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温州行之一——朱自清故居

(2013-01-08 08:56:01)
标签:

温州行

独自背包旅行

分类: 走过的地方

    告诫自己:一定要把博客写下去!特别是家里电脑的硬盘损坏后,大量的照片遗失了,只在博客上保留了一部分,现在回头看博客,一丝温暖在心头。我也趁着年底的繁忙找个借口,疏远了我的博客,这个还算温馨的小家。2012年年底,我也彻底用十天的时间,一人背着行囊跑到了温州,1月1日返回包头。

温州行之一——朱自清故居
    之所以把朱自清故居放在温州行动第一篇,就是源于我对朱自清先生的崇敬,从高中语文第一课的《荷塘月色》开始,朱自清就走进了我的世界,他的细腻、大器、他坚强的脊梁都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温州行之一——朱自清故居
    温州的细雨蒙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温州的十天也让我再次体会江南冬季的别样。住惯北方冬季暖房的我,对这样的时令也能很快适应,今年冬季格外的冷,但北方室内的温暖更能让你感到家的温暖和依恋。

    家是温馨的港湾!!
温州行之一——朱自清故居
    温州的十天,无疑让我的身心都得到了极度的放松,真好!我感觉我是个浪漫主义者和享受主义者,但我不自私!我更是个善良和富有爱心的人。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图个自在不是犯罪,更是爱自己、爱生活、有责任心的表现。你说呢?
温州行之一——朱自清故居
    大家可以嘲笑我的呆傻和痴癫,这无所谓,只要我感觉快乐就好,呵呵,怎么过都是一天,为什么不快乐呢?唯一感到有些缺憾的就是自己的身体有些弱了,不像当年那样总也感不到累,看来是真的老了!
温州行之一——朱自清故居
    我在看朱自清先生的照片,朱自清先生清瘦、矍铄、格外的精神,有知识分子特有的气质和风度,呵呵,当然也绝对是我的偶像,我也算是个知识分子温州行之一——朱自清故居(高级工程师咯),但跟朱老比,我真是汗颜啊!温州行之一——朱自清故居
温州行之一——朱自清故居
    “可恨”的路人A,把照片拍成这样,真该使劲揍他一顿!但转念一想:没有路人A谁给我拍照呢?还是从心里感激他的。
温州行之一——朱自清故居
我在朱自清故居内的厅堂里小憩,也想感悟一下朱老的体验,呵呵、、、、、
温州行之一——朱自清故居
我正在看朱自清先生的《绿》,这也是我最喜爱的一篇散文。“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这篇收入中学语文课本的《绿》出自朱自清的散文《温州的踪迹》。1923年,朱自清在温州省立第十中学(现温州中学)任教一年,除了留下传世散文之外,他当年所住的院落如今也成了温州的市级文保单位。 “可恨”的路人啊!
温州行之一——朱自清故居
    1923年,朱自清北大毕业后来自南方教书,辗转来到浙江省立第十中学(今温州中学)任教。在温州期间,与“书画传家二百年”的马孟容、马公愚酬唱,写下《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的佳句。所写的《十中校歌》,至今传唱不绝,其中的名句“英奇匡国,作圣启蒙”已成为温州中学校训。所撰《温州的踪迹》散文四篇,其中描写仙岩梅雨潭的《绿》,想象奇谲,意境隽永,成为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名篇,而脍炙人口。
温州行之一——朱自清故居
    朱自清故居是五间三进合院木构建筑,中间分一堂、二堂、三堂,两边对称各设一间厢房,为温州晚清民国时典型的民居建筑。因旧城改建,温州市政府决定将该房向东迁移 200米重建保护,房屋整体结构全部按原貌修复。朱自清曾居住的厢房布局按当时的格局陈列。
温州行之一——朱自清故居
    在反饥饿、反内战的实际斗争中,他身患严重的胃溃疡,但仍签名于《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并嘱告家人不买配售面粉,始终保持着一个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的高尚气节和那可贵的情操。

  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因患严重的胃病,(严重的胃溃疡导致的胃穿孔)不幸逝世,享年仅50岁。临终前,朱自清用颤抖的手抓住妻子陈竹隐断断续续地说:“要记住,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美国面粉。”朱自清先生在签名前体重已下降到77.6斤,迫切需要营养和治疗,但他仍旧拒绝这种“收买灵魂性质”的施舍,表现了一位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的尊严和气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