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睦南关辅山炮台

标签:
睦南关镇南关友谊关炮台杂谈 |
友谊关,又称镇南关、睦南关。位于广西省凭祥市西南边境两山对峙险坳处,扼中越交通之咽喉。距市区18公里,距越南凉山16公里,是中国九大名关之一,与平而关,水口关合称“桂边三关”。
据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6月,广西通志馆油印的蒙起鹏编纂的《广西通志稿》记载,汉朝时,郁林郡辖之雍鸡县(今凭祥市和龙州县城及上金一带)设有雍鸡关。后经沧桑演变,关名不断更改,先后改名鸡陵关、界首关、大南关(简称南关),到了明朝,据(明史纪事本未)二十二载:“成祖永乐”......五年......五月(公元1407年)改鸡陵关为镇夷关。”明嘉十八年(1539年)记:“安南国头目莫方瀛遗使臣阮文泰等奉命诣镇南关请降。”可见明宣宗宣德三年至嘉靖十八年间(1428年——1539年)又由镇夷关改为镇南关。镇南关一直延用到新中国成立后。
1953年10月更名睦南关。1965年1月,国务院批准睦南关改名为友谊关。
在友谊关右侧右辅山(镇南关、睦南关)。炮台是清边防提督苏元春于1887-1892年修建。分镇南、镇中、镇北三台,砖石砌筑,内为拱顶容洞,分上中下三层和前后厅、库房、通道等。炮台安装德国伯鲁克大炮7门,二炮台互为犄角,海拔590米,四面陡壁,居高临下,形势雄伟。
睦南关辅山右侧的悬崖峭壁。
睦南关辅山左侧的悬崖峭壁。
登山的阶梯有几百米长,而且十分陡峭。
上山的阶梯的台阶可不像香山的台阶,一级台阶有五六十厘米高,上山非常吃力。
上山阶梯旁的城墙上长着盘根错节的树根。
上山阶梯旁的城墙上长着盘根错节的树根。
上山的阶梯旁有很多这样的大木头,看样子已经砍伐多年了,因为山体陡峭而无法运走,有的已经开始腐烂。
不到长城非好汉,不上炮台也等于白来友谊关,总算快到山顶了,衣服也全湿透了,招呼前面的同学等我一会儿,实在是没劲了,体重比他们多六十多斤,就像比他们多扛了一袋面粉上山,怎能不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