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去参观著名的斯坦福大学
汽车刚刚转入斯坦福大学边上的小镇,那幽静典雅的环境就把人吸引住了。绿色的草坪,粗大的桉树,或许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了,要几个人才能围合起来。各式各样的鲜花挂在栋栋房舍的窗台上,房屋距离比较远,这才是别墅呢!
斯坦福大学的校门前,是一条笔直的柏油马路,有5里地长,两边种着高大的棕榈树。大门前是一个足球场大的绿色草坪,四周高,中间低,合围着一个中心岛,上面用红花组成了个“S”型,是斯坦福的第一个字母。校园是西班牙式的建筑,由于是周日,校园里非常安静,只有游客来这里照相。穿过校门,便是一个教堂,高高的屋檐下绘有耶稣布道的画面。教堂里正在做礼拜,进不去。教堂的东边是胡佛纪念馆。
这里的大学没有围墙,你可以直接到教室里去。学校的四周是一大片树林,郁郁丛丛的热带植物把学校装扮得非常漂亮。去清华、北大之后,觉得那里那么好,到这里后才发现,井蛙之见多么可笑!
下午逛街。由于是周日,街上人很多,黑人打着架子鼓,有人拉琴卖唱,有个黑人竟然和我说中国话:“你到哪儿去?”这里的道路很窄,很多街道是单行线,特别是有轨电车走的那条陡坡,几乎成45度,坐在里面有点儿害怕,生怕刹车失灵,车毁人亡。更奇怪的是,这儿有一条陡坡,故意地修成了几个“之”字形,空余的地方都种上了花草,司机们经过这里,必须小心地踩刹车,一不小心,就会冲出去。在这里,一边是鲜花的芬芳,宁静整洁的路边小楼;一边是惊险的车路,和浓浓的刹车焦糊味儿。过去曾在画报上见过这个“之”字形道路的照片,却没有想到在这儿见识到了。我们拾级而上,一步步登到坡顶。斜坡街边的一户人家的墙上长满了紫色的三角梅,艳艳的,引得游客们纷纷抢着拍照。在此处向坡下望去,马路陡峭地向大海伸去,路两边是密密麻麻的白色的黄色的楼房。这里真是旧金山一处最值得玩味的地方。
已是晚上了,我们去一家小饭馆喝粥。出来见人行道下是地下室,楼梯边上是铁艺扶手,霓虹灯一闪一闪的,一下子让我想起了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的主人公王启明,第一天到纽约之后就被朋友领到了这样的地下室前,本以为朋友见面后会大吹大擂,大吃大喝一场,不承想朋友忙着上夜班,扔下他就自己跑了。
看着那么多广东、福建一带的老乡们跑到这里的小广场上晒太阳,说着南腔北调的国语,年轻一点的则在餐馆里忙活。他们到底为了什么?为了活着?为了“活的比别人好些”?——不知道。在表哥家当保姆的毛女士,已经是60岁的人了,儿子、女儿跑到美国读书,她竟然打着旅游的旗号也跑来了,还把自己的户口“黑”了——即过了签证规定的返回日期而不回去,甘当“黑移民”,可是,天天怕见到警察,如果被抓到,就要去做牢!——到底为了什么?这也叫“住在美国”?
唉,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