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趣话“回文诗”与“回环诗”

(2007-03-14 13:17:58)
标签:

文学/原创

分类: 文学评论
    回文诗是从回文句的深化演变而来。它是利用我国文字单音节的特点,按照语言法则将字词排列成文,利用词序的往复,可以正着念,也可以反着读,回环往复都能诵读成诗。古代许多文人骚客为了打发闲情逸致,精心构思出此类雅俗共赏的诗句,如同文字魔术。偶尔一读此类游戏之作,也颇有情趣。如苏轼的一首《题金山寺》的诗:

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径小,巷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远树江天晓,蔼蔼江霞晚日晴。

遥望四山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鸥轻。

    这句诗通过山水、渔舟、远树、红霞、晚日、明月等景物,构成一幅清新的金山寺美景图。如从诗的最后一句倒回去读:“轻鸥数点千峰碧”……一直读到句首“倾山雪浪暗随潮”,仍能勾勒出一幅令人向往的金山寺胜景图。

    宋朝诗人李禺曾写过一首回文诗:

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

迟回寄雁无音讯,久别离人阻路途。

诗韵和成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壶。

痴心几见曾来往,水隔山遥望眼枯。

    这首诗写得非常奇特和巧妙。如果顺着读是儿忆父、妻忆夫;如果倒着读则成了夫忆妻、父忆儿。

    唐朝才女薛涛在军中做校书时,与广州人田诛一见倾心,两人经常玩花玩月,吟诗唱和。曾写过四时回文诗八首。如《咏春》诗:

花朵几枝柔傍砌,柳绦千缕细飘风。

霞明半岭西斜日,月上孤村一树松。(薛涛)

芳树吐香红过西,入帘飞絮白凉风。

黄添晓色春舒柳,粉落暗香雪覆松。(田诛)

    这两首诗虽是唱和之作,但顺读倒读皆相映成趣。

    更为有趣的是,有的诗不仅本身可以回文倒读,又可重新校点成词,新词也可回文读,构思之巧,堪成一绝。有这样一首七律回文诗:

孤楼倚梦寒灯隔,细雨梧窗逼冷风。

珠露扑钗虫络索,玉环圆鬓凤玲珑。

肤凝薄粉残妆俏,影对疏栏小院空。

芜绿引香浓冉冉,近黄昏月映帘红。

    此诗倒读,仍是一首七律。若重新标点,则变成了调寄《虞美人》词:

孤楼倚梦寒灯隔,细雨梧窗逼。冷风珠露扑钗虫,络索玉环,圆鬓凤玲珑。肤凝薄粉残妆俏,影对疏栏小。院空芜绿引香浓,冉冉近黄昏,月映帘红。

    此诗也可倒读,倒读后的词仍是调寄《虞美人》,只不过是韵脚变了而已。

    和回文诗相近的还有回环诗。回环诗不同于回文诗,它是把一些字环形排列,然后重叠往复读成一首诗。宋朝苏轼和秦观是好朋友,一次秦观出去游玩,给苏轼写了一封信,只有十四个字,并排成一圈:

                        

                      已   

                   时          

                醒                

                 微           

                    力       

                      酒   

                         飞  

    苏轼看后,连声叫好。原来秦观写的是一首回环诗,诗中描写自己在外的生活和情趣,内容是:

    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另据《今古奇观》记载,苏轼的一位朋友曾给他写了一首古怪的诗。苏轼不解其意,其妹苏小妹却悟出了应该怎么读。那首古怪的诗全部是叠字:

    野野  鸟鸟  啼啼  时时  有有  思思   春春     气气    桃桃   花花   发发   满满   枝枝……

    这是一首回环诗,苏小妹把重叠的字,有时拆开成三字,有时成七字,如此重叠下去,就成一首诗:

    野鸟啼,野鸟啼时时有思。有思春气桃花发,春气桃花发满枝……

   秦观也曾给苏小妹写了一首回环诗,原文是这样的:

   别离时闻漏转

   忆       

   期归阻久伊思

    这首回环诗是把字轮回来读,每个字要用两次,首尾还衔接起来,读出来是这样的:

静思伊久阻归期,久阻归期忆别离。

忆别离时闻漏转,时闻漏转静思伊。

    还有一种诗,既是回文诗,也是回环诗,两者特征兼备。这样的诗,更有意境和品味。如:

               咏 

    塘横碧水出荷香,水出荷香艳夏凉.

    凉夏艳香荷出水,香荷出水碧横塘。(赵录宣)

             飞  仙 

    拈花一笑似飞仙,笑仙飞仙醉洞天。

    天洞醉仙飞仙笑,仙飞似笑一花拈。(吴湘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