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310260065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内蒙古草原祭敖包的主要形式》
(2012-06-07 16:22:46)
标签:
杂谈
一曲《敖包相会》使人们认为敖包是蒙古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地方,可惜这种误会太广泛了,其实敖包是一个牧民祭祀神灵保佑风调雨顺、牛羊兴旺的地方。
为了使去内蒙古草原旅游的朋友更好的了解草原,了解蒙古民族风俗,此篇继续介绍内蒙草原祭敖包的主要形式。文字资料来源于网络。
祭敖包是蒙古民族萨满教隆重的祭祀之一,也是蒙古族最为隆重热烈而又普遍的祭祀活动,每年的农历
5
月
12
、
13
日是牧民的祭敖包日。
敖包一般均建于地势较高的山丘之上。多用石块堆积而成,也有的用柳条围筑,中填沙土。一般呈圆包状或圆顶方形基座。上插若干幡杆或树枝,上挂各色经旗或绸布条。包内有的放置五谷,有的放置弓箭,有的埋入佛像。
敖包的大小、数量不一。一般的多为单个体,也有
7
个或
13
个并列构成敖包群的,中间的主体敖包比两侧(或周围)的要大些。敖包修建以后附近的居民每年都要到这里祭拜,祈祷人畜兴旺。
由于蒙古族牧民各地区的风俗习惯不同,祭敖包的形式各异,一般都是在农历五月下旬六月上旬,有的地方在七、八月份。此时正值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季节。
有的一个旗、一个苏木独祭,也有几个苏木、几个旗联合祭祀的。祭祀时,非常隆重、热烈,几十里、上百里远的牧民们都要坐着勒勒车,骑马或乘汽车、拖拉机带着携带着哈达、整羊肉、奶酒和奶食品等祭品赶来敖包处。有条件的地方,还要请上喇嘛穿起法衣戴上法帽,摆成阵势,焚香点火、诵经。
先献上哈达和供祭品,再由喇嘛诵经祈祷,众人跪拜,然后往敖包上添加石块或以柳条进行修补,并悬挂新的经幡、五色绸布条等。最后参加祭祀仪式的人都要围绕敖包从左向右转三圈,祈求降福,保佑人畜两旺,并将带来的牛奶、酒、奶油、点心、糖块等祭品撒向敖包,然后在敖包正前方叩拜,将带来的石头添加在敖包上,并用柳条、哈达、彩旗等将敖包装饰一新。
祭典仪式结束后,举行传统的赛马、射箭、投布鲁、摔跤、唱歌、跳舞等文体活动。有的青年男女则偷偷从人群中溜出,登山游玩,倾诉衷肠,谈情说爱,相约再见的时日。这就是所谓的
"
敖包相会
"
了。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水浴老村儿看细节》
后一篇:
《几度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