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姑苏“红豆山庄”寻幽

(2011-11-12 16:58:08)
标签:

杂谈

分类: 原创

姑苏“红豆山庄”寻幽

                  

云雁阁主


网友枕边书先生关于吴衙场的近文引起了余的雅兴,遂忙里偷闲,去探访“红豆山庄”。山庄非旅游景点,但属于控保建筑。话说乡邻都很好客,热情指路,余遂从不同侧面看了看红豆树。

话说姑苏有两座红豆山庄,一处在常熟,知道的人多。另一处在吴衙场37号的深闺中,老辈人还知道,但如今年轻人知道的就为数不多了。

 

关于红豆山庄的介绍,前人介绍的很详细了,恕不啰嗦了。但要提的是“红豆山庄"的确址,如今仍存在疑问。

 一种观点请见葛秋翁先生_新浪博客 之《苏州红豆书庄小考》,观点为惠周惕的“红豆书庄”。另一种观点请见枕边书先生新浪博客吴衙场——寻访苏州小巷之二”,观点为吴之佳(明万历八年(1580年)进士)故居称为“红豆山庄遗址”。百度词条 “吴衙场”:也照37号为吴之佳故居旧址,有红豆树一棵,现为控制保护古建筑。这一说法。那就很矛盾了,不晓得红豆树与红豆山庄究竟怎么一回事。就像姑苏台,大致说法苏州城有四处。涧上草堂,苏州也有两处,此中谜团,则需花费时间详考诸本方志史料方可。阁主最近工作之余忙于考证脂砚斋批语异文和对照文海,同音进行西夏语“尼卒”型二合字研究,所以方志方面的考证暂无余力。姑且放在一边,待日后寻得证据,再行详考。只说一句,如今这株红豆树350多岁(树上有保护牌为证),那是毋庸置疑的。建议苏州的文化人都应该有空去瞧瞧南国的百岁红豆树。

寻访红豆山庄,走进吴衙场中那条幽深的小巷,恍若步入世外桃园。看看红豆树,想想那首著名的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意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据说红豆山庄内住着许多文化人,正恰好印证了那句话;“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这,也符合苏州人的性情;“内敛而含蓄”。

http://s10/middle/4e1b7c21nb18626431579&690

红豆山庄入口

http://s3/middle/4e1b7c21nb18625fae212&690

 

悠长巷道,穿越时空

http://s7/middle/4e1b7c21nb18624580636&690

 

里人种瓜蔬,悠然见南山

http://s11/middle/4e1b7c21nb1861ff6ffea&690

红豆山庄回廊

http://s14/middle/4e1b7c21nb186256edd9d&690

吴之佳故居

http://s3/middle/4e1b7c21n782703b6f582&690

吴之佳故居

http://s13/middle/4e1b7c21nb1861c62404c&690

吴之佳故居



http://s13/middle/4e1b7c21nb1861d666c3c&690
三百多年红豆树 (清末战火幸存)90年代(好像是1993)开过一次花http://s1/middle/4e1b7c21nb1861d8b45d0&690
红豆树的肚子是空的
http://s11/middle/4e1b7c21nb1861ee3a5aa&690

战火中的伤痕


http://s10/middle/4e1b7c21nb1862102abc9&690
红豆树现红豆山庄窗棂
http://s2/middle/4e1b7c21nb18624c5d6d1&690

红豆树全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