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军营可不是一般人想去就去的地方,尤其是边防部队,去参观的机会可能更少,一是军事重地的严肃性不允许随意出入,二是地处边疆要塞不便于人们前往。我的老部队骑兵一团就是这样一个神秘的地方。
骑兵部队是清一色的雄性汉子,所有入伍的军马也是进了军营的“公公”,不这样做,战时的军马见了母马还不乱了阵营,为了打仗,也为了便于管理,骑兵的马也像当年皇帝让公公入宫一样,先把那惹是生非的那两颗蛋骟了再说。可以确切的说,骑兵部队的营房内除了猪圈有几只母猪外,其他全是站着尿尿的。有网友说:“当兵三年,老母猪赛貂蝉”,这话是损了点儿,但似乎有一定道理。因此,在营房中没有建女厕所,您看上图中厕所墙上那两个醒目的大字,从哪个门进去都是“男”字,所以说:女同胞进了军营可别走错地儿。 现在的骑兵一营还是老部队的驻地营房,原来一个团的营房他们只用了一小半儿。这营房也是因79年地震后重建的,一色儿的红砖平房。 建这营房时我可是出了大力的,当年是计划经济,所有建材都是国家统购,部队建设需要也一样困难。 为了满足营房建设需要,团领导也不知怎么“看重”了我这刚从军校毕业的高才生,(俺可是文革后恢复军校第一届军校毕业生,并且是为数不多的全优生。)派我到大兴安岭去调运木材,这真正是“赶鸭子上架”,思来想去,可能是因为我在那里接过兵吧。 军令如山,不干也得干,并且得干好。立正,向团长保证;“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得上,保证完成任务”。前面那两句话好像是铁人王进喜说的吧,活学活用,咱把它用在这儿了。木材在当年属于国家统购统销的紧缺物资,部队有一些调拨木材,到时咱再搞些计划外木材就完成任务了。 当着团长政委的面儿咱也不含糊的提出了完成任务的具体条件:为保证圆满顺利完成调动木材任务,我要求带上当年在林业局入伍的三名新兵回去,一个是林业局木材处长的儿子,他回去主要是解决计划外木材指标。另一个是铁路货运主任的儿子,主要解决车皮问题,虽然有军代号车皮计划,但是没认识人也不好解决车皮。三是林业宾馆经理的儿子,主要解决我的吃住问题。此报告,当否,请指示。 团长政委为完成营房建设也不管那三七二十一了,完全同意。咱带着这三名新战士在冰天雪地的大兴安岭奋斗了半年时间,终于圆满完成了这次调动木材任务,困难可想而知,那年的春节都是在大兴安岭的一个林业局的储木场过的,真正领教了什么是:冻的嘎嘎的。 聪明人总是办聪明事,这仨战士一个也没白带回去,木材处长见了当兵的儿子回家高兴的不得了,在酒桌上就把部队需要木材的质量数量询问清楚,虽然数量挺大,但为了儿子一拍胸脯告诉我说:半年以内将你们需要的木材全部解决!来吧,先把这杯酒喝了再说。那天我真正领教了东北人的豪爽,不过我把他们全喝醉了,酒后自己一个人踏着冰天雪地回的宾馆,从此我都不知道我有多大的酒量?每月发几车皮木材,当然货运主任也非常给力,只要我的军代号车皮计划一放到他的桌子上,很快我的木材就装车发运了,在宾馆我真见过有的“木材老客”(调木材的人)快过年了,着急发不出去木材直掉眼泪。当然在宾馆咱也是白吃白住,即没亏待自己,也为团里节省了旅差费。
这是我当骑兵三连连长时的一亩三分地儿,现在已经不住人了,想当年全连120多人,有六栋这样的兵舍,还有一个饲养140多匹军马的马厩,在墙外还有“五排”的营房(猪圈),那时的“五排”有60多口呢,是一个加强排,当五排长的是年年立功受奖。 这是骑兵部队的马厩,养马的地方。 这小房子是饲养员休息的地方和鞍具库房等。 饲养马匹可不是轻松的活儿,看那墙上写的大字:精心饲养,寸草三刀,把草把料。就是说一寸草要铡上三刀,要一把草,一把料的喂,就像伺候皇上一样。 这小推车是骑兵运送马粪的工具。 看这些骑兵的无言战友!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