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草原骑兵51155
草原骑兵51155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6,389
  • 关注人气:1,54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访弘济桥》

(2012-05-02 14:43:05)
标签:

旅游

《再访弘济桥》
    记得三年前去邯郸看过一次弘济桥,这座与赵州桥齐名的弘济桥重修于明嘉靖年间,是一座非常漂亮的石拱桥。今年三月有幸再次探访了这座古桥。
《再访弘济桥》
    弘济桥位于永年县广府古城城东2.5公里的东桥村,距邯郸20公里,所处的滏阳河段为南北流向,故为东西横跨桥,东桥村因在桥东而得名。又因其位于广府古城东,当地人也称之为“东桥”、“老东桥”。

 

《再访弘济桥》
    河北省永年县广府镇2.5公里处的东桥村,东西横跨滏阳河上。明万历年间重修,俗称东桥。该桥结构于赵州桥相似,为单孔双敝肩石拱桥,全部用石块砌成,坚固结实又美观大方。 主拱券似长虹飞架,其两端各肩负两个小券,造型宏伟壮观。桥长48.9米,宽6.82米,主券跨度为31.88米,矢高6.02米。弘济桥和赵州桥都属于单孔敞肩石拱桥,结构形制基本相同。桥面两边各有18根方形望柱,17块栏板,上刻狮子、猴、鹿、麒麟、石榴、桃和武松打虎等图案,精工细雕,形象逼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栏板中部刻有“弘济桥”三个大字。

 

《再访弘济桥》
    弘济桥在建筑规模上略小于赵州大石桥,在河北省及至全国现存的古代石拱桥中当数第二位。 20065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再访弘济桥》

“老东桥”。初为木桥,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改建为石桥,明嘉靖年间重修。该桥全部用石块砌成,与赵州桥结构相似。在大券两边附两个小券,美丽大方,雄伟壮观。弘济桥建于何时无可考,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重修。

《再访弘济桥》

桥面全长44.6米,宽6.5米,大券跨度为24.8米。两边两个小券跨度约为2.76米,高4米,尽端两个小券跨度1.75米,高1.02米,全桥由18道单券组成,券与券之间用0.37-0.43米宽的铁束腰相连,桥面两边各有18跟方形望柱17块栏板,刻有狮子石榴鹿麒麟武松打虎等图案。大券和小券两面中间刻有龙头,大券两边对刻的二龙戏珠飞凤飞龙及两边尽端小券刻的缠枝花,精工细雕,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横断面为正方形,柱顶均为石狮子(“文化大革命”中被破坏),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再访弘济桥》

    弘济桥整座桥梁全部用石块砌成,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有研究价值的古代桥梁,它在结构造型建筑年代上与赵州桥十分相似,被称为赵州桥的姊妹篇。弘济桥是一座单孔双敞肩式石拱桥,大拱券似长虹飞架,其两端各肩负两个小券,造型宏伟壮观。桥东西长48.9米,宽6.82米,主券跨径度为31.88米,失高6.02米,两端的小券跨径,一为3.5米,弧失1.6米,另一为1.9米,弧失为1.05米。为什么要在弘济桥的大券两边各肩负两个小券呢?这样的桥梁设计,既保证了航运的通畅,又达到了河水上涨时可以分流的目的,同时减轻了桥的重量节省了石料,也是出于美观的考虑。为适应通大船的需要,加上弘济桥两侧的地势较洼,因此弘济桥的失跨比中国第一石桥赵州桥还要大,赵州桥的失跨比是15.1,弘济桥的失跨比是15.3

《再访弘济桥》

全桥用18拱肋纵向并列砌筑,券间由 0.37米至0.43米的铁束腰相衔接。(特写)桥面两边各有18根方形望柱,柱首雕刻有雄狮、顽猴、石桃、石榴等,当地有“两个仙桃俩石榴,七个狮子八个猴,中间一个地牦牛”的说法。桥面两边各有17块栏板,栏板上所刻的花纹 多是节节封侯、连年有余等吉祥画,还有鹿、麒麟、八仙过海和武松打虎等图案。望柱与栏板上的雕刻形象逼真、玲珑可爱;大券与小券中间刻有龙头,是蛟龙望水的浮雕;大券两边对刻的二龙戏珠、飞凤、飞龙、飞马,两边尽端小券刻的缠枝花卉,更是精雕细琢、栩栩如生,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

《再访弘济桥》

  传说吕洞宾与弘济桥

  弘济桥是在明朝天启五年(1621年)由鹿苑的钱氏汝贤及其子抗植与里人秦时震、谭永瑞等捐银建造。桥名“弘济桥”三字,是明朝尚书钱谦益所书,字体浑厚,刚健有力,至今桥名题字尚存可见。 关于建桥,还有一段传说。据说弘济大桥快要竣工时,不知什么原因,用来做桥顶的一块大黄石总是放不平,能工巧匠都束手无策。恰遇吕洞宾云游经过此地,他疯疯癫癫走上桥顶,右脚用力在黄石上一踏,哈哈大笑,腾空而去。由于吕洞宾脚跟用力过猛,竟在桥顶那块黄石上留下了半只脚印。众工匠大惊之余,突然发现大黄石已服服帖帖放得平平稳稳……,现在,那“吕洞宾留下的迹印”仍在,你若细看,就会发现桥面上确有半只脚印,斑驳陆离,依稀可辨。

《再访弘济桥》

        弘济桥长84尺、宽12尺,跨度612寸,清一色用石块砌成。下面有两个桥墩,两个桥墩之间是个环径大孔,直径约15尺,它们宛如大桥的一双眼 睛,洞察世时风云,炯炯有神,十分得体。平日,河水从大孔流过,涨潮或退潮,甚至遇到洪水暴发,河水既可以从大孔流过,又可以从两个小孔泄去,以分散流量,减低水速,减少阻力,保证桥身不会被大水冲坏。”弘济桥”经历了360多年,仍然非常坚固,充分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再访弘济桥》

  传说鲁班的妹妹与弘济桥

  关于弘济桥的修建,当地还流传着一个美丽动的故事呢!

相传赵州桥是鲁班修的,而滏阳河上的弘济桥则是他的妹妹所建。鲁班是著名的木石世家,尤其善于修筑桥梁,由他设计的桥梁造型美观,经久耐用。所以。全国各地的大型桥梁都请他去造。鲁班有个妹妹,人称鲁妹。鲁妹从小跟哥哥学习设计建造桥梁,也深得真传,在桥梁设计方面也有了很高的造诣,经常帮着哥哥出主意、想办法。鲁班受命建造赵州桥,在设计建造中,鲁妹建议路班在桥身中横贯铁梁,以加强大桥的牢固性。鲁班自恃才高,不听鲁妹之言,兄妹因此发生矛盾。鲁妹一气之下只身南下,来到广府东关外滏阳河边。滏阳河水流湍急,因河上无桥,老百姓生活十分不方便。就在桥边,鲁妹下决心,一定要在这里修一座桥,并要和哥哥比比高低。鲁妹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智慧和当地的百姓一起,披星戴月,夜以继日,智斗恶龙、截水断流,鞭山赶石,终于在滏阳河上建造了一座造福千秋万代的“弘济桥”。弘济桥造型美观大方,在规模、样式上和赵州桥大致一样,但在内部结构上却别出心裁,增加了大桥的稳定性。鲁班因不听鲁妹之言,赵州桥几乎被张果老毛驴压塌。鲁班亲临广府,向妹妹赔礼学习。从此往后,每当雨后彩虹之中仍能看到他们兄妹并肩站在桥头的身影。

《再访弘济桥》

《再访弘济桥》

《再访弘济桥》

《再访弘济桥》

《再访弘济桥》

《再访弘济桥》

《再访弘济桥》

《再访弘济桥》

《再访弘济桥》

《再访弘济桥》

《再访弘济桥》

《再访弘济桥》

《再访弘济桥》

《再访弘济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