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网日记四:一切皆没可能

(2010-09-04 14:58:35)
标签:

美网

意志力

纳达尔

费德勒

体育

分类: 网球·爱罗杰·爱生活

 昨天看一篇关于费德勒和罗迪克的文章,说到了一问题:费德勒的球迷绝大多数都喜欢罗迪克,而罗迪克的球迷很大一部分对费德勒看不惯。其实我觉得这很容易理解,毕竟两人的交手记录是罗迪克球迷心中的一种痛。这种感觉就像是纳达尔之于费德勒的球迷,可以欣赏他、尊敬他,但是喜欢不起来。

 

 就我个人来说,罗杰和安迪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费德勒是古代人,优雅矜持、懂得克制,有绅士般的风度;罗迪克是现代人,阳光帅气、率性而为,有顽童般的真实。费德勒太过完美,可以成为偶像;罗迪克更为真实,容易让人亲近。他们相同之处就在于:都是好人。

 

 关于球员比赛风格的区别,上午看纳达尔和伊斯托明比赛的时候,我在微博里写到:费德勒要么痛快地赢,要么痛快地输,绝不拖泥带水;纳达尔要么痛苦地赢,要么痛苦地输,绝不利索轻松。然后bdux老兄补充了两条:小德要么痛苦地输,要么痛快地赢;穆雷要么痛快地输,要么痛苦地赢。如此以来,网坛四巨头的比赛风格就算是齐活了。别较真,搬出个别相左的例子来,女人大姨妈还经常不规律呢,球员们打球也难免意外,这里说的是大多数。

 

 纳达尔对伊斯托明的比赛,全场最精彩的击球,几乎全部出在伊斯托明之手,但是比赛以纳达尔3:0获胜告终。这就是典型的纳达尔式胜利,尤其体现在硬地上:全场比赛他可能完全被动、完全被压制,对手的制胜球一个接一个,但是偶然一个时候分身,就被纳达尔“拖”死了。对手赢场面,纳达尔赢比赛。

 

 全场比赛,最被人津津乐道的是就是纳达尔抢七局1:5落后实现7:5逆转的桥段。与之类似的,是费德勒去年温网决赛抢七局的2:6落后实现8:6逆转。从这个细节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年网坛被费纳统治绝不是偶然,因为他们总是能够在最关键的时候找回最好的状态。

 

 解说员们总喜欢用这样的词来形容费德勒,“他的武器库实在太丰富了”:发球、正手、网前……而纳达尔最被人所熟知的就是他的“上旋”和“意志力”。来到美网赛场,“上旋”这件武器已经失灵,纳达尔能够依靠的就是他的“意志力”。纳达尔就像一张弓,意志力就是弦。去年美网用力过猛,“弓”断了,不知道今年他是否还有力气将“弦”拉满。

 

 作为李宁的代言人,伊斯托明面对纳达尔诠释了他们最新的广告语:一切皆没可能。那么,作为获胜一方的纳达尔,美网前景又将如何呢?哥笑而不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