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小镇二连浩特行(一)首航班机

标签:
首航班机战友边陲小镇二连浩特杂谈 |
四月二日应战友之邀,乘坐首航班机到二连浩特看望战友,这个待遇对我这个退休干部来说可真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当拿到机票,走进机场,登上海航空客飞机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因为这一切都是我没有想到的,与战友在分别三十年后他还想着我这个当年的副连长,心中感慨万分。
我的战友小包现在是二连浩特市副市长。我们从部队分别后再次相见已是几年前在天津塘沽港的码头上,这可能是一种缘分安排我俩在那里相见。在停车场上我看到有两辆内蒙牌照的越野车,走上前去和老乡司机打个招呼,刚问候了一句话,司机就说了一声:“连长!你不认识我吗,我们是骑兵团的战友啊!”可能因为我是“兵僚”,(副连长不到官僚,只能是兵僚)也可能由于我们不是一个连队的,所以与他不太熟悉,也没有印象了。我问他:“我听说小包也在二连浩特市吧?”他说!“他和我一块来的,这车就是他的,现在当副市长了。”正说着话呢,有人从身后抱住了我,回头一看正是一个连队的战友小包,两人激动的都语无伦次了,看着眼前当年的连队通信员,现在已经是副市长了,心中由衷的佩服,从战士复员回到地方,干到当前这么高的职务真不容易!没有真才实学、工作能力和实干精神肯定是不行的,身边的战友有许多高职务的干部转业也没有干出什么名堂来,因此,为他的进步感到高无比的高兴。
第二次与他见面又是一次巧遇。那时我已经从部队退休了,受一个发小的约请在内蒙的一个公司找点儿事干,在首都机场的一个航班上我们又不期而遇了,当然少不了一阵寒暄和亲热,这就是缘分吧。
二连浩特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正北部,与蒙古国扎门乌德市隔界相望,两市口岸相连接,市区间距离4公里。二连浩特市是我国与蒙古接壤的唯一铁路口岸,现城区面积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5万人,其中有市籍户口2万人。季节性流动人口3万人,夏季高峰期城市人口可达10万人“二连浩特”是蒙语的汉语译音,“二连”原音“额仁”,沿用市郊“额仁达布散卓尔”(现译二连盐池)之名,“额仁”是牧人对荒漠戈壁景色的一种美好描述,有海市蜃楼的意思。 二连浩特赛乌素机场。赛乌素在蒙古语中意为“落大鸟的地方”,如今二连浩特市结束了没有民航的历史,“大鸟”终于落地边陲。二连浩特赛乌素机场是内蒙古自治区第11个民用机场和锡林郭勒盟的第2个民用机场,二连浩特机场在2010年4月1日正式通航,此举为二连浩特进一步开放发展架起了空中走廊,也为进一步改善二连浩特口岸投资环境和对外形象起到了积极作用。本人有幸参加了首航。
终于我乘坐的飞机也开始离地了。
感受着“推背”的感觉,飞机在逐渐升高。
长着人眼,咱也鸟瞰一下机场。
从飞机上看到的机场周边环境。
越飞越高,都在变小。
空中看到的北京城郊。
一会儿功夫在我的眼里北京城的高楼大厦已经成为积木大小了。
北京城越来越小了。
蓝天和下面城市烟雾形成了巨大的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