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英国——约克镇  英国人的圣诞节

(2007-08-20 15:57:45)
标签:

旅行/见闻

休闲

谈天说地

旅行

分类: 漫游英国
英国——约克镇 <wbr> <wbr>英国人的圣诞节 

     伦敦唐人街的夜景

 

 

     离开罗奇代尔,向东北方向开车一个小时,便到了约克镇。

     前面曾提到过,公元1455-1485年,曾发生一场“玫瑰战争”,这个“郡”就是原白玫瑰国徽的约克人聚集地。公元500年前,罗马人占领英国时,在此建起了城墙、城堡,后来被修缮,保存至今,成为吸引游客的古迹。这里的城墙建在土坡之上,为黄白色石头砌成,高约10米,宽为3米(厚),每隔1.5米留一宽约40公分的燎望口,另设有射箭孔,样子像万里长城,只是没有长城那麽高大壮观。一条河流穿城而过,流着涡急的黑黑的水。

    镇里有狭窄的街道,最窄的街道只有3米宽,禁止汽车通行,这里原是卖肉的街。最有意思的是,店主人为了占有空间,楼房往外扩张,远远望去,仿佛要倒一样,彼此之间相距只有一米。如今已成了卖旅游纪念品的店铺,琳琅满目的小饰品,在杏黄色的射灯下,发出温馨的光泽,店里满是洋娃娃,绒毛狗熊,本想买几个回去,打开底部,几乎全部是“中国制造”或“台湾制造”。在弯弯的小巷里,弥漫着奶油和咖啡的香味,川流不息的游客,绕有兴趣地挑选着各种小玩意,他们并不关心什么产地,只要自己喜欢就行!

    古罗马是否建过教堂不得而知,只凭这破落的教堂仍可一睹往日的风韵。

公元1066年,海峡对面诺曼底的威廉公爵渡海入侵,在黑斯廷斯战胜英王,称为威廉一世,它的孙子建立了神学院,小小庭院全部为木结构。院外不远处,则是欧洲最有名的教堂之一,它比利物浦的教堂更为豪华。教堂极其高大,约有60米,教堂外墙上雕着各种人物,教堂里四壁回廊雕着躺卧的石像,是已死去的主教。巨大的竖式风琴,高高的吊灯,穹顶上雕刻着镏金的玫瑰花,一排排的座椅,靠背下放着《圣经》、《新约全书》,椅子下面有垫子,供做弥撒时的诵经者跪着祷告。为了让游客方便,特别是老年游客能一睹穹顶的风采,专门设了二个平面反光镜,从镜子中即可一览穹顶的花饰。

    基督教供奉的是耶稣,其门徒写的《圣经·新约》中并没有记载他生于何年何月。据推算,应该是公元前7年或4年,后来演变约定为12月25日为“耶酥诞辰日”,(但东欧人把1月6日定为圣诞节)。

    圣诞节是英国人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放假12天。12月14日为“圣诞除夕”,这天晚上,新旧基督教的各派教堂举行特殊的宗教仪式,女王在当天下午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祝贺节日快乐,孩子们得到心爱的礼物,可以玩圣诞节特有的各种游戏。近年,英国兴起了唱诗的热潮,电视台实况转播,剑桥大学金氏学院教堂的仪式——学生圣诗班,先由一名学生独唱一曲,然后合唱九首传统的颂诗,其间穿插朗诵圣经的章节。这个歌咏仪式自始至终地在烛光下进行,气氛庄严肃穆。

    圣诞节期间,每家都要准备一个常青的植物:带刺的冬青树,槲寄生常青藤、月桂、迷迭香等,用来点缀圣诞。圣诞树原来用橡树,后来改为冷杉,据说是1841年由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艾伯特亲王首先从德国引进的习俗。圣诞当天,全家聚餐,有的在晚上吃烤火鸡、烤鹅、圣诞布丁,在里面放进银币或戒指,做小馅饼,捉迷藏、猜谜语。为儿童演出话剧,如《阿拉丁神灯》、《灰姑娘》、《森林中的婴孩们》等。晚上,孩子们在床头边挂上长筒袜子,上床睡觉,静等圣诞老人在他们熟睡之时从烟囱里下来,把孩子们期盼的礼物塞进袜子里。

    据说1600年前,罗马帝国东征小亚细亚,有位笃信天主教的富家子弟名叫尼古拉,后来做了米拉地区的主教。天主教徒遭迫害时,他坐过牢,公元326年1月6日死去,后人尊为“圣尼古拉”。几百年后,其遗体迁往意大利安葬。以后,他被神化,传遍欧洲,其形象也被改变,成了圣诞老人。17世纪荷兰移民到美国,100年前,从美国传到英国,这本不是英国本土造出来的神,却一下子受到普遍欢迎。1842年伦敦一个少年自己刻版印刷了第一张圣诞贺卡,第二年,出版了第一批贺卡1000张。每张一先令,在当时,这是十分昂贵的。一般说,都要寄贺卡给朋友,不过近年有人为省事,在报上登个祝贺启事就完了。除此之外,亲戚朋友之间互送礼物,去年送了什么,今年总不能重复吧,这份人情,花钱不值,要去逛商场,还费时间,因此过年也有不少友人之间约定不再送什么礼物了。

    圣诞第二天,英国人的风俗是,向清洁工、邮递员、报童送一些现金小费,叫“节日礼”,现在只存在于少数地区。12月25日为圣诞日,五、六日之后是新年。苏格兰及其北部地区,认为新年是全家共同庆祝的节日。他们除夕守岁,午夜12点,各教堂钟声大作,人们多持威士忌跑到大街上喝酒、跳舞或高唱闻名世界的苏格兰民歌《友谊地久天长》,音乐停下之时,不论是不是熟人,互相拥抱亲吻,狂欢半夜。伦敦则有化妆比赛,火球游行,“大笨钟”钟声响起时,陌生男女互相接吻。如果你是色迷迷,这时候就有便宜占了。1986年,酗酒吸毒者混杂其中,致使300人受伤,警方逮捕了120多人——乐极生悲了。

    我们参观了一个艺术中心,那里介绍了近百年来模特在油画事业发展中所做出的贡献。展览分为二层楼,有200余幅油画,为了让老年人或残疾人能上二楼,沿楼梯扶手专门有一个电动椅,真让人感动。一楼设有油画书店和一个电脑,从中你可以看到每一个作品。

    今天见到三个“朋克”,其中一个在耳朵上、眼眉上、鼻子上穿环多达十几个,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从肉中穿过去的,那怎么洗脸呢?现在时髦的公司成员带单色领带,时髦的街头小青年穿肥大的牛仔裤,剃光头,或者染红色、粉色发,戴个小墨镜,样子怪极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