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从日本爵士家和中国古琴家的对比表演看中国文化的问题

(2011-07-21 00:06:20)
标签:

转载

分类: 音乐赏析
转发EasyFM主持人国鹏君的博文。

http://s6/middle/452eda88t8746f2e6fcf5&690

今天和小鸟一起在中山音乐堂看年轻有为的日本爵士钢琴家上原广美Hiromi
Uehara的演出,现场相当令人惊艳,上来就是一身黑白纹条连体装,爆炸的头发让她看起来活脱一只慵懒野猫,夸张出位的表演更是大玩颠覆,不但用手敲击钢琴的内部,模仿打击乐的活泼节奏和爵士贝斯的牛筋效果,而且还玩出了古钢琴Harpsichord的古朴音色,演奏时而迅猛,时而柔和,集疯狂和戏谑于一身,让台下的我大呼过瘾!之前主办方正好安排了李祥霆的古琴演奏,作对比之趣,这位先生虽名为当今古琴界“泰斗”,(我也承认他在古琴推广和即兴传统的恢复上做的贡献),这次也即兴演奏的台下观众抽到的“东京”这一题目,但左手指法生硬干涩,韵味不足,虽怀抱千年唐琴--九霄环佩,亦不能救也!由此对比中西文化,大发感慨......

 

西方文化近五百年在全球处于强势中心地位,中国落后挨打,背后是有其道理的,先拿乐器来举例。现代钢琴其实历史很短,16世纪的时候刚被佛罗伦萨人发明,18世纪初经由几位大师的创作推崇,在经历了李斯特的炫技,肖邦的诗性,勋伯格的无调性之后,短短的几百年中成为世界乐器之最!时至今日,依然可以表现各种后现代的题材,当代又发展出了爵士钢琴,电子实验钢琴等,尤其是爵士钢琴,以传统的程式为素材,反古典音乐之道而行之,用一种颠覆的方式轻松调侃,打破了传统钢琴的前人正襟危坐的欣赏习惯。这一路下来,仅仅是钢琴一脉,西方人一直在不断地探索,一代又一代的在继承了传统之后,又不断的推翻前代的审美和演奏方式,层出不穷的自我否定与自我成就,在这个意义上,钢琴音乐代表着西方音乐文化的精神。

而号称我们中国最古老的乐器,古琴,一开始本来可以按照一个乐器的发展规律,交由民间健康自在的成长,但后来却因为文人的过多干预,把好端端的一个乐器供了起来,让过多的玄之又玄的理论使其僵化!根据中国现代古琴演奏家兼理论家彭祉卿对于中国古琴的研究,中国现存最早的古琴谱《碣石调.幽兰》中“满弦尽用和声,几乎在一曲中把西乐所谓协和不协和和长短增减个度和声,完全用到,和声进步,如此之早,也就可以自豪了”,这固然是中国早期音乐家对于音律的探索和应用,南朝梁陈之际的音乐家左丘明在一千五百年前就已经把中国音乐推向了一定高度。但是彭祉卿这篇《从现代音乐上论琴》也很好的反映了中国音乐文化的这一决定思想“但是幽兰以后,即无人继续照他的法子去和声,更无人改良用四五声齐奏,可见琴上不用广泛的和声,叫做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所以情愿舍此取彼了”。

我首先想问:古琴早期的和声探索和按音,泛音,散音的交互应用产生的效果之后西方宗教合唱音乐复杂的多声部配合是一个对比程度吗?古琴是否在进行了各种不断地试验之后自然而然的进行取舍吗?还是后来被文人传统给中断了呢?如果没有经历千百次改变的话,又怎能说自己真的理解了音乐呢?古琴虽然历经千年,但始终是在一个农业体系语境下的音乐,厚重的积淀能让他演奏现代的欢快的,不同的题材吗?

诚然,一个乐器有他的最优表现题材和最佳音色处理,你让钢琴去体现平沙落雁的意境,和用古琴去演奏土耳其进行曲是一样的可笑。中国文化当中一个致命的问题-有太多的中国文化层面本应进行各种探索,但是由于文艺理论的过份钳制,导致在他还没有充分发展的时候就走向了哲学化的空虚道路,一幅所有真理,我们中国老祖宗早已掌握,诸位不必努力,一切遵循古法即可的倚老卖老模样,这是一种虚伪的文化早熟和自我欺骗!你看看中国古琴界发展的现状,有几个真正搞创新曲目的,用古老的乐器搞现代尖端题材的?当然,真正完整继承传统演奏精华的也没几个,墨守成规也没守好,搞的那个中国不中国,西方不西方的,好不容易有个巫娜联合了窦唯把古琴引入电子,摇滚和氛围音乐的试验中,还被双方面骂得个狗血淋头,能不能容忍古琴作为乐器做其他的尝试呢?这是一种开放的气度吗?李祥霆做个即兴音乐怎么了?就算赵家珍用西方音乐理论,进行肢体夸张的表演,把古琴放进电影配乐又怎么了?人家西方古典钢琴怎么能够和爵士钢琴和平共处,各美其美呢?不是还有很多音乐家大玩跨界吗?怎么不能让历史做一个公正的评判,进行大浪淘沙呢?

 

中国人面对西方的强大冲击,一开始是着急,后来就是全面否定自己,在之后就是把西方的东西囫囵屯枣的拿来乱用,自己不会创造的,就开始偷窃,中国流行音乐,在失去了原始积累的底蕴之后,更是产生了向西方音乐一边倒的音乐虚无主义!你看看除了周杰伦等少数几个尚还能融会贯通些的音乐人以外,有多少中国自己真正原创的音乐,摇滚,电子,嘻哈有哪一个是中国的独创,电视选秀有泛滥着多少连西方口水歌都模仿的令人作呕的拙劣歌手。原创不起,那就盗窃,中国现代音乐的两个耻辱词语就是“原创”和“真唱运动”,真是可笑,西方人视原创为人之常情,像谁致敬,哪里采样,一定会特别标明,那里有这么多抄袭之作,中国人还硬欺负自己人不懂外语没文化,说是自己改编的。音乐本来就是现场魅力最大,怎么会还有假唱对口型,还搞什么真唱运动,你听说过世界上国家搞说真话运动吗?那一定是这个地方作假泛滥而导致的,中国到现在为止还只能做人家的外围加工厂啊,核心技术,创造力量到底在一个国家的发展中占多少的比例呢?

 

中国其他的艺术门类也存在这个问题,比如中国的水墨山水,绘画本来就应该走为了绘画而绘画的道路,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里的一句话“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上来就强调绘画的封建伦理功能,而老子的一句“五色令人盲”更是让中国的绘画还没有经历西方的色彩实验,透视理论,材质变迁,一下子在中国绘画还没开始学会怎么画的像的时候,就从原始的二维绘画变成了最为抽象的二元水墨体系,王天兵先生在三联出版的《颜色的故事》的序言中振聋发聩的写到:“这种极为早熟的思想,过度透彻的终极质疑,使中国人过早的忽视了复杂的自然表象,以至于分门别类的,笨拙执着的研究自然不再是中国知识阶层的文化追求!”

 

中国的建筑也是如此,只会把亭台楼阁安装在山上,高台上去借景,而不是踏踏实实的研究怎么盖起一座像山一样的摩天大楼,当然这里暂不讨论西方文化过分看重征服自的缺点,和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和谐世界观优点,从某种角度上来看,我觉得中国人的聪明是一种小聪明,这就像有两个小学生,突然有一天,中国小学生对西方小学生说,我参透了人生的真谛,之后在五十年后一直一个人退隐山林,而另一个西方小学生一直努力的学习工作,结婚生子,虽然起步晚些,但却一直前行,自我探索,等到两人都退休以后,中国小学生突然碰到西方小学生说,你看,你折腾了半天,也不过如此嘛,人还不是个退休一样的可笑!

 

从这点上看我们近代中国人真的是会偷奸耍滑,还没全学懂就自以为天下第一,不如西方人那样勤勤恳恳的去创造!

 

    兴致所至,难免偏激,欢迎大家讨论啊!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