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那长长的套马杆(一)》

(2013-02-25 05:32:58)
标签:

锡林郭勒草原

套马杆

草原风情

文化

《那长长的套马杆(一)》    草原上套马是一项强者的运动,必须具备娴熟过硬的骑乘技术,还要有强劲的体魄,同时要有一匹经过训练的“杆子马”当坐骑,当然要必备一根自制的套马杆。

   草原上牧民用来套马用的长木杆,一头拴着用皮绳做的活套,俗称“套马杆”。一般用湿牛粪捂过的白腊杆制成,是牧民在马群中抓马时的必备工具,一般长度为5米,最长的可达有9米,过去牧民也用来套狼,套马杆是牧民放牧时不可或缺的劳动工具。
《那长长的套马杆(一)》    套马杆没有成品可买,都是牧民自己手工制作而成,首先是选材,白腊杆木是首选材料,一般在供销社有卖的,常见还有用柳木和桦木的,用桦木是做套马杆乃是万不得已之举,因为它的韧性太小,容易折断。
《那长长的套马杆(一)》

    有了木杆,就要加工了。用清水泡木杆是一个好办法,在附近没有水泡子时,简单易行的方法是用湿牛粪来捂木杆,木杆被捂得软了,有一定的湿度和弹性,再拿出来上夹具夹直。套马杆一般是“二接头或三接头”,即由两、三节杆子粘接而成,下段是较粗的是主杆,上部是稍细的是“肩杆”。因为只用一根木杆很难达到套马使用的理想长度(五米左右),而且在使用中,万一套马失手,不得已扔了杆,被马踩踏,最多折断“肩杆”的部分,主杆通常安然无恙,只要换过“肩杆”即可重新使用。
《那长长的套马杆(一)》    两根杆的结合部要分别削成榫口,用鳔胶贴紧粘牢,用砂纸打磨光滑,再用牛皮绳将结合部缠紧,使之上下两部分浑然一体,坚固耐用 。因为杆子是拼接而成,木杆的色泽纹理难免互异,牧民为了好看会用湿牛粪用力反复进行擦拭,使之浑然一体,颜色趋于一致,也显得厚重了。
《那长长的套马杆(一)》    主杆和肩杆加工好后,最顶部要绑一根楠木梢(没有楠木梢时也用沙窝子里的细柳条子),楠木梢的前头再加上用来拴套马用的牛皮绳做的套索。套马时一抖竿头的楠木梢,套索被正好勾住马头与脖子的细部位置,用手拧丰马杆,使套索勒紧马脖子,阻止马的呼吸,从而使它束手就擒,如果套到马的大脖子和胸前位置,就控制不了马的奔跑,被马狂拽。
《那长长的套马杆(一)》
《那长长的套马杆(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虔诚》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