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式经营原理与保险的意义
(2012-05-11 13:49:55)
标签:
杂谈 |
分类: 保险杂谈 |
水库式经营
参考《证券时报》一短文改写
未建水库的河流,遭逢大雨,就会引发洪涝;而连日干旱,河水就会枯竭。因此需要水库蓄水,使水量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免受天气和环境的影响。企业经营业一样,景气时要为萧条时做好准备,经营应该留有余裕。(摘自《活法》第一卷p27)
这就是日本四大经营之圣之一,日本松下电器集团创始人松下 幸之助先生在他的《松下经营哲学》里提到的“水库式经营观”。
当年在一次演讲会上,松下先生提及“建水库”的重要性,有学员提问“怎么建水库”。松下先生说:“那方法我也不知道,尽管不知道,但必须要建水库,你必须得这么想。”
水库的作用大家肯定都知道:涝时蓄水旱时放水,调节非常之需。“水库式经营”就是说:企业经营之中也应有“水库”调节企业“旱涝”之需。
但是,水库经营观与闲置设备或存货滞销,不能混为一谈, 后者是设计错误与错误估计商情造成的,而前者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本着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原则, 所作的事前预备,以更好解决未来业务的临时变化。
保险是“经济的助推器,社会的稳定器”。所以松下幸之助先生的“水库式经营”的思想,完全可以用来帮我们理解保险对社会、对企业、对家庭、对个人的意义。对国家社会来讲,保险公司也是在建设资金的水库,把社会的闲散资金储备起来,既提供“平时”的经营现金流,也提供“不时”的应急现金流。对企业来讲,是用有限的资金流调剂(保费支出),来避免不可预测的财务损失,也是发挥调节流量的作用。对个人与家庭来讲,也是一样的道理,在有余钱的时候,做点保险的储备,等于给自己和家庭建立一个水库,保障费用的支出等于水库的蒸发量和渗漏量之和,投资收益等于库区的降雨量,保费缴纳等于周围汇入的流量。这个水库,就是丰年多储备,欠年可支出。所以说,保险这个水库是稳健人生所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