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河
北极村的晨曦 只有三点多钟就要出太阳了
晚上乘N41次去漠河,01:22发车,找个洗浴中心洗个澡,拖到半夜再去吧,这车直到第二天的18:30才到漠河。
在车上,一个林海林业局的干部叫王天林的,听说我一个老头要去漠河,很是惊讶,告诉我说,夏至节那天,漠河那里吃、住、行,如何不便,还好心地给了我一个电话号码,说是如果找不到住宿,就给他打电话。东北人真是热情呀!在同车箱里,有齐齐哈尔市某局长一行数人,又吃又喝,有人接待,说是下火车后就坐“沙漠王”去北极村,接待他们的是加格达奇市的一个女同志,她也说,夏至这几天,去漠河的人特别地多,吃住行都困难,有人不得不露宿,已经到了有钱花不出去的地步。
大脑受到了强刺激,赶快四处打听,原来漠河之前有一个小车站叫图强,一个列车员说是乡、镇,又有一个列车员说是林业局,到后来才弄明白,原来大兴安岭一带是政企合一的建制,林业局就是地方行政部门。加格达奇虽然在内蒙古的地盘上,但它仍然隶属大兴安岭林业局管辖。
心神不定,不知所措,想去漠河,又怕身体不耐寒。想搭个伴,找谁去呀?去图强落脚?那漠河的游人如织的紧张气氛何日能解除掉?列车在飞奔,图强站就要到了,必须马上作出决断。这时,听见一个女孩儿和别人说,我一个人去漠河,只好鼓起勇气,按事先设计好的话语和她搭讪。现在的孩子们真是率直,她痛痛快快地答应同行了,刚下车,就有一个女人上来揽活,说是送北极村的,一个人30元,我们要求住宿,勉强答应,那不行,能住才坐车。她丈夫叫张军,一个长得像演员夏雨的小伙子,满口答应,然后又有几个人上来了,就这样,向北极村进军。这俩口子叫张军—郝霞
13845721559,开一辆昌河面包
0457-6709444 黑P58556
漠河到北极村还有88公里,路边茫茫树海,落日余辉映照着远山,各路首长的车队威风八面,警车开道护卫,去看夏至节晚会的节目,等我们到北极村时,已是9点钟,晚会就要开始了。
去北极村的路上,同车里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不断地发问:老师傅,你姓啥呀?就你一个人来这儿的?这一问一答,就都知道了,原来,前排就坐的胖子叫周云长,哈市燃气公司的。发话的姓荆,是太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内科医生,跟他一起的叫陈海阳,是个私人医院的院长(这么年轻,不过23岁,福建人)。小姑娘叫蒋林,沈阳搞艺术设计的。还有一个穿红T恤的人,不爱讲话,也是哈市人。
去小广场时,已是太阳落山了,但山那边依然亮着,就像舞台的背景灯光一样。好像太阳还没有远去,天仍然朦朦亮着。小广场上已热闹非凡,据说舞台上是俄罗斯演员在献艺,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群,包了个严严实实,喝过啤酒的人倒霉了,很难走出来,出来了,又找不到自己的位子了。小贩们抓住这一年只有一次的夜晚,卖烤羊肉串、烧鱼或工艺品。第二天2点多钟,老周把我们叫醒了,这时的天刚刚泛白,眼瞅着俄罗斯那边的云彩一点一点地让朝阳染红,昨夜的篝火已没有火苗,但木炭依然火红,长征的自行车骑手们在河边散步,有哈尔滨、齐齐哈尔市和四川乐山市的,都是退休职工,年长者已72岁,那精神真让人佩服,他们用自己的毅力书写着精彩人生。
早餐在老乡家里,每人3元,就是玉米粥、馒头、凉拌黄瓜、生菜、沾东北大酱,那味道格外地新鲜。原来,房东姓金,已经70多岁,1950年时,她老公回山东老家娶媳妇,然后就沿黑龙江逆流而上,走了几个月才到这北极村,现在老公已去世,留下金老太太和四个子女。我想,他们平日哪见得这么多人?只是种地养猪,自给自足而已。那厕所,稍不留神就会掉到坑里去,热情的张军夫妇,爽快的金老太太,漂亮的蒋林,会侃价的老周,麻烦不断的荆医生,沉然寡然的郝先生,凑到一起,倒也热闹,大家还在“北国第一村碑”下留了影。
6月22日
去哪儿?漠河的卧铺票早被关系户们抢光了,就连政府也控制不住,只好买张站票到加格达奇(6小时车程)再想办法。然后去呼伦贝尔大草原。热情的张军帮我们找了“过趟的”旅馆,就是钟点房,每人5元。
6点时,突然接到周的电话,说是有哈尔滨的卧铺退票,我去哈市干什么?天空突然下开了冰雹,到火车站之后,见一个小伙子拿着三张去齐齐哈尔的卧铺票,忙要了一张,人家还直说:谢谢!转身又把去加格达奇的票卖了。这里没有票贩子。
上车之后才发现,各路首长、客人都在卧铺车厢里,都在为车票发愁,就连地委宣传部长也只能在中铺,他问我印象如何,我坦然说,网上宣传虚假,北极光有,但难得一见,吃住行都困难。他还挺认真地记下来,留下电话号码,邀请我明年再来。这个人对工作这麽认真,挺好,是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委宣传部,外宣办,叫曹国志。13904575567
0457-2730309(办)
1987年,漠河经历了一场森林大火的劫难。原先,漠河县四周全是大树,谁也想不到,一场大火把这个小县城点着了,只留下一个厕所和城中的一小片树林,如今的县城是政府重建的,而在那片残存的树林中,建起了纪念馆。大火烧了一个月,据说中央督导,带着智囊团,放言三日之内灭火,果然,第三天下起了大雨,雨水把火灭了。而且,传统上宣传是官兵奋战,指挥得当,才灭了火。郝霞那年9岁,一家人躲在大桥下,才躲过劫难。她看见有一个汽车从桥上经过,恰巧有一个火球从天而降,直落在车上,把一车人都烧了,真是水火无情啊!
6月23日
清晨6:30车到加格达奇,大部分人都下来了,列车员告诉我,要去五大连池应该在一个叫“富裕”的火车站下车,然后倒从齐齐哈尔市开往北安市的火车,而老周发给我短信说,应该从嫩江市下车,坐2小时长途车去,当天就可到达,但时间该是晚上,为了恰当,还是到富裕站过夜吧。
“富裕”站,并不富裕,候车室里连个卫生间都没有,到县城要翻过横跨铁路的天桥。这里只有4081次车从齐齐哈尔到北安市,16:59开,3个小时到达,等车时,列车员说,嫩江去五大连池的路正在修,乘客都下车推车,也不知道真假,心里在庆幸,这次选择好像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