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极寒中鄂温克人的冰雪节

(2016-02-25 09:43:11)
极寒中鄂温克人的冰雪节
        每年冬季十二月鄂温克人都要举行冰雪中的骆驼文化节。
     鄂温克族自治旗是中国三个少数民族自治旗之一,是鄂温克民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大兴安岭西侧、呼伦贝尔大草原东南部,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温度在零下2.4度—零上2.2度之间,自治旗以鄂温克族为主体、由蒙古、汉、达斡尔等20多个民族组成。
"鄂温克"为鄂温克族人的自称,意为"住在山林中的人"。

为在黑龙江中上游以北的广大地区建立起巩固的统治,皇太极于崇德四年至五年(1639-1640)发动了征服索伦部的战争,最终统一了索伦诸部,派军队在黑龙江北岸的索伦村屯驻守,将鄂温克部落以氏族为单位编成佐,任命氏族酋长为章京(佐领),并规定了索伦部众按时向盛京纳贡的义务。每个鄂温克男丁,都要交纳貂皮一张作为贡赋。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清朝在黑龙江以北索伦部的广大地区建立起有效的统治。

顺治年间,鄂温克人南迁到嫩江流域,理藩院任命达如汉布勒、扎木苏等人为首领,授予副都统印信,直接管辖鄂温克等族事宜。雍正十年(1732),清政府将布特哈(满语,意为打牲)的5个阿巴(围场)和3个扎兰(满语,连或队之意)的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壮丁规定了旗色,编成了布特哈八旗。

1790年杜尔伯特太吉率三氏蒙古族厄鲁特部迁锡尼河流域,也被编入索伦八旗。1928年建厄鲁特旗。1917~1928年间苏联境内的部分蒙古族布利亚特部迁至伊敏河、锡尼河一带,于1921年建布利亚特旗。1932年将索伦八旗、布利亚特旗、厄鲁特旗合并建索伦旗。1958年改鄂温克族自治旗。

1997年,鄂温克族自治旗面积1 911平方千米,人口14万,其中鄂温克族0.9万,达斡尔族1.5万,蒙古族2.2万。辖3镇1矿区7苏木1民族乡:巴彦托海镇、伊敏镇、红花尔基镇、大雁矿区、伊敏苏木、阿尔山诺尔苏木、辉苏木、巴彦嵯岗苏木锡尼河西苏木、锡尼很东苏木、孟根楚鲁苏木、巴彦塔拉达斡尔民族乡。旗政府驻巴彦托海镇。

极寒中鄂温克人的冰雪节

极寒中鄂温克人的冰雪节

极寒中鄂温克人的冰雪节

极寒中鄂温克人的冰雪节

极寒中鄂温克人的冰雪节

极寒中鄂温克人的冰雪节

极寒中鄂温克人的冰雪节

极寒中鄂温克人的冰雪节

极寒中鄂温克人的冰雪节

极寒中鄂温克人的冰雪节

极寒中鄂温克人的冰雪节

极寒中鄂温克人的冰雪节

极寒中鄂温克人的冰雪节

极寒中鄂温克人的冰雪节

极寒中鄂温克人的冰雪节

极寒中鄂温克人的冰雪节

极寒中鄂温克人的冰雪节

极寒中鄂温克人的冰雪节

极寒中鄂温克人的冰雪节

极寒中鄂温克人的冰雪节

极寒中鄂温克人的冰雪节

极寒中鄂温克人的冰雪节

极寒中鄂温克人的冰雪节

极寒中鄂温克人的冰雪节

极寒中鄂温克人的冰雪节

极寒中鄂温克人的冰雪节

极寒中鄂温克人的冰雪节

极寒中鄂温克人的冰雪节

极寒中鄂温克人的冰雪节

极寒中鄂温克人的冰雪节

极寒中鄂温克人的冰雪节

极寒中鄂温克人的冰雪节

极寒中鄂温克人的冰雪节

极寒中鄂温克人的冰雪节

极寒中鄂温克人的冰雪节

极寒中鄂温克人的冰雪节

极寒中鄂温克人的冰雪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骆驼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