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指导
课题研究一般要经过选题、研究和结题三个阶段。
一、课题选题
选题是整个科研活动的开端,对于科研是否取得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课题的选定决定着研究的目标与方向、对象和范围、方法和步骤。
选题恰当,有价值,决定着科研工作是否能得到外部的支持。选的是大家关注并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往往更易获得科研主管部门的认可,争取到物力和人力的支持。
选题的基本原则
1.有一定的新颖性创意。首先体现在科学思想上,其次体现在研究方法上。提出一个别人还没有研究过的课题;用新的研究方法去研究一个已经研究过的课题;将一种理论、一个观点首次应用到实际中去;将已经在某一领域得到应用的理论、观点、方法和手段应用到新的领域中去等等,都是创新。
2.能获得有意义结果的实际可能性。开题前,要查阅他人是否已研究过类似问题,其结论是否与自己现在的研究相矛盾。预估自己的选题是创新、还是有可能失败。
3.要有可行性。选题时一定要充分考虑课题研究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要从自身的经验、时间和精力及与其他人的配合等实际情况出发,选择自己通过努力可以获得成功的课题。
选题创意的有效途径
1.发现、提出学科教学中引发的问题,从中提炼出好的创意。例如:“阅读理解能力对考试审题效果的影响”,“英语词汇有效有量的估算研究”。
2.发现、提出热闹和前沿问题,找到自己研究领域内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3.把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转化成可研究的选题。如阅读方法是否对学习效能有影响?
课题的陈述
1.问题的陈述必须能为课题的研究指明足够明确的重点和方向,人们从选题的题目中可以立刻了解到你所研究的重点是什么,你的研究方向是什么。常见的课题名称中多是尽可能地表明研究对象、研究问题和研究的方法。
2.陈述应该简洁明了,并确定研究活动的关键内容。
3.陈述问题可以用叙述的形式或问题形式。叙述的形式比较多的被采用,其常用形式如下:
●××的现状和展望
●××的调查研究
●××的研究综述
●关于××的思考/研究
●××的实验研究 ●××的分析和对策研究
●××初探
●××的××测定
●××对××的影响(研究)
●××的处理方法的研究 ●××在××中的应用
二、课题研究
研究阶段要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自己课题的理论假设进行验证。在研究的过程中要制定课题研究计划,使研究前期、中期、后期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课题研究分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理论研究,主要是研究学科的基础性内容,探索基本规律,基本定理和基本概念,如教育与文化的关系。应用研究,主要是着眼于解决教学中实际问题,如课堂教学方法的设计案等。
(一)
课题的研究流程
1.
课题的提出及申请。向总课题组提出承担课题实验的申请,建立课题研究小组,并进行成员分工。
2.
研究目标及内容。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所要达到的目标要求,实现研究目标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3.
资料的搜集。理论方面的资料有教育政策、专家论述、学术著作等,实践方面的资料有来自本校、他校的经验、本地区内外、国内外的实践资料。
4.
提交实施方案(三年规划)。方案包括研究意义-—研究目标(研究预期结果)--研究内容(研究的主要措施)--研究范围――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计划――研究条件。
5.
获得课题审批。提交课题申请表,实施方案等材料,在获得总课题组批准后举行课题的开题仪式和挂牌仪式并邀请专家进行培训指导。
6.
进行课题研究。要做好读书、思考、行动、整理、写作等方面的工作。包括资料研究(阶段分析、数据处理)、资料整理(专家咨询、补充调查)、实证研究(比较研究、理论与方法),这一过程中要时时与总课题组保持联络,积极参加总课题组组织的各项教学、教研活动。
7.
撰写报告。报告包括:采取研究措施的理由、课题实施的主要措施、课题结论(从成效、措施和对他人研究的评论三方面)。每个学期结束后向总课题组提交一份中期阶段报告,总课题组将对其进行备案,并列入结题评估内容。课题全部结束后再向总课题组提交结题报告。
(二)
课题的研究方法
常用的有行动研究法(通过个案的实施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调查研究法(通过对对照组的调查研究,来确定本课题的作用和实际效果)、文献资料法(学习已有的文献资料,进行借鉴,并适当加以深化)、教育实验方法、统计分析方法、案例研究方法等等。例如:教师在选题后,可选择几个班级作为课题实验班,然后按实施方案进行实验、对比。不同类型的研究内容需要不同的研究方法。
(三)
课题研究的原则
1.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课题的研究必须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密切结合实际教学来进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才能使研究结果既符合实际情况,具有客观性,又使研究课题符合教育教学要求,研究成果具有实际价值。
2.
指导性原则。评价课题的研究成果,不仅要看它是否达到了具体的目标,而且要看它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要使学生获得一系列的学习策略、方法等,让学生自主地开发学习的能动性。
3.
教育型原则。本课题的研究要以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为主。即除语言本身的学习外,还要对学习能力的提高有帮助。
4.
创造性原则:强调学生学习创新的方法,培养学生创新的思想意识和创新能力。
5.
科学性原则:研究要体现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能保证自主性实验探索方向的正确性。
(四)
开题会
开题培训模式,一般日程为半天或一天。子课题负责人或实验区/基地负责人应提前20天向报社总课题组提出开题的申请。
基本内容:课题组介绍课题和实验基地项目,主要内容包括课题的背景、实施过程、课题在全国的发展情况、实施的意义等。专家培训讲座、专家与教师进行交流;实验基地负责人汇报课题实验方案。
(五)
中期评估
中期评估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专家与实验基地教师面对面进行交流和探讨。
评估的基本模式:一般日程为半天或一天。实验基地负责人应提前20天向报社总课题组提出中期评估的申请。
基本内容:实验基地进行实验汇报(包括:实验规模、课题组的管理机构情况,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实验校人财物的投入情况、开展研讨活动的情况、论文、报告实验案例等成果展示);专家培训讲座、听取教师的实验汇报;专家与教师进行交流讨论、答疑。
三、课题结题
课题研究工作完成后,实验区/基地课题负责人应通过所在单位向课题办公室及总课题组索要并填写《结题申请书》,接受由总课题组的成果鉴定或结题验收。开展结题验收的目的就是要了解课题实验区/基地的全面情况,为课题实验的推进提供决策依据,并将各地的实验成果、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网站、博客、专版、专栏等)在全国实验区/基地之间进行交流,为其他实验区/基地提供借鉴。课题成果鉴定采取专家评议的方式。鉴定专家组(委员会)一般3-5人。鉴定专家应分别提出成果等级评定,由组织鉴定单位综合后确定成果是否通过鉴定。鉴定专家应本着求真、求实的精神,对课题成果提出公正、客观、全面的评价,并由鉴定组长形成集体鉴定意见,填写《课题研究结题(鉴定)验收申请表》。
(一)结题条件:在规定的时间内(2006年9月-2009年9月),原定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计划已实现,反映课题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的资料已整理齐全。
(二)结题所需提交的材料
课题组提供的鉴定材料,应包括课题申请书复印件、研究成果主题必要的附件及研究工作报告。首先,将几年的研究成果进行提炼和升华并进行数据分析、总结反思,写出结题报告。一个完整的结题报告一般包括:问题的提出、文献总数、研究过程、研究结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参考文献及附录等。
1.结题申请表
具备结题条件的实验区/基地接到结题通知和结题申请表后,应按照要求逐项如实填写。
2.工作报告
将在课题实验中组织工作、研究过程、大事记等整理汇报出来。
3.其它材料
如专著、论文集、教学教案、课题组管理资料、历次会议纪要、教学日志、课堂教学照片、课件、音像或其它电子作品等相关材料逐一列出。
实验区/基地课题负责人应将上述材料在鉴定前一个月提交课题办公室,由其送总课题组专家审阅。
鉴定完成后,课题办公室将上述材料原件各一份存档,复印件一份邮寄至各实验区/基地,并颁发结题证书。
四、其它
1.课题办公室将在《学生双语报·教师版》开辟专栏,定期刊发全国课题组专家关于课题开展的理论性指导文章,以及来自实验区/基地的课题方案、阶段性教研教学成果的优秀案例等,对各实验区/基地的科研与实验工作进行跟踪指导。
2.课题博客(http://www.ceblog.cn/user1/2889/index.htm(旧);
http://blog.sina.com.cn/SETproject
(新)随时发布关于课题的进展、活动等信息,以及各个专家、参与课题人员的各种成果、文章及资料,便于各实验区/基地参考借鉴。
3.定期征集评选阶段性教学成果,并及时将优秀成果推荐给《学生双语报·教师版》、《新课程报》、《名校》等报刊发表。第一批征集活动于2007年5月30日截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