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

标签:
走马马蹄子顺拐杂谈 |
我说的“走马”可不是“走马观花,走马上任”等成语中的“走马”,也不是词典中对“走马”二字的解释,我说的是一种奔跑方式不同的马,因为它不是奔跑快,而是走的非常快,因此叫它“走马”,就象田径比赛中有赛跑,有竞走的运动员一样。
说“走马”之前,我先问大家几个问题:你知道马是怎么跑的吗?你马上会说:哈哈!这个问题是不是问的太小儿科了,谁都知道马是用四条腿跑的。回答非常正确!那我再问你:马奔跑过程中是四只蹄子同时着地呢?还是先前面两只蹄子着地,再后面两只蹄子着地?告诉你:都不是。四只蹄子同时起落那是蹦,奥运会中的舞步马比赛有这个动作,前后两只蹄子先后着地那是跳,马术障碍比赛中是这个动作,速度赛马中马的奔跑是什么样?别说,一般人还真不知道。
你可能骑过马,会骑马,也可能骑术高超,但就是没注意马奔跑起来蹄子先后着地的顺序。告诉你吧,马以最快的速度奔跑起来时,是四只蹄子逐个着地,前腿尽量向前迈,后腿发力奔跑,马的奔跑方式和猎豹等奔跑速度快动物差不多,不信?你可以留意电视马术比赛节目中赛马奔跑的慢镜头,一目了然。建议你在观看的同时,用你一只手的四个手指根据马奔跑的节奏敲上桌子,嗒、嗒、嗒、嗒,给它配上音,你看是不是马的四个蹄子一二三四逐个落地加速奔跑的。
大多数马的奔跑方式都是这样,还有另一种马的奔跑方式不同,就是我要说的――“走马”。“走马”顾名思义就是以走的方式跑,说的通俗些跟人竞走一样,而且还很快,“走马”骑上非常平稳舒服,是不可多得的好马,几千匹马中可能出现一匹走马,不是一般的马能训出来的。在骑兵团时也只有团领导有几匹走马。
为什么叫“走马”无法考证,但我可以告诉你“走马”是怎样“跑”的。用通俗的话说“走马”跑起来的腿是“顺拐走”,“顺拐走”大家都明白指的是人腿受伤后拄着两支拐,向前挪动双拐,借助双拐的撑力移动身体,但必须是双拐同时向前移动,一步一挪的向前走,要是两支拐一前一后分别移动,就无法支撑身体向前,要是真能这样走那他肯定是耍杂技的,不是伤病员。走马就是“顺拐走”,但它不是前后腿顺拐,而是左边两条腿或右边两条腿顺拐,就象人在行走时顺了拐,迈左腿的同时向前摆左手,迈右腿时出右手,人要是这样走肯定是别扭,但“走马”就是这样跑的,就象马两边的腿上各拴了根绳子,左边或右边的两条腿同时越起落下,交替前进,以这样的方式奔跑的马,这就叫“走马”。
“走马”不是专门一个品种的马,在蒙古马、伊犁马、山丹马等其它品种的马中都有走马,只是在各个种群中走马的数量很少,不是任何一匹马都能训练成为走马的,是一种天生的本能,就象人天生左撇子一样。“走马”骑乘时不是上下颠簸,是左右晃动,“走马”在野地里跑比坐212吉普车还舒服。但“走马”你必须会骑,因为操纵走马的方式与一般的马不同,不会骑“走马”的人是骑不了的,生手骑上几次就把“走马”骑坏了,因此好“走马”是不让别人随便骑的。
记得1981年在骑兵三连连长时,全连骑兵协拍内蒙电影厂拍摄的《母亲湖》故事片,拍摄地点在内蒙巴彦淖尔盟乌拉特前旗的乌梁素海的冰湖上,正是我曾经下乡插队的地方。临行前就跟团政委借了他的山丹大走马,这匹马可是山丹军马场场长送给团政委的最好的一匹走马,走起来一般的马跑也跟不上。想的就是骑兵连长衣锦还乡,让老乡看看骑兵的军马。也回去看看曾经关心帮助过我的牧民和公社、生产队的领导。到了牧区,我又是骑兵,肯定得赛马,所以出发时就想好了借上政委的“走马”,其实是害怕比不过牧民的马,给咱骑兵丢人。
一天,没有拍摄任务,带上通信员和两名班长,骑上连队的好马,去看望了牧民和公社领导。突然来了几个骑兵,大家喜出望外,来了好多牧民,看望了领导和乡亲,接着就是一场小规模的赛马,比赛结果可想而知,牧民的马都是望尘莫及,尤其是看到我骑的这匹黑走马走的如此之快,所有牧民都感到惊奇,有的牧民当了一辈子马倌儿,也没见过这么好的“走马”,当时公社巴书记提出要拿五匹马换我这匹“走马”,我只好解释说这是军马,是有档案的,不能随便处理,我可做不了这匹马的主,只能让他们分别骑了一圈,过过骑“好走马”瘾了事。当然也没说这是骑兵团政委的马,他们以为当个小骑兵连长就能骑这样棒的马,那比连长大的官儿得骑天马吧。自己的虚荣心得到了暂时的满足,现在想起来脸上有点热。