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没骑过马的人刚接触马时怕马,因为马比狗大,其实狗比马厉害,狗眼看人低,马眼确实比人高,但是它怕您,其实马比人胆儿小。从马的生活习性来说就证明了这它胆儿小。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马睡觉时是什么姿势?
“马不离群”是老百姓常说的俗语,还真是那么回事儿,在野外草原上的马都是群居的。草原上的马一般是以“家庭”为单位,由一匹公马领导着妻妾儿女一大群,公马即是首领也是保护者,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同时也具备与狼搏斗的能力。因此,在草原上你很少见到单个的马,它们在一起时才有安全感。 即使是圈养的马也喜欢群居,骑兵部队的乘用马都是骟过的公马,因为也怕它在服役期间犯“作风”错误,部队没有“女马”,跑出去就会影响“军民关系”即便是这样一群“相公”马,也喜欢在一起生活。比如在放马时,连队的一群马就会在一片相对的范围内食草,一般不会单个马跑到很远。在训练时当马群跑起来时,单个骑乘的马也会主动跑起来,没经验的人就会因为马的突然起跑而从上面掉下来,因为它们是一块的。 夜间的马更胆小,这是马的习性所决定的,因为马没有“自卫武器”,牛好赖还有一双角,马就有四个蹄子,马的自卫能力就表现在跑的快上。不知您想出来马是怎么睡觉的没有,告诉您:马是站着睡觉的。正是因为它的胆小和没有“自卫武器”,决定了它随时准备发挥速度优势逃离危险环境,所以除了小马和病弱马,其它马始终是站着睡觉的。 在草原上你要近距离接触原始的马群,它们会远远的跑走了。当骑手要骑乘一匹新马时,它以为你会要它的命,拼死的挣扎,因为它怕人。 刘姥姥进大观院还眼花缭乱呢,马进入人的生活世界比刘姥姥还害怕,它对没见过的一切都会产生畏惧感,当它第一次看到汽车时会想到:这家伙没腿怎么比我跑的快!危险!当听到火车的鸣笛也会因为听到这个卧着的大家伙发出如此大的吼声而恐惧! 所以说马的胆子很小,无论是马术队使役的马,还是骑兵部队服役的马,它对身边的新环境都要有个适应过程,要一点一点的让它适应新的环境,因为它胆小。 当您看到照片中的马飞跃过障碍时可能觉得骑手和马是多么威风,这需要一点点的训练,要有科学的训练方法,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过程。 骑兵训练乘马超越障碍时,首先要徙步牵着马让它接触障碍物,让它认知这个东西对它没有危险。然后是骑手牵着马过障碍物,使它明白这是要求跨越的东西。 骑乘跳跃开始后,使马克服了对障碍物的恐惧,骑手才能开始由低到高逐渐增加障碍物物高度,最后使马形成自然跳跃的习惯,这时您就是一位好骑手了。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