单,但式样差不多。为什么会是这种装束?那大概是因为海风、紫外线、天热的缘故吧,就像阿拉伯的女人用面纱遮脸,男人穿长袍一样,走起路来,兜着风,很凉快。虽说《古兰经》认为女人的头发是诱惑男人的根源,要求女人一定要把头发遮住,决不能给生人看。惠安女人长住娘家,出嫁三天之后就回娘家门,只有逢年过节才到夫家。怀孕之后会长住夫家,长住娘家的惠安女叫“不欠债的”。住娘家的时间,少则三两年,住五六年的居多,在娘家住一二十年的也有。
崇武古城在巨变。沿海边是古城风景区,城里则盖起了现代化的高楼,街面的商铺,也和城里一样干净,只是满大街的汽车、摩托车、三轮车混杂,树也很小很少,镇中心的所谓联排别墅,已经卖到了4780元/平方米,据说已盖成的一个商务公寓,竟卖到每平米上万元。这个地方再有十年也不可能成为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
旅游不仅让人增长知识,接触社会,亲近自然,放松心情,还是一种被动运动,今又走了19000步,大概合20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