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磁州窑的小工匠

标签:
邯郸磁州窑小师傅工匠陶器杂谈 |
这次去邯郸主要目的就是想看看制陶工艺,只在电视中看过,总想亲临现场看看拉坯过程,据说798有制陶作坊,但那是小作坊,满足不了我的愿望,因此,这也是我多年的愿望,我以前就知道邯郸出瓷器,这次去后就向战友提出别的可以不看,但是参观制陶工艺不得不看,给他们提出了要求,战友告诉我说:这你就来对了,绝对没问题。不虚此行,还真满足了我多年的愿望。
邯郸峰峰矿区的彭城镇位于邯郸市西部,总面积32.6平方公里,是磁州窑的主要产区。在新石器时代的磁山文化时期,峰峰地区已经能够生产优美的陶器,成为我国陶器的发祥地之一。到宋代,磁州窑步入兴盛期,明代达到鼎盛,彭城作为磁州窑的中心,也随之而成为北方瓷都。咱不看则已,一看就是名磁。
磁州窑原料产于本地,主要有青土、白碱、缸土、笼土、黄土(黑药土)、紫木节、紫砂土、耐火粘土、水冶长石等。窑工们在瓷土的应用上有一套独特技艺,能使产品五彩缤纷。磁州窑的制坯技艺也丰富多样,有雕塑、拉坯、盘条、印坯等技法,风格独特。
从陶土到一件陶器出炉,共有72道工序。拉坯可以说是首道工序。
瞧衣这位小师傅年龄也就20岁左右,首先将一团和好的泥巴放在旋转的制坯机上。
制作陶坯开始了,他做的聚精会神,我看的目瞪口呆。
他先拿根木棍儿将中心掏个洞。
然后用手伸入将洞逐步扩大。
旁边的战友告诉我说:别看这团泥巴在他们手中这么听话,看似如此轻松,要是没作过的人只能搞一手泥巴,基本的成型都非常难。
不一会功夫一只瓷瓶的基本形状出现了,小师傅仔细打量着他的作品,看那里需要修改。
磁州窑瓷瓶的壁都很薄,这就给制坯提出了难度。制坯的泥软了硬了都不行。
整个制坯过程全凭小师傅一双灵巧的手,没多大功夫一只漂亮的瓶子制作成功了。
看!这都是他的作品,这种瓶子每天他每天以做50个左右,在这个作坊中他们是按成品取酬。
车间中摆放着成片的拉坯成品,其中就有这个小师傅的作品。
拉坯凉干后就可以进入第二道工序了,就可以在上面刻画了。
另一个小师傅在旁边制作着不同形状的瓶。
看他制作瓶子的过程真是一种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