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种养探索 |
三、林地选择
速生丰产林的造林地必须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的低丘陵地,土壤质地以砂壤质为好,要求土壤疏松、透水、透气能力强,最好适宜机械耕作。造林时还应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不同的桉树品种,不同的树种(品系)对立条件要求不同,尤其是对土壤肥力要求不同。因此,种植桉树丰产林要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
选择好林地后,整地就成为营造桉树丰产林的关键措施之一。桉树喜爱在疏松的土壤里生长,因此,根据造林地条件,可以选择以下三种整地方式之一,尽可能地疏松土壤营造桉树丰产立地条件。
1、炼山:将造林地上的杂木、灌木杂草砍除、烧山。
2、整地:在造林季节前三个月整好地、使土壤充分氧化。如果造林任务紧张,也可以随时整地随时造林,但质量不如前者。整地方法有两种,分机耕整地与人工整地:
(1)、机耕整地:
①机耕全垦整地。适合于造林地地势平坦或坡度小于10度的缓坡地。机械全垦整地分三步进行:先清理林地上的杂灌丛、树头等;再用机械把造林地深犁一次,机耕深度40厘米以上;然后开种植沟,沟深40—50厘米,沟与沟间距最好采用宽窄行,即一行宽行,一行窄行,宽行为。5—6米,窄行2~3米。
②带垦整地。适用于缓坡地。具体做法是:沿山坡等高线用大马力拖拉机全垦松土成带状,带宽以能种植两行树宽度为宜,机垦带之间留有维持原状的不开垦地带,以阻隔水土流失,其他整地操作与全垦整地相同。
(2)、人工整地:对于缺乏机器设备,或者地势较陡,不能用机耕的造林地。人工整地方式又分两种,挖坑和挖撩壕。
①挖坑:适用于坡度较大、不宜机耕的造林地。其方法是沿等高线开长、宽、深为50×50×40(或40×40×30)厘米的种植穴,开穴时把表土集中放在一边,以便种植时将表土回填穴底。
②撩壕:撩壕的规格为60×40×40cm,即上宽60cm,深40cm,下宽40cm,
3、种植密度
合理的种植密度既能避免因林木过密而造成林木早期分化或自然整枝进而影响单株材积,也不会因林木稀疏、林地裸露水分蒸发过大而造成土壤干旱。同时也要通过一定的株数来保证单位面积的产量。
在设计造林株行距时,宜采用宽行窄株。采用按照行距株3×2米布点,每亩111株。一般来说地势比较平缓的定点稀一些,地势平缓的定点宜密一些。每坑种一株。实践证明较有利林木生长,方便造林后或萌芽林使用机械开沟、除草、松土、追肥作业,也方便采伐。
4、放基肥:
桉树优良品种,因其速生丰产,需肥量较大,施用基肥造林十分必要,施基肥是确保桉树丰产的重要措施。所选基肥要具备合理的氮、磷、钾配比(使用有机肥效果更理想)。
(1)常用的基肥有:
①单质化肥:用前混合
可以选用磷肥+有机肥+尿素+氯化钾混合。实践证明,采用混合肥的方法虽然麻烦,但成本低,效果好。
具体配法为:钙镁磷肥:有机肥:尿素:氯化钾 = 1:0.8:0.2:0.3,即用100市斤钙镁磷肥粉混合80市斤有机肥,20市斤尿素,30市斤氯化钾。拌匀后每一定植穴(或每株)施用0.8-1.0市斤。
②复合肥:
复合肥虽然价格高了一点,但是施用的费用低,如搬运的人工少,便于施用,另外施用方便又卫生。
施用复合肥时,可以选用撒可富25-5-10高氮腐殖酸+15-15-15(或16-16-16或17-17-17)复合肥(含氯)复合肥,并按照1:1的比例充分混合后,每一定植穴(或每株)施用0.4-0.6斤。
(2)种类:常用的基肥有5种:
①磷肥+尿素+氯化钾混合肥。具体配比为:磷粉︰尿素︰钾肥=1︰0.2︰0.3,即用100市斤磷粉混合20市斤尿素、30市斤钾肥,拌匀后每株施用0.5~0.8市斤,与穴土拌均匀后,阴雨天种植。
②鸡屎+磷肥+碳安有机肥。每株施鸡屎3斤+磷肥0.5斤+碳安0.3斤,充分混匀后施用。
③滤泥+磷肥混合堆沤肥。将糖厂滤泥运至造林地附近,堆放发酵1个月左右,然后按湿重每吨滤泥配50市斤磷肥混合,堆沤7~10天。
注意:如果滤泥不充分堆沤,施用后会因发酵发热烧伤甚至烧死树苗。种植前按每株施8~10市斤,沿种植沟(穴)均匀施放,回土覆盖。种植时每株再加施1~2两尿素。
④进口挪威复合肥0.3~0.5斤。
⑤桉树专用肥(广东农垦科技中心增城基地的桉树专用肥1.5斤/株)。
(3)用量:用磷肥作基肥,每株用4—6两,挖坑的可以用蔗渣与煤灰等作基肥,每株用5斤,也可以二者同时施用。
(4)方法:
①施基肥时,肥料不要与苗根直接接触,以防烧苗。可将肥料施放在距苗木(种植点)20cm处的种植沟中,回土覆盖;也可以在种植时挖深穴,把肥料放在穴底,回土5~8cm,与肥料混合均匀,再栽有土隔开的肥料上面种植苗木。
②注意不要将肥料集中施放,成块的肥料要粉碎,施下的肥料要与周边泥土的混匀,以免影响肥效或灼伤苗木根系。
③施肥后及时用土覆盖,防止养分挥发而影响肥效。
四、苗木选购
桉树有性繁殖的子代变异极大,难以保持原种的优良性状。目前生产主要采用组培及无性繁殖育苗,以保持杂交桉树的超亲优势。
1、苗木载体
育苗过程:组织培养→采穗圃→扦插育苗。营养杯和营养土是苗木的载体,选用合适的营养杯和营养土可提高扦插成活率和造林成活率。
(1)、营养杯 杯体是直径4.5厘米,高10厘米的锥形管,下有裂口,插在高20厘米、边长40×40厘米的网状硬塑型架上,每板可置杯36个。管理过程可整板移动,苗木出圃脱出硬塑杯,可回收重复使用。
(2)、营养土 营养土必须具有良好的持水性与通气性,以适宜扦插苗生长,并且要求质轻又能保持苗木在脱杯出圃、上山造林的整个搬运过程中营养土完整不易破损。营养土成分比例:黄泥心土:谷壳:谷壳灰=1:1:1。用搅拌机打碎拌匀再过筛,即可上杯。营养土的配制应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提高。
2、购买桉树无性系苗时要做到“三查”:
(1)、是查问采穗圃母株是不是组培苗。如果不是组培苗,而是用扦插苗代替,则不宜购买;如果没有组培苗,扦插苗也可使用。
(2)、是查询采穗母株的年龄。一般采穗母株要求2年左右更新一次,如果采穗母株太老(超过3年未更新),则不宜购买。要知道采穗母株的老幼程度,可查看采穗母株的树头,一般情况下树头较小、较嫩的,则采穗母株较嫩,育出来的苗木质量较好;树头较大,则采穗较老,育出来的苗木较差,造林效果也差,这种苗木即使便宜也不能要;
(3)、是查看出圃的苗木是否顶芽完好、根系发达、健康粗壮、苗高18—25厘米。选顶芽完好、根系发达、健康粗壮、高度适中的苗木,造林效果好。过期超高用于造林,成活率低;苗太小,根系未发达,造林成活率也低。
五、栽植
亚热带地区春、夏、秋季均可种植桉树,但以春季雨后造林最为适宜,此时气温不高,空气和土壤湿润,造林成活率高。
种植前,先将犁松的或挖开的表土回填沟(穴)中。若是用滤泥加磷肥等土杂肥作基肥的,先将基肥施放在沟(穴)底,然后回泥,种植时在沟(穴)的松土上挖小穴种植。若是用化肥(如复合肥)作基肥的,先将泥土回填八成,待透雨后或绵绵小雨期间,沿沟(穴)的松土再挖植穴,边施肥边种植。
有些人造林时种植沟(穴)不回填泥土,将苗木直接种在沟(穴)底,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这样会使整地松土失去效果,又容易造成大雨后苗木被浸被埋的情况,对林木生长非常不利。
1、栽植技术:
(1)应选用扦插或组培容器苗。
(2)苗木出圃、种植前各浸泡一次800-1000倍驱避剂。
(3)在穴中心靠上坡方向挖深15-20m小穴,在栽植处以每穴20-25克呋喃丹或林丹666与穴内细土拌匀后栽植;定植后20天左右,在距树兜5-10m处按每株20-25克将呋喃丹撒在树兜周围,形成闭合圈以防止白蚁危害。
(4)苗木从苗圃到林地,下苗后要摆正、排好,淋足水后方可上山造林。
(5)将苗木分放到种植点时要小心轻放,不要乱丢乱抛,以免损失苗木。
(6)栽植时应做到“脱袋、深栽、压实”,深度为穴面盖过容器基质的高度为宜。种植时先用手将苗木根部的营养土轻轻捏实,然后撕掉薄膜袋,把苗木栽下地,注意不要弄散营养土。如不撕掉薄膜袋,苗木根系受薄膜阻隔,无法吸收水分、养分,造林成活率低;即使成活,也会涡根,影响幼树生长。
(7)栽苗时要回土盖过苗木基部2—3厘米,并用手或脚将幼树周围的泥土压实,让苗木根系充分接触土壤,以便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养分。
(8)如果在晴天或土壤湿度不够时造林,种植后还要淋足定根水,以确保幼苗成活。
2、补苗
如果在地透雨后造林,成活率一般可达95%以上,一次过完成造林,不用补苗。但遇到局部地方或普遍成活率较低时,就需要补苗。
补苗越早越好。造林半个月后应及时检查苗木成活情况,发现缺苗死苗要及时补苗。如果隔二、三个月后补苗,补上的小苗即使成活,也很难成材。原因是桉树生长快,早种的幼树很快遮盖并影响后来补种的幼苗生长。
3、栽植时间:
春、夏、秋3 季均可种植桉树,但以春季雨后造林为主,此时气温适宜,空气和土壤湿润,造林成活率高。
2月下旬至3月中旬温度回升时,进行栽植。
5月,对第一批种植不活的要进行补植。不管是哪一批种植的,在种好后都要浇灌定根水(雨天除外),尤对第2批补植,除浇灌定根水外,要及时浇水抗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